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青报和手机报都在宣传一件事,路易威登降价了,打折幅度在2%—7%。北青报的报道很详细,在国贸的LV店,竟然要排队等候进入,记者不得不去王府的店才能实现采访。
早在二月份就发现LV完成了价格调整,最近并没有新的降价举措。然而时隔半年,突然冒出早已过时的新闻,还成为铺天盖地的热门话题,其用意令人费解。
LV降价了!大炒特炒的过时新闻
LV上海旗舰店
请看最近的电视媒体报道LV降价事件:内地市场LV放低身价
LV降价了!不是临时打折,是直接调低零售价!对奢侈品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枚深水炸弹。这个号称绝不打折、只会涨价从不降价的奢侈品第一品牌,终于悄悄调价了,2%-7%的调价幅度虽然不大,范围却很广,最频繁被提及和购买的包包更是首当其冲。
事实上,LV调价之后,诸多奢侈品也纷纷调整了2009年秋冬的新货售价,从6月份上新货伊始,Ferragamo、Gucci、Fendi、Dior、Celine等均有不同程度下调,虽然大牌们对此番降价讳莫如深、不愿多谈,但是欧元贬值、欧洲人力成本降低却都是已知的事实,而且,由于港币同期贬值,更使得香港地区的售价略有上升,如此一来,奢侈品在内地和香港的差距就更小了。
LV最经典的Speedy系列也下调7%左右,图片来自第五大道
LV降价,并不是最近发生的事,在5个月之前,LV就已经在内地进行全面的价格调整,除了手表、珠宝等几个小门类产品线外,其他产品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下调了2%-7%。据了解,LV的这次调价只涉及内地22个城市的全部专卖店,中国香港、澳门不在降价之列。
“LV调价非常低调,只是在每个专卖店里直接调整了零售价,所以如果不是老客并不知情。”杭州大厦相关工作人员说。像包包中最受欢迎的Neverfall,原先中号售价是6000元,现在调到了5600元;Speedy30也从6000元调到了5600元;Speedy35从6200元降至5800元。“每个包包的降价幅度都不同,但基本在200元-500元。”工作人员说。
除了LV,Ferragamo、Gucci、Fendi、Dior、Celine、PaulShark也纷纷调低了2009年新货的零售价。以杭州大厦Ferragamo8厘米高跟的蝴蝶结经典款为例,原来的售价4500元,现价4250元。其他不少5月份开始就上柜的新货的价格更具亲和力,30%的新货价格看起来更“友好”,像一些小牛皮包包,原来上柜就要1.5万元,现在1.1万元就卖了……虽然大家对调价都不愿多谈,但专柜零售价的下调却是不争的事实。
数月前LV的调价,完全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像其他大张旗鼓想要靠减价来吸引眼球和促销的品牌,LV期待悄然完成“一个平易近人的转身”,但没想到仍在数月后被媒体发现,大炒特炒,甚至引发公众对LV安身立命的“不降价”信条的质疑。
为什么LV降价在半年后会成为如此大热的新闻?
这要从LV的特殊地位说起。
一,LV在中国的象征意义:我们都爱LV
近日,一个有关中国人最爱的奢侈品的调查结果出炉。在参与调查的千名城市消费者中,LV依然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服饰品的品牌,至于卡地亚则是手表和珠宝的最佳品牌。
中国人,不管他有钱、没钱、假有钱、假没钱;不管他是富豪、暴发户还是虚荣小白领,关于奢侈品,关于大牌,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永远是LV。在富裕阶层成为其坚实的消费群体后,一般白领也会在精打细算、节衣缩食之后加入购买大军,视之为时尚标志、身份象征。
LV在2009年1月推出的MonogramVernis’系列的图片让人想起了:
这个城市,你看LVLV满天飞
LV,它不再遥不可及,满城只看见它飞来飞去。它不仅仅出现在上流聚会上、商务场合中、私人会所里,也出现在公交上、地铁里、办公室内、出租房里。它不仅仅是上流社会的爱物,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往往会当之无愧的成为他们所拥有的第一个大牌奢侈品。
当一个小白领在烈日中追赶一辆公交车的时候,她肩膀上斜挎的LV坤包强烈地表达她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这个社会的控诉。如果有谁能在那一刻按下快门,骄阳中飘散的长发、妆容精致却满是焦急表情的脸、作为背景的“LV”LOGO等等,都将成为商业社会的典型图景而成为经典的永恒。作为看客的我们,一定会在鄙视与同情这两种感情中踌躇不已。
二,LV“绝不降价”的市场策略:买个LV,不但保值,而且升值,这就是“奢侈品”
北青报在采访时,就有位白领女士跳出来说,之所以省吃俭用要买一个LV,是因为觉得这东西能保值,而且,现在人家降价了,她觉得很不爽。这个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的奢侈品领导者,以“绝不降价”市场策略保持了品牌形象和地位,安然度过了三次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代。不打价格战使得LV俨然成为奢侈品牌中的定海神针,不仅如此,它每年以5%左右的价格涨幅,使得它的部分经典款手提包甚至具有了投资保值的价值。
LV给出的解释,降价是因为欧元贬值,实际上,谁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当前全球的金融危机之下,奢侈品必须要更多地关注中国市场。欧元贬值也好,人民币升值也好,销售额才是硬杠杠。罗德公关亚洲区主席杜麦克(Jean-MichelDumont)则称: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各大奢华品牌进一步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一线城市是品牌树立、巩固形象的战略要塞,而二线城市将是深植中国市场的制胜关键。
金融危机下的奢侈品牌在中国:以后,购物天堂香港怎么办?
