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新闻头条 >

全国 >

行业政策 >

正文

78家央企被令退出地产业 国资委“重拳”效果难料
作者: 周静怡     时间: 2010-03-18 17:58:15    来源: [ 观点网 ]

国资委并不能完全决定央企的资金来源,天量的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的热捧,才是央企“不差钱”、激进拿地的根源。

  观点网 周静怡:前两天央企轮番包场北京土地拍卖,竟在三天之内几番拍出高价地王。今日,国资委终于"出重拳"打击央企拿地的傲气。

  3月18日下午,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重申了关于央企涉足地产业的几项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处于调整阶段的中央企业集团下属控股或参股的房地产公司,要加快调整步伐,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有序退出。

  此举意味着,将有78家央企在未来几年内退出房地产业,最后只有包括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等16家央企才具有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资格。

  央企的蛋糕

  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就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重组,先后确认和公布了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包括保利、中建、华侨城等。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户数也由原来的728户减少到目前的373户。

  根据国资委确认和公布数据统计,2009年,这16家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销售收入为1899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

  但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除了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也开展了房地产业务。

  截止到2008年,这些企业所属的三级以上房地产子企业已经达到227户,约占中央企业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企业数量的60%,但其销售收入只占到15%,利润只占7%。

  央企军团在3月15日和3月17日的北京土地拍卖会上的举动似乎“惹恼”了国资委,除了远洋地产、中信地产、保利地产外分别高价拿地外,就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这样的并不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也横插一脚,通过旗下房地产公司,以高价获取土地,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效果难料

  央企的激进让引起了业内激烈的争议。在地产大腕任志强和潘石屹的调侃性对话中,无不透露出对央企砸重金拿地的无奈和不可理喻。

  在任志强拍地败北后,潘石屹感叹"任总,“不是你的无能,是央企太有钱了。”潘石屹如此调侃在北京拿不到地的任志强,而任志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缺少资金实力的开发商,早就自觉的向大城市的高地价低头,难央企有底气与政策博弈,并高调的吹捧未来。”

  "放出来钱又很多,流不到中小企业、实体经济。通过央企直接地流到房地产。地价、房价能不涨吗?"潘石屹更是将各种地价房价飙高的矛头直指央企。

  著名评论人叶檀也抨击:央企还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干城吗?央企在投资市场沉迷下去,将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毁灭者。

  尽管国资委今天投出了"重磅炸弹",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还未有具体实施的细则,未获批准地产主业的央企虽然不能直接从事房地产,但是它们还是有可能“钻空子”,通过入股或者参股的方式间接进入地产业。

  事实上,国资委对央企进入地产业的监管并不能完全控制央企的冲动。3月15日,在北京单日拍出的三幅地王均被央企夺走后,国资委新闻处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到,尽管争抢地王的企业是央企,但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其利用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投资房地产,国资委无法干预。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资委的政策或许只限于在央企进入地产业上加以限制,但其并不能完全决定央企的资金来源,但天量的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的热捧,才是央企“不差钱”、激进拿地的根源。

24小时热点>>
观点时评

王石避谈房价的理由

两会后的政策走向和接下来的房价走势显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两会这个骨节眼上谈房价,挣了钱偷着乐的开发商们显然不愿意。

·任志强的“无能”和无奈

·政策调控 亦需尊重市场机制

·李泽楷被罚 土地调控的开局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 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