观点网 张媛娜 梁嘉欣 “我们的净负债比例对比2011年中也是有一个轻微的下降,从64%下降到63%,这个成绩是相当不错。”
“我们去年的销售回款大约是42亿人民币左右,去年签约大约45亿,所以我们的销售汇款率是高达97%。现在市场上其他的开发商大约就是七成到八成,也很少超过九成,这个也是我们去年做得相对比较理想的地方。”
“到2011年底我们总债务大约是55多亿,这个水平增长的幅度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的总资产已经上涨超过30亿,股东权益也是从45亿以上涨到54亿左右,相对来讲整个资产负债表还是比较稳健的。”
在3月22日禹洲地产业绩会上,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邱于赓连用了“不错”、“理想”、“稳健”等词汇大致概括了禹洲地产2011年全年业绩的基本情况,其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同时,邱于赓强调,租金收入和管理费收入会是禹洲地产将来收入的一个重点。“去年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出租物业和物业管理收入方面。在市场不太景气的时候,租金收入和管理费收入还可以提高超过5成,两项加起来突破了1亿左右的。”
年报显示,截止2011年末,禹洲地产实现合约销售额42.95亿元,营业额38.4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为9.42亿元,同比下降2.3%,净利润率约为24.5%,同比上升1.9%。
2011年禹洲地产的毛利同比增长6%至18.84亿元,为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毛利率增加7.4个百分点至49.1%;而核心盈利为5.82亿元,其中2011年下半年为5.74亿元,较2011年上半年及2010年下半年,分别上升6883%及上升91.2%。
2011年禹洲地产合约销售大约是14个项目,分布在4个城市之中。去年总合约销售大概在43亿左右。其主要合约销售集中在厦门和福州两个地方,约占85%左右。其他的在合肥、上海和海西地区。
主席林龙安在展望禹洲未来5年发展时则提到,禹洲的发展战略还是坚持在区域发展战略,巩固在海峡西安经济区的基本地位,同时亦巩固已经布局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除了厦门海西以外,禹洲也会在其他城市寻找项目进行积极渗透,强化禹洲在福建区域的优势。
林龙安称,公司目前有土地储备共530万平方米,今年在建的约为230万平方米,未建的则有300多万平方米,目前土地储备足够应付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未来买地情况视乎公司销售及现金流情况而定。
而在2012年推盘的节奏和推盘产品组合上,禹洲地产做了调整。2012年,禹洲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降低限购、限贷政策对公司销售的影响,在这方面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梳理。在确保毛利率的同时,在价格上做适当优惠。
在产品结构方面,推出了以住宅为主的楼盘,少量高端别墅,以适应刚性需求消费为主的产品,多做包含大型城市综合体办公室的经营。
以下为禹洲地产2011年业绩会实录:
媒体提问:我想问一下,在今年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情况下,你们怎样看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你们去年的营销开支和广告成本大幅上升,今年的情况会怎样,还会大量发广告吗?刚刚你们说今年第一季度做了一些促销活动,是降价还是什么样的情况?
