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头条 >

全国 >

公司 >

正文

长实赵国雄:我们看中的是内地买家的潜力
作者: 见习编辑 汪少平     时间: 2011-09-02 02:51:49    来源: [ 观点网 ]

现在国内的客户钱比较宽松,到香港购买物业的也比较多,所以我们过来看一看,看看我们的楼盘怎么在国内推广。

  观点网 见习编辑 汪少平 “我们的目标就是国内的客户在这一期的销售中会超过两成以上。”在长江实业香港将军澳项目日出康城深圳推介会上,长江实业董事黄思聪信心满满地说道。显然,内地越来越多的人赴港买楼给了黄思聪足够的信心。

  长江实业执行董事赵国雄也表示,内地限购之后给他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多的大陆人跑到香港买房,不过赵国雄否认了来内地推售香港豪宅是看准了内地因为限购导致资金外流的机会。赵国雄称,长江实业来内地推盘,并不是因为内地限购导致投资款向香港跑的机遇,而是看重内地买家的潜力,其透露这一动作长江实业早在2004就做过,其后每两年都会做一次,动力都是因为内地买家的购买潜力。

  而对于近期大陆与香港媒体关注的内地热钱炒高香港房价的说法,赵国雄表示,并不存在太多的热钱进入楼市,内体客户购买他们的物业也多是长期持有。

  赵国雄依然看好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赵国雄认为,虽然香港的房价整体已超过1997年,但在其看来今日香港已经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诸多条件表明香港楼市依然稳定。

  对于内地市场,赵国雄表示,内地的调控是个好事情,调控一方面能让更多国内的人买得起房,另一方面房地产发展速度慢下来也使得开发商能跟得上地价的涨幅。

  由此看来,调控似乎也是大开发商抄底拿地的好机会,但赵国雄为表示长江实业下半年年不会大幅拿地,还透露了长江实业拿地的诸多考量。

  长江实业目前在国内的业务并不大,但赵国雄依然表示,长江实业看重的是项目的潜力,或者说利润回报能力,长江实业不会为了扩大规模而快速扩张,那很危险。

  以下为长江实业于深圳召开媒体见面会的现场实录:

  媒体提问:日出康城是与港铁有合作,这种合作方式是怎么样的,土地是不是他们的?另外,和记黄埔深圳在卖的一个项目也是有合作方的,请问这种合作开发模式会不会成为你们一种普遍的开发模式?

  赵国雄:我们在香港与港铁多有合作,比如以前的名城就是与港铁合作的。港铁是一个运输机构,建的是集体运输系统,但他们不会盖房。所以,港铁上盖物业完全是面向开发商投标的,只不过长期以来长江实业中标比较多。

  我们比较喜欢地铁上面的物业,因为我们觉得这些物业非常保值,市场好的时候这种物业价钱很高,市场不好的时候这种物业因为交通方便,销售也不成问题,非常保险。

  所以,我们愿意与港铁合作,地块是他们的,我们出钱把这个物业建起来。当然,每一项目的合作条件都有不同,有的时候我们给代建,有的时候我们给分红。

  在内地,像广州的黄沙项目也是和记黄埔和广州地铁做的,在深圳他们也刚拿了一个。

  媒体提问:近年来内地调控声不断,这对长江实业有什么影响?目前,国内的限购政策正在扩大化,国内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可能都会限购,这会不会对长江实业集团旗下物业造成一些实质性的影响?

  赵国雄:这些年国内的房价是涨的比较快,国内人民觉得买房困难,开发商也觉得买地越来越贵,跟不上地价的涨幅。现在调控出台使整个市场的节奏慢下来了,这对我们开发商来讲也是好事情,节奏慢下来开发商买到地的机会就比较大。

  调控对我们物业的实质性影响现在还没有看出来,我们只是感觉现在内地人到香港买房子的应该是比过去多。内地很多人有钱,但现在国内投资房地产的机会没有了,所以就跑到香港去买。

  其实国内客户不只是去香港买房,长江实业在新加坡也有些楼盘,也有国内客户去买。

  媒体提问:那这次日出康城到内地做推介,是不是也为了抓住内地限购的机会?

