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卢铿:政府要理性 稳定楼市非难事
作者: 陈小丽     时间: 2010-07-12 14:32:44    来源: [ 观点网 ]

编者按:2010年8月11-14日,中国房地产界最重要盛典“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将在博鳌绽放。观点新媒体正式推出“新政:2010 博鳌房地产论坛特稿”系列报道。2010年,是博鳌房地产论坛的第十年,也是房地产面临最严厉调控的一年,在新政下,谁是预言者?谁又能独善其身?

  观点新媒体:您认为调控还会持续多长时间,还是已经调控到位了?

  卢铿:这个也是要分城市而言,一线城市的飙升结束了,也就差不多到位了。若要想全面下降,我想可能性不会太大。因为房价的上涨,和各地政府将土地价格抬得太高是有关系的,一些一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推出的地块,实际上并没有降价的趋势。

  观点新媒体:在您看来,接下来的楼市走势如何?新政会在什么时候退出?

  卢铿:也要分区域而言,一线城市中,北京的四环之内已经没有地了,五环之内也基本上没有地了。这种情况下,房价怎么可能出现下降?或许远郊区的房价会下降,所以一个城市的平均价格往往是看不出问题的。

  理论上,我认为新政会持续下去,但地方政府估计会根据当地的市场做出一定调整。我相信中央也允许这种调整。

  观点新媒体:我们注意到在房地产销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商业银行对开发贷款也有所收紧,资本市场再融资搁浅,你认为资金链会否对房地产行业构成较大威胁?

  卢铿:肯定会。发展过快、贷款过多的企业,在这个时候银行收紧银根,自然会出现资金链的紧张。

  另一方面,政府的表态是很坚决的,调控绝对不会中途废止。因此市场观望情绪会更浓,如果开发商的楼盘没有特别的差异化、创新价值的话,就会降价促销。

  观点新媒体:接连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海尔地产的销售是否产生影响,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否会作调整?

  卢铿:对海尔的影响不大。一方面我们不缺资金;另一方面我们不囤地,所以我们的销售还是很好的。例如青岛六月份的销售,我们是状元。三个楼盘我们卖了大概300套,而排在销售第二第三名的,大概只卖了70多套和40多套。而且我们不但没有降价,还提了价。我觉得当楼盘把性价比做到极致后,市场一定会认同的。

  另外,公司不会调整今年的销售目标,我们有信心完成宏观调控前定的销售目标。

  观点新媒体:海尔地产在拿地方面有何优势?

  卢铿:首先我们不囤地;其次有好的项目我们一定会争取,因为我们取得土地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主要是因为海尔的品牌、影响和关系。另外海尔在产品方面的创新,对土地认识的能力不一样,因此凭借海尔的品牌和创意,往往能拿到比别人条件更好的地。

  观点新媒体:您认为政府应当如何完善房地产制度方面的建设?

  卢铿:其实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政府,比如说土地价格过高,开发商不可能有意去买很高价的地,政府采用挂牌和竞价的方式,把地价提高了。

  还有政府在很多税费征收上欠合理。很多城市的所得税是年初就预征的,我也提过,例如人防费这些,根本不该征收。还有些地方政策要求也欠妥,例如我们曾在青岛的某三线城市遇到了政府要求住需里每户必须配两个车位,这是很大的浪费,开发商也是很大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开发商很容易就转移给了顾客。因此很多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引起了一些附加的成本,无疑是使房价升高。

  观点新媒体:你如何评价目前的房地产市场?

  卢铿:我觉得现在是观望状态,到下半年供货量更多,可选择的空间就更大,房价会在稳中有些波动。长期来看,不同的城市还会有不同的表现,目前很难说。例如北京上海,肯定还会升很多,会否出现09年的火爆市场也很难说。调控也说不定会引起市场的报复性反弹,因为实际上有这种需求。

  观点新媒体:博鳌10周年论坛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房地产思想的盛宴上,您最希望听到哪些声音?

  卢铿:我最希望的就是地方政府能够理性一点,其实想稳定楼市不是难事,关键是要用理性方式对待目前楼市中出现的问题。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