Gucci上海旗舰店在南京西路开业,这已是Gucci在中国内地第28家专卖店
现象:奢侈大牌在内地的入门价降低
在奢侈品界,有“入门价”这一说法,也就是客人购买的最低门槛,而这一门槛对奢侈品牌而言,也意味着对客户群的选择,最低门槛提升,高端客户会多,但客户数量也会减少,门槛降低,客户数量会大量增加,但如果降得过低,也会影响品牌在大众心目中的“奢侈”地位。
但是,不少品牌已经开始选择用不同方法降低“入门价”。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Gucci曾尝试做特卖场,把原本售价就不高的帆布包拿出来打折,部分货品甚至打到了5折,原来4000元—5000元的“入门价”在特卖场上被降到2000多元。虽然特卖场做得非常小型,而且对客户也有选择,但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其放低身段的姿态。Ferragamo包包“入门价”也有调整,原来皮革包包的售价基本都在10000元以上,现在花上4500元-6500元,就能买到印有皮质LOGO的包包了。
原因:欧元汇率、薪资成本、金融危机……
“零售价要调低是必然的,因为我们从意大利进货时的货源价格就已经下降了。”Ferragamo的钱丹说,今年为另一个品牌PaulShark订货时,3000万元的资金原先只能买1万件货品,现在却能买到1.2万件的货品,价格下调明显。
欧元贬值的汇率影响是奢侈品降价的直接原因,奢侈品根据汇率调整减少不同地域之间的差价在情理之中,但汇率影响并不是惟一的因素,欧洲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的下降也让货品的成本有所下调,加上经济不景气,各大奢侈品牌更需要争取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份额,而降价显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他们来说,LV就如同一个风向标,如果LV都调价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放低姿态呢?
影响:以后,购物天堂香港怎么办?
对LV引发的奢侈品牌集体调价,一位奢侈品业的资深人士说,以前只遇到过极少数品牌调价,而且也是个别货品降价,或者只是做短期折扣,如此大规模的奢侈品调价尚属首次,因为奢侈品牌对调价是非常慎重的,没有十足的理由就不会擅自调价,但这次调价之后,如果欧元迅速升值,全球经济回暖,也不排除会重新调高价格的可能。
经济危机下,这是在买LV,还是在抢购大白菜?图片来自第五大道
在LV店门口排成长队的大陆游客是香港奢侈品的重要消费群体,图片来自第五大道
不过,这次降价只限中国内地,LV此番降价并未涉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而其余奢侈品品牌也未提及降低香港地区的售价,事实上,不少品牌还透露,香港地区的售价可能还会提高,因为港币贬值了。
以上两张图,就是大陆客人在香港血拼的场景,那疯狂的景象,让人往往不知道他们是在买大牌奢侈品还是在抢食用油与大白菜。
“以前很多人可能会去香港血拼,买几个大牌的包包,路费就都赚回来了,今后这种情况不会很多了,因为内地和港澳之间的差价会越来越小。”业内人士说。
LV大举降价的背后,也许不是降低的区区几百元那么简单,在奢侈大牌大肆开辟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以后,购物天堂香港该怎么办?少了大陆客人的鼎力支持,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我一直对失败者着迷” 09/08/04
·Marc Jacobs用波普做生意 09/08/04
·海印股份与兴盛地产合作经营中华广场 09/08/04
·世纪协润支付5.2亿股权转让款予首开股份 09/08/03
·中原地产:一周楼市统计(07.27-08.02) 0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