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观点论坛中国行_2009年度论坛 - 不确定经济走势下的房地产
列夫·托尔斯泰:被忘却的天才?

  对于喜爱列夫·托尔斯泰的人来说,2010年将是很美妙的一年。一百年前,这位伟大的俄国小说家离开了莫斯科郊外的住所——三周后死于一个偏僻的小火车站里。而在今年,全世界都将会纪念他。德国和美国出版了《安娜·卡列琳娜》的新译本;古巴和墨西哥将举办托尔斯泰书展;在全世界,一部黑白纪录片将会上映。这些从俄罗斯档案室挖掘出来并予以复原的原始电影镜头能够让观众们看到托尔斯泰同狮子狗玩耍以及骑马跳跃等情景。

  下个月在英国还会有电影《最后一站》的首映,一部反映托尔斯泰晚年的新片,由海伦·米伦、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詹姆斯·麦卡沃伊担纲主演。这部妙趣横生的传记影片记录了托尔斯泰一生中颇不平凡的最后两年的时光。被狗仔队包围的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亚为他的文学财产争吵起来。托尔斯泰希望将版权捐赠给慈善机构,而托尔斯泰夫人则希望将收入留给自己。厌倦了夫妻间争吵的托尔斯泰逃跑了,在搭乘去南方的火车途中染病去世。

  这部电影改编自杰伊·帕里尼的小说,中心人物是托尔斯泰年轻的私人秘书瓦·布尔加科夫(麦卡沃伊饰演)。在晚年,托尔斯泰拒绝了物质及肉体的享乐,但布尔加科夫信誓旦旦所称的这种禁欲生活注定是短暂的:漂亮的托尔斯泰社团成员玛莎打破了他的独善其身。在电影中,海伦·米伦、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詹姆斯·麦卡沃伊都奉献出相当精彩的表演,而剧本则巧妙而有趣。当被问及托尔斯泰夫人是否读过《战争与和平》时,布尔加科夫吞吞吐吐地答道:“很多遍。”停了一下后,他让步了:“恩,读过两遍。”

  但是,有一个国家至今还没有参与到全世界的托尔斯泰热中来,那就是俄罗斯。至今,克里姆林宫都没有计划在11月20日举办任何纪念托尔斯泰逝世的重大活动。不只如此,《最后一站》的拍摄也并不是在托尔斯泰故乡的白桦林中和北方地平线的衬托下进行的,而是选在了更富裕些的东德乡村。

  美国导演迈克尔·霍夫曼本打算在图拉附近距离莫斯科125英里的托尔斯泰的乡村别墅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里拍摄。“我们本希望在俄罗斯拍摄,确实是。”影片的联合制片人安德烈·德里亚宾有些苦恼地说,“但那里没有像样的厕所。没有基本的设施。旅馆特别脏。也没有为演员提供的安全保障。最后在俄罗斯拍片成本变得特别高。”

  德里亚宾说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俄罗斯对这位《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描写拿破仑战争以及入侵俄国的历史巨著)的作者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冷淡。

  在西方,托尔斯泰被公认为最伟大的小说家。去年7月,《新闻周刊》将《战争与和平》列为最伟大的100部小说之首(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位居第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三)。评论家们为托尔斯泰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而喝彩,老兵们称托尔斯泰笔下的战争场面无人可及。而在东方,尤其是日本,托尔斯泰的哲学受着推崇。“巨大的托尔斯泰热席卷了全世界。他在各地都受到热捧,只有这里(俄罗斯)除外。”德里亚宾承认道。

  德里亚宾认为,俄罗斯对于托尔斯泰的漠视与他们饱经沧桑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未能找到国家价值观有关。“我们为此寻找了很长时间。事实上,托尔斯泰给出了一个答案:在人道主义之前,重要的是现在的幸福。”

  德里亚宾说,对绝大多数俄罗斯人而言,过去的一个世纪充满了痛苦——换言之,更加陀思妥耶夫斯基式而不是托尔斯泰式。“过去的一个世纪突现的是阴暗与痛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现在,我希望出现托尔斯泰转向。”他说道。

  托尔斯泰的曾曾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也同样认为俄罗斯充满苦难的20世纪带有鲜明?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