  赵国雄:其实我们早在2004年就开始在内地推介了,第二次是在2006年。我们差不多每一两年就过来推一个楼盘。

  我们不是看到国内限购的机会才来,我们是看到国内客户的潜力。现在国内的客户钱比较宽松,到香港购买物业的也比较多,所以我们过来看一看,看看我们的楼盘怎么在国内推广。现在我们来内地推介楼盘,与我们2004年、2006年、2008年来内地时的情况是一样的。

  媒体提问:现在内地政府调控房价决心很强,如果内地整个房价下行的话,香港会受到影响吗?

  赵国雄:我觉得肯定会受到影响的,但影响应该不是很大的。因为国内到香港去购房主要还是一些一次性付款的,他们很少贷款。

  另外,现在香港政府提出取消购房可以移民这个政策,对开发商的销售来说也不是有很大影响。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内地人来香港买保值品的比例不是很高的,一般来说都是购房、投资比较多的,为了移民的比较少。

  现在国内客户到香港去购房有几个很大的原因。首先,就是现在国内利率比较高,香港的按揭成本比较低,大概是2%到3%。

  此外,香港的按揭比较规范,银行贷给你肯定有钱,在国内要经过银行审批,但有时审批批下来,却没有钱贷,在香港不会这样。所以,国内的人到香港去购房,他们一方面觉得香港比较稳定,另一方面香港的供应不多了,所以升值的潜力比较好,并且按揭的成本比较低,还有现在人民币升值,算下来差不多是给打八折了,非常合算。

  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到香港购房投资者比较多,但炒卖的不多,就是因为炒卖的成本比较高,不合算的。

  媒体提问:这些内地人购房的消费观念与香港本地的消费观念有什么区别?

  赵国雄:国内购房者在香港买房,他们是为了购房而购房,他们从来没有在香港住,他们只是买了放在那里,现在很多都是空置。我们有几个楼盘国内的买家也是比较多,但他们买来都是放在那里,从来没有住的。

  在香港,我们购房,假如我们不住,我们是要租出去的,但国内购房者不喜欢出租,他们觉得收租很麻烦,收入也不多,现在香港的回报大概是2%到3%,他们觉得少,觉得出租太麻烦了。其实,国内这些人在大陆购房也只是放在那里,既不住也不喜欢出租。

  媒体提问:近些天内地和香港很多媒体都在关注国内热钱在香港推高房价,现在香港的整体房价已经超过了1997年,已经非常高,香港财政司司长陈先生也曾经说过这个价格不断上升,这个楼市的整体风险不断累计。对此您怎么看?

  赵国雄:我觉得这也不是热钱,热钱就是来去很快的,而房地产是不动产,不动产流通未必是很高,所以,热钱应该来说比较少投到房地产。我觉得因为国内现在这个调控,可能会使国内有一些资金投到固定资产去,在国内找不到机会他们可能才会到香港。

  长江实业是第一个来国内推售楼盘的开发商,2004年我们就来过,很多国内客户持有我们的物业至今也快十年了,所以我觉得他们投资香港的房地产,是持有比较长的,不属于热钱。

  国内的资金倒过来投到香港房地产,香港的房地产也是比较热,这个是肯定的。但觉得香港不可以光是看房价的问题,我们要看1997年的时候银行按揭利率是8%到10%,现在按揭利率是2%到3%,现在的负债能力还是比较好。还贷也要看利息有多高了,那个时候是8%,现在是3%,所以还是有一定的空间。房价肯定是超过1997年的,但是我们还贷的能力比1997年要好。

  媒体提问:那你怎么看待中国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比如说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情况?

  赵国雄:不知道,二十年太长远了。我觉得未来两三年可能还是调控期,这个调控肯定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我们也要让其他的人民有机会购房,这个是最主要的。所以,现在总理不是说我们要多盖经济适用房,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和香港政府多盖公租屋解决这个社会的问题一样,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政策。

  媒体提问:长江实业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和国内的开发商相比有一些什么优势,以及存在哪些劣势?