林龙安:今年两会刚刚开完,应该说限购和限贷会维持现有的情况,要有大的松动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还是以平稳为主,房地产目前来讲政策还是比较严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今年在国家政策方面会更加扶持刚需为主方面的产品,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确保刚性的需求。所以,我们禹洲在去年第四季度也做了调整,把我们80%左右的房源调整在刚性需求的情况下,满足市场的需求,确保我们销售的量。
邱于赓:我补充一下营销费用和开支上涨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我们主要推售的楼盘是别墅项目,比较高端的,大家也知道宏观环境不太理想。所以,我们就加大了广告费用投入刺激销售。
今年我们推出的产品主要是以刚需为主。今年在广告费的开支上我们会一定幅度的下降,就是说今年我们不会再怎么打广告,因为我们今年推售别墅项目的房源并不是很多。
另外,管理费用开支的上升主要是因为我们购置了一些地,但是这些地因为还没有开发,所以就需要做一些土地使用权开销,这些是非现金流的开支。所以,对于我们整个集团的现金影响是非常小,就类似于折旧这层东西,到开工的时候就免掉了。
媒体提问:刚刚说以刚需为主的产品政府会扶持,如果这样你们今年会很弱化,因为你们第四季度已经开始转移策略。
林龙安:刚需为主的意思是房地产政策想做一个产业基地,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已经涉及到很多个产业。所以,国家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不是说要把房地产业打死,是希望房地产业能够平稳发展,不要有大起大落的波动。
作为我们开发商来讲,我们支持整个国家的调控政策,同时也要调整我们自己本身的经营之道。特别是与国家产业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比如说在刚性需求方面,从第四季度开始我们进行调整,比如户型结构我们就调到100平方米一些,90平方米左右,100到110之间,以这样的刚需产品来满足广大的客户需求。
第二,在价格方面,在确保上市公司的毛利同时,我们以比较合适的价格推向市场,确保我们销售的量。
第三,在户型结构上,以中央海岸来讲,我们在户型结构上做了一些梳理,以刚需为主的。比如说中央海岸推出来是90到100平方米,可以2+1,什么意思,就是两房加一房等于三房的概念。这样也满足了刚性为主的户型要求,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完成目标,禹洲还是充满信心完成今年的销售指标。
刚才说的降价方面,禹洲的整个房源是以刚性为主,所以推出来的价格是以打算的形式,就是在确保上市公司基本毛利的同时,我们是以与市场接轨的价格来推向市场。所以,接下来不存在再降价的问题。
媒体提问:你们说去年的去化率是56%,今年的去化率大概是多少?第二,你们的资本开支已经在去年年终有了下降的情况。但是,去年你们的负债率64%,今年你们会不会有一个目标,有没有下降的情况?你们今年的资本开支大概是多少?
陈赛红:去年的去化率是56%,我们目前计划的今年去化率要不低于57%左右,维持去年的水平。今年大概年度供应量会有100万左右,今年第一个季度我们的去化率表现还是不错,我们在第一季度基本把去年年底的存量去化了差不多60%到70%左右。
所以,按目前这种状况来看,我们在厦门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非常高,到现在为止市场占有率达到16%,合肥最近的情况也非常强劲。总体来说,在目前国家调控还是打压投资和投机的行为,基本刚需还是比较稳定,需求去年是被压抑的,但是从今年一季度来看,这个被压抑的需求释放出来了。
包括一些局部的政策还有一点点的松动,比如说利率,你们可能有看到,有一些地方首套利率去年都是上浮,现在没有上浮基准,甚至有个别银行对所谓的优质客户利率都适当的有优惠,比如说九折或者九五折。所以,这也有助于我们以刚需为主的市场的去化。所以,我对今年的去化率还是有信心的。
邱于赓:今年我们主要地款已经付清了,所以这方面我们不需要付任何的地款。工程款方面,为了保证可售房源的供应,所以我们预期资本开支会上涨30%左右,全年的基本开支大约会在28亿左右。
负债率方面,假设在没有买地的情况下,合约销售目标50亿能够顺利完成,我们到年底这个负债率大约会下降到50%左右。
我们长远的目标是,无论在多艰难的环境下,希望把负债率降低在70%以下,我们预期这个负债率是有下降的空间。
媒体提问:你们从去年下半年就没有什么买地的计划,那你们怎么保证未来业务的提升?另外,在拿地方面,因为你们的土地储备都是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之前你们好像有一些表态,有转向一线城市拿地的计划,因为你们也有在上海拿地。今年会不会加快在一线城市,比如上海拿地的一些步伐?还有一个问题,在融资方面,你们去年想在台湾资本市场寻求一些融资上的一些突破,今年会不会有一些相关的动作?会不会做一些境外的私募基金之类的融资安排?
林龙安:公司现在的土地储备接近550万,可以满足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在建的有230万平方米左右,未建的还有300多万平方米。所以,我们会比较谨慎的来拿地。
去年上半年拿了70万平方米,不是没有拿,我们会寻找时机拿地。比如说我们去年拿的土地,在上海和泉州拿地的平均楼价只有650元左右。
未来拿地方面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现金流,根据销售情况来确定,在确保现金流的情况下逢低进入,这个不会改变。拿地的策略还是保持我们在海西的领先地位,以海西为主,巩固我们现有布局的城市市场份额。
至于融资方面,在台湾融资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
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有20亿的现金流,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将近25亿的现金流,在现金流方面禹洲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目前我们还没有融资计划。
但是,随着公司整个销售的增加,在市场比较好的情况下,我们到时候根据公司的发展再进行布局。
媒体提问:公司今年推货及全年销售面积的安排是怎样的?
