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博鳌房地论坛,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网 >

观点时评 >

>

>

正文

观点时评:焦虑年代 论房地产“雷峰塔”的倒掉
作者: 朱洲     时间: 2012-03-15 21:09:49    来源: [ 观点网 ]

中国房地产曾经是一座坚挺入云的雷峰塔,就在现今无比冷漠地看着它轰然倒掉的过程中。

  观点网 一个人真正圆熟的标志,是学会什么都能相信,而一个社会深度纠结的体现,却是无论什么都不信。

  很多过去被举国上下视之为价值标杆或道德楷模的人和事,在今天遭到空前的解构和暴力质疑,譬如雷锋。

  从积极的角度看,诚然对于雷锋的诘问是中国步入价值多元化社会的一枚徽记——更多的人不再盲目跟从权威,学会以自己独立的视角去剖析事物。然而,红卫兵式的盲目反对其实跟盲目听从一样二逼和可怕。

  这个时代有一个方舟子就已经够了,当所有人都变成方舟子,再大的方舟也会翻船。一些人正在比铁道部掩埋车头更着急地掩埋中国社会曾一度奉行的价值规范,急切地否定所有过往,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我并不认为试图挖掘雷锋精神背后的操控意图与角色扮演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这种行为一方面试图把国人心目中残存的美好毁灭殆尽,另一方面又并不提供新的精神寄托品,只会让我们在迷乱的现世中变得越来越糟糕。

  中国房地产发展了三十多年,就在恍如昨日的201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引上了“商品房”这艇独木舟,保障房却像传说中的幽灵鬼船,浓雾中隐约瞅得见一溜细长桅杆,待走近了却又踪影全无。

  翻倍飙升的房价飞速拉开了有房族与无房族的个人资产差距,造成社会财富实际上的第二次分配。这样赤裸裸的现实驱使着国人对商品房从追捧到依赖,再到迷信巫术般地集体崇拜和自我献祭,每个人都着魔一般疯狂地朝这艇拥挤的独木舟上攀爬,“商品房”这个词语在这个特殊国度的特殊时期遭遇空前的异化。

  再到后来,风向突变,忽然间面前就是惊涛骇浪,买地买房带来的不再只有铁定财富增值,更有砸烂售楼部也不足以泄恨的羞愤。从开发商到买房人,个个都被措手不及的茫然和惊惶狠狠撞了一下腰。

  2012年的商品房,很可能不会再产生哪怕一个不败金身,中央政府再三重申打击“房产投资投机”的决心;限购限贷密云压城;房产税之说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举国上下放眼望去,争渡争渡,顶多惊起刚需无数,更多的改善型住房和高端豪宅眼瞅着逃不脱“人比黄花瘦”的宿命,黯淡的市场再一次上演了又一个神话的破灭。

  如果说对雷锋精神的质疑好比抽掉最后那一匹砖,终于崩塌了我们心底最深处的那一座精神之塔,那么在保障房依旧远远缺位的今天,秋风扫落叶一般灭掉国人对于商品房狂热的信仰,就如同把这座塔的残垣断壁用重磅压路机统统碾碎再化骨扬灰。

  这一地狼藉的镜头画外音是——这年头连房子都靠不住了,我们还能靠什么?

  这是一个集体焦虑的时代:生不出孩子焦虑,生出来孩子没钱读好的幼儿园让他(她)输在起跑线上也焦虑;看不起病焦虑;看得起病却忐忑医生到底是在医治你还是忽悠你的也焦虑;没见过选票焦虑,拿着选票不知道该投给王建国还是李爱华一样焦虑;买不起房焦虑,买得起房却眼睁睁看着自家的房价往下跌更焦虑;不修保障房中央政府焦虑,修保障房地方政府更焦虑……

  有句话叫做信心比黄金贵,还真就是那么回事,焦虑归根到底是因为对未来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有信心归根到底是因为太多的“现在”和“过去”没有办法给我们提供信心。

  中国房地产曾经是一座坚挺入云的雷峰塔,就在现今无比冷漠地看着它轰然倒掉的过程中,我们与曾经对它顶礼膜拜的那个自己擦身而过,然而却互不相识。最大的可悲是:麻木的我们已然宁可相信“奇迹”,也很难再去相信任何“感动”。

  朱洲 观点新媒体专栏作者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