  赵国雄:长实在国内有什么优势?基本上在国内我们没有什么优势。我们的优势可能是我们比较幸运,我们的资金压力不大,我们资金管理方面安排是比较好,所以我们钱拿出来是比较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是国际的开发商,开发经验我们还是比他们多。长江实业1971年开始做房地产,比国内开发商经营的时间长。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优势,就是他们有人民币,我们是没有的,因为有专款专项管理,很多时候我们的钱打不进来,没有项目是打不进来。而他们就是国内机构,国内公司,他们可以跟银行贷款,而我们钱要从外面打进来,所以这方面的优势他们比我们强。

  另外,他们的国内关系肯定比我们好一点。我觉得国内的开发商做得很多都是很不错的,他们的能力、效率、财力、设计概念都是比较新,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强项,我们也有我们的强项。

  媒体提问:您刚刚说长江实业的资金比较充足,您也说预计未来几年还是在调控,那长江实业会不会趁着这个调控期加快在国内拿地的力度?长江实业在内地拿地的策略是什么样的?

  赵国雄:这个也是要看机会,我觉得不是看他们没钱我们有钱就出去拿地。

  我们主要是担心一些小的项目比较划不来,因为一个小项目也是有团队,大一点的项目也是有团队,所以我们还是会比较关注大一点的项目。

  我们拿地是要看每一个项目地块有没有潜力,或者说是有没有合理的利润。我们是上市机构,合适就拿地,不合适就不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内地土地储备加起来大概是有2000万平方米,不算很多,只能说基本可以支撑,所以我们会努力去争取拿地的。

  媒体提问:长江实业在内地发展有没有一个业绩规划说每年增长多少?另外,你们未来会不会考虑把房地产业务剥离出来,把他整合到一个公司,比如整合到和记黄埔?

  赵国雄:长江实业现在没有这个计划,现在我们的房地产业务主要还是在香港,不过长江实业在国内的参与是越来越多,预计将来业绩应该是往上走的。

  目前我们没有把房地产业务整合到一个公司的打算,和记黄埔本身就是集团下属的一个很大的集团。

  媒体提问:长江实业在内地坚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投资战略?长和系在内地发展是不是以和记黄埔为主?

  赵国雄:长江集团主要有两个团队,一个是长江实业,一个是和记黄埔,长江实业是母公司,他们是子公司,不过和记黄埔在国内开发的经验和时间都很长,所以国内买家知道和记黄埔的比知道长江实业的多。和记黄埔在国内市场比较有知名度,他们在国内的楼盘比较多。现在在香港长江实业是主力,所以在香港的楼盘一般都是长江实业去管理,去销售,去推广。

  但这并不是说内地业务就以和记黄埔为主,长江实业现在在国内有十几个楼盘,在广州有,在上海有,在北京也有。

  媒体提问:长江实业会考虑进入深圳吗?您觉得广州的发展前途怎么样?

  赵国雄:在深圳长江实业还没有楼盘,和记黄埔有。

  广州很有发展前途,长江实业在广州也有项目。但是否加重广州的比例这要看机会。

  现在长江实业也是在非常努力的在找机会,在广州,在上海,在北京,在成都、重庆,主要的城市我们都在找机会。但我们现在的团队还比较小,所以不可能进国内每一个城市,现在长江实业业务还是比较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目前还没有进入的能力。目前长江实业主要业务是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另外还有成都、重庆,此外,沈阳我们也在考察。

  媒体提问:我发现包括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在内,港资房企一个项目有可能做十多年,与内地房企做派很不一样。香港房企四巨头的九龙仓已经有点像内地的地产商一样了,他们也快速拿地,然后快速生产,发展很快,长江实业有没有考虑也扩大在内地的规模?或者说长江实业有没有考虑与内地的企业合作,以提高在内地市场的占有率?

  赵国雄:我们跟内地开发商的风格不同,可能是他们资金压力大,我们资金压力不大,所以我们希望慢慢做,能够把项目做的比较好一点。

  目前我们还没有考虑与内地开发商合作。作为一个开发商,现在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看每一个项目会不会赚钱,有没有合理的利润。我们不会为市场占有率去扩大规模,这个风险非常高。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