陈赛红:我们今年推盘主要有14个楼盘,最主要的还是在海西。海西的份额今年会占到70%左右,海西包括厦门,福州,泉州。另外,我们长三角区域和天津这边,长三角和天津加起来是30%,其中合肥会占到23%左右。
另外,今年全年销售面积是100万平方米,海西区域差不多会占到60到70万平方米,其他的差不多20万到30万平方米,都集中和合肥和天津。
上下半年推售的比例比较均衡,基本上新盘的比例会占到46%左右。因为,有一些楼盘不是新盘,新盘我们是有分节奏在开发的。比如说假如有15栋,我今年新推多少栋,然后明年再推多少栋,是以这样的概念做的。
媒体提问:今年的去化率大概是56%,那今年是不是有降价的情况?
林龙安:我刚才讲了,我们今年推出来的楼盘主要是几个。比如说我们泉州的楼盘,还有合肥的楼盘。
因为,合肥的楼面地价只有400多元,泉州的只有300元楼面地价,你想一想300元的地价卖5000元左右,这个毛利是很高的。但是,整个降价幅度是因为我们海西区域楼盘的价格会比较高,其他区域会比较低,均价就拉下来了,但毛利没有降。
我们海西楼盘推多了,主要是在厦门,厦门的楼盘如果推多了,整个楼盘均价就直线上升了。
媒体提问:邱总,公司未来的毛利率会保持在什么水平?今年你们锁定入帐大概会有多少?
邱于赓:明年毛利率大约是在40%以上的水平。但以后是否都保持在40%以上就很难说,因为房地产市场很难估算。如果按现在这种状况来讲,未来几年的毛利水平还是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中央的政策是很难估的。
年初到现在,已大约锁定入帐有36亿左右。如果按照预期45亿,几乎已经完成80%多了。
媒体提问:今年有没有出现开工放缓的问题?去年完工和新开工的分别是多少?
邱于赓:没有,我们今年完工大约60万平方米,新开工大约80万平方米,其实也没有放慢。
公司去年完工60万平方米,新开工大约也是60万平方米。今年的新开工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因为我们最近的销售比较理想,为了未来有足够的房源在下半年可以卖,所以加快一些项目的开工。
媒体提问:你们对下半年的市场还是很看好?
邱于赓:只要跟上半年差不多就行了,我们拿50亿没多大问题。最怕下半年又有什么变数,这样我们也没办法,上半年能卖多少就多少。
媒体提问:去年收入下跌是不是因为交付的问题?
邱于赓:其实是因为不想负债比率上升。做地产最主要就是可以扩充负债比率,即要控制一个合理水平。其实上半年严格说我们的确认收入是可以做到50亿的,但工程款的开支要加大,但我们考虑到负债比率可能会因此升到75%以上,所以我们觉得还是要稳妥一点,毕竟不知道今年会发生什么事情。
其实主要还是控制现金流,减慢工程开支,上半年也已经恢复,所以对于2012年的交楼情况还是比较乐观。
媒体提问:你们刚刚提到,今年合约签约的金额加上认购的金额到昨天为止是23亿左右,单纯签约金额是11亿,其实是不是也会受到内地限制的影响呢?
邱于赓:其实不是,最主要是因为认购完之后一个月才签约,所以这11亿主要是认购未签约的,会在未来一两个月签约。
其实我们明显发现今年头三个月银根是有松动的,整体说是上年最后一季度交投量缩减得很厉害,缩减的原因不是说市场不需要买楼,而是在观望,看价格会不会更吸引。到今年1月份,大家的这种需求又释放了出来,这和香港的情况一样,释放之后又有很多人开始买楼。
现在信贷指数也有放松了一些,就已经不是控制得很紧,因为现在国内的经济已经在放缓,政府也知道经济放缓则需要有刺激的动作,所以银根方面会松动一点。而一旦松动,这些钱无形之中就会流入地产市场,所以楼市未必会像09年一样大幅反弹,而可能会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