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两个人的江湖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10-08-22 15:26

  >>博鳌特别报道:第一章 我们和他们

  在业界,有一个不成文的特别逻辑,有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出席的论坛,同席必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巴曙松的身影,必然会上演一场楼市“口水战”,严肃的会场总能增添那么一点点娱乐性。

  顶着经济学博士后光环的巴曙松,在金融机构总部历练多年。他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一个爱好,则是喜欢与人PK,对象唯有陈淮一人。

  主修经济、却爱钻研楼市风云的巴曙松,每每都喜欢“挑衅”身为建设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却每每强调自己“并非官员,而是学者”的陈淮,两人的楼市口水战,从2006年打到现在,依旧没有消停。

  在巴曙松看来,走上仕途的陈主任常说话不算数,“说好了讲20分钟,呼啦啦地,就扯了40分钟。”在陈淮眼里,经济学家巴先生有些不守本分,“地产热点全被经济学家分析了,他们怎么不分析下金融海啸?”两人在地产、金融上常规性调侃,彼此观点如针尖对麦芒。

  而就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2009年度论坛上,紧接着陈淮演讲的巴曙松则逐条批驳:“陈教授讲了2010年四个不确定性正是房地产业的导火索,从而也加大了房地产业的不确定性,我会逐条的评论,增加一点娱乐性,媒体就可以写成跟陈淮教授的商榷。”场下立即响起一阵喝彩声及掌声。

  巴曙松认为,“现有的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实际上是反城市化,更多是学生留在城市,更多的农民工留在城市,现在的城市化道路是高价征地,建出高价的住宅,这样城市化发展的路径,能够容纳城市化新增的人群吗?我们走到今天,在城市化即将要加速的时候,应该对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进行反思。”

  巴曙松接着表示,“现在主要城市的房价比美国高是事实,无论怎么讲,这就是现实。房地产行业不是微观的问题,而是宏观的问题,带有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GDP考核机制,财政机制等等方面,总是说美国置疑我们,还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的反思。”

  他阐述道:“2009年地方政府的高投融资和高负债隐含的风险就是代价,我们还有怎样的代价,现在购买房屋是四个老人甚至是八个老人带着两个年轻人,挤压了上一代甚至是二代多年养老的储蓄。我们将这些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放心的消费、扩大内需,完善社保体系,我们以此付出代价,现在似乎进入到了困境,一个行业是否成熟,关键看是否有反思能力,只善于听顺耳的话,善于听房价还要涨的话,这个行业很难成熟。”

  “如果说各方面比今年还要大,就加大了行业的不确定性。因此陈教授说的四个确定性加大了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巴曙松以这样的辛辣的总结语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显然,在金融业行走的的巴曙松,喜欢亮剑地产江湖,这样一来,地产江湖有多了很多故事和传说。

撰文:本刊编辑部审校:0

请发言时务必尊重网上道德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下评论内容不代表观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