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决定,王鸿举不再担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不再担任重庆市市长。任命黄奇帆同志为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提名黄奇帆同志为重庆市市长候选人。
黄奇帆在担任重庆市主管经济的副市长期间,通过加大供地,以及主张多项政策稳定重庆房价,使重庆房价始终没有太大泡沫,金融危机下反而重庆楼市一枝独秀领跑全国。被称为最懂得房产的副市长。
平均6.5年就能买一套房子
双职工家庭,平均6.5年就能买一套房子。重庆的房地产投资受政府控制,未来五年楼价不会暴涨暴跌。
“宜居”最基本的就是要让市民有房住,楼价不暴涨暴跌。为让市民都有房住,近年来,我市修了各种档次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出租公房、动迁周转房等。
同时,为防止房价泡沫,市政府对主城住房规划总面积进行了控制。为控制房价不暴涨暴跌,政府对楼面地价也进行了控制。合理的标准是,楼面地价不能高于房屋总造价的33%。
控制不好地价是政府失职
房价中地价有一半的推动力,我市正着力控制地价成本,让房价更合理。楼面地价不能高于房价,否则会造成灾难。“控制不好地价,是政府失职。”黄奇帆表示,目前我市的高档商品房,楼面地价控制在商品房销售价的33%以下;中低档商品房,楼面地价控制在商品房销售价的25%以下;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楼面地价控制在销售价的15%以内。
绝不让“面粉贵过面包”
依照规划,未来十年内,重庆主城将有千万人口,按照国家人均30平方米建筑用地标准,主城住房面积总量将控制在3亿平方米之内。降低商品房成本,政府将严控土地出让价格,绝不让“面粉贵过面包”。
对于经济适用房,土地出让价不能超出房价的1/6,中低档商品房土地价格不超过房价的1/5,高档商品房不超过1/3,别墅则另算。享受政策性住房的市民将占全市城镇人口的1/5到1/3。
政府关键要控制地产投资总额,以免大量热钱涌入地产业,导致房地产泡沫。
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
2月18日,黄奇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国际研讨会”期间表示,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
房价过高本身就含有泡沫,注定要破灭,现在房价下跌是理性回归。他表示,房价最好能实现中等收入者一个月的收入能购买一平方米的住房,夫妻双方5--6年的收入能购买一套住房。
经济适用房应考虑布局,不能全布置在交通不便的郊区;同时要以建设成本来算账,用成本价卖给低收入者。并且在转卖经济适用房时,只能转让给其他低收入者,杜绝炒经济适用房。
住房公积金:保持现状不如取消
“一个城市人均建筑面积超过了30平方米,仍然大规模进行房地产建设,就易造成房产业泡沫。
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业在以下三方面超标时,极易产生泡沫:一是全市房地产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超过25%;二是人均建面超过30平方米后仍大规模进行房产开发建设;三是该城市平均房价超过普通白领平均月薪。
那么,重庆房价是涨是跌?按照上述的第三条标准,今后十年,重庆房价总体趋势是仍将上涨,十年后房价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去年,我市主城商品房均价2400元,与城市普通白领月薪相当;十年后,重庆人均收入预期可上涨一倍,房价自然随之翻番。
从职工固定分房到一下子进入市场购房,中国房地产发展超越了某个阶段,进而导致大量职工既无单位分房,也无力按揭购房。黄奇帆提醒:如果国家在现在没有过渡措施,几年后,部级干部因无钱买房,也会沦为贫困户。因此,他建议,目前搞一些集资建房、廉租房政策是非常需要的。对于这些集资建房,应在政策上加以规范,如土地搞划拨、免出一部分规费,集资房价格控制在同类房产价格的1/3到60%等,同时还要对买房对象进行严格规定。
“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只有10%用来按揭,90%实际上放着不动,成了职工的养老金。这种公积金制度保持现状,还不如取消。”黄奇帆说,重庆去年收了35亿元的住房公积金,只有5亿元左右是市民拿去付了按揭款;再加上公积金申报手续繁杂,不少人因之望而却步。这样,剩下的30亿管理起来也非常困难,“老百姓没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方便,却白白拿钱养活一批人!”
重庆的老百姓买房最幸福
2007年3月,黄奇帆作客东方卫视,接受著名主持人杨澜访谈。在谈到举国上下普遍提到的“住房痛苦指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时,黄奇帆面对全国电视观众说:“重庆的老百姓买房最幸福”。此言一出,立即引起重庆市民一片哗然,网上网民骂语连篇,评论文章犹如严冬雪片,一时间成为了重庆市民在街头巷尾、茶房酒肆议论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