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60年代,YvesSaintLaurent就宣告高级定制已死。40年之后,高级定制仍然存在。不过在本季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奋斗了22年的ChristianLacroix却极有可能是进行了一场告别演出。固执的Lacroix不愿向时装世界的变化妥协,同样,整个定制界都不情愿妥协。然而为了生存,进行必要的妥协恐怕是维持这门精美艺术的唯一途径。只不过,在一个新世界里瞻仰赞美这旧世界的遗物,即便你不是Lacroix本人,也难免感到失落。
多年以来,同样的问题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我们眼前:标价在六位数以上的衣服真的还能在时装杂志上谋得一席之地吗?在目前这样的惨淡经济形势之下,它们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1987年1月,ChristianLacroix推出了自己首款高级定制作品。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沙龙里,他那位身着金白相间丝质蕾丝婚纱的“新娘”赢得了人们的阵阵喝彩。设计师甚至当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22年之后,我们目睹这位高级定制业最受关注的明星之一黯然离去。申请破产保护的Lacroix仍然坚持发布品牌的最后一个高级定制系列。员工和裁缝、刺绣工都自愿无偿为其工作。发布场地不向他收费。模特穿着的鞋子则由RogerVivier免费提供。由于Lacroix要为发型师和化妆师自掏腰包,后者也给他打了折。就连当地的咖啡馆也提出无偿供应后台小食、水果及矿泉水。设计师使用库存的丝绸和蕾丝制作了整个系列,并向管理层请求拨款15000美元作为给模特的费用。在观众席上,我们看不到为Lacroix的最后谢幕所准备的红色康乃馨。
高级定制的未来是光明还是黑暗?7月6日上午,当年轻设计师AlexisMabille的09秋冬高级定制系列作为本次巴黎时装周的首场发布上演之时,这个问题就像一朵乌云般悬在伸展台之上。
不自由,毋宁死
高级定制业是没有中间地带的。品牌要么就附属于产品多元化、拥有国际销售网络的大型时尚集团,要么就安于小规模,依靠忠实顾客存活。
ChristianLacroix在他宣布破产后的高级定制服秀上谢幕
ChristianLacroix走上伸展台,人群开始鼓掌,有些开始流泪。“一定要拯救战士Lacroix,”前超模InesdeLaFressange说“,他是法国定制业的表率。”Lacroix的失败表明,高级定制业是没有中间地带的。品牌要么就附属于产品多元化、拥有国际销售网络的大型时尚集团,要么就安于小规模,依靠忠实顾客存活。Lacroix正好夹在以上两种形式之间。该品牌在过去三年中都在美国拓展生意,却没有得到财力雄厚的投资者的支持,因而无法负担持续亏本和过度扩张的代价。
过去,高级定制靠着向顾客出售时装赚钱。如今,它多半是品牌用来展示创造力和提高知名度的工具。高级定制的业界声誉能帮助品牌把香水、手袋和太阳眼镜等高利润产品卖出去。ChristianDior总裁SidneyToledano认为,用于维持高级定制业务的支出必须从其他奢侈品销售中产生。“在这个产业当中,你要么就小打小闹,要么就走国际化路线。”他说。
ChristianLacroix在宣布破产后
“别人会不会觉得这一切都得怪我?我受不了这个念头。”说着,ChristianLacroix沮丧地沉默了片刻。“不过我的确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我没有随大流。别人都在拿logo做文章,都在推出It-bag,而我没有。我永远也不会走那条路的。”
Lacroix坐在他那刷成紫红色的工作室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个一败涂地的人。在他不时爆发出的咯咯笑声中,有一丝强自抑制的挑衅意味。“对管理层而言,经济萧条是一份适时的礼物,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把一切都怪到经济危机头上,但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已。你知道吗?我已经有一年半没拿到工资了。”想到这件事,Lacroix再次爆发了。“我负有120万欧元的债务。我怒气冲天,哭不出来。”他急促地发出一连串高卢人特有的嘘声。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就跟他的塔夫绸、蕾丝和刺绣装饰一样戏剧化——两者都是他迅速蹿红,成为当代时装传奇人物的关键要素。
ChristianLacroix品牌创建于1987年,当时属于LVMH集团。2005年,它被卖给Falic集团。该集团尝试依靠Lacroix在高级定制界的声誉来兜售高级成衣,但其计划却被经济危机“戏剧性地打乱了”。在这22年当中,Lacroix从来也没有获得过盈利。
这并不是个案。Balmain、NinaRicci和Ungaro等小规模的时装屋都由于类似原因而终止了其高级定制发布。
ChristianLacroix2009秋冬的高级定制服秀
在当今世界,很多人都认为高级定制服曲高和寡,走向消亡也是必然。“但时装并非死物。”Lacroix说,“时装是用来穿的。每天早上,在坐下来画设计图之前,我都会读遍当天的报纸,听听广播,了解一下伊朗局势——所有这些都会对我造成影响。”
为生存而妥协
从设计师到品牌经营者,所有业内人士对高级定制的认识是一致的:作为独特创意、超群工艺和极致服务的表率,高级定制在任何方面都不能妥协。他们相信,在奢侈品大爆炸的今天,只有高级定制才能完好地保存奢侈品行业的精髓。
“我们必须精益求精。”Toledano说,“它体现了Dior这个名字的真正价值——设计师的创意、工坊的声誉……手工艺与面料之间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伟大的设计师创造出的这种关系。”
ArmaniPrivé2009秋冬高级定制
然而在实践当中,我们却看到不少品牌作出了不同形式的妥协。GiorgioArmani在其发布会之后彬彬有礼地将观众们请到隔壁,向他们介绍品牌最新发布的香水,ArmaniIdole。面对这种做法,保守势力也许会大吃一惊,GiorgioArmani的一位发言人却大方表示,在巴黎发布品牌的Privé高级定制系列,“绝对能为业务带来根本性的、积极的影响”。
Chanel2009秋冬高级定制秀场
不过保守势力实际上也所剩无几了。KarlLagerfeld总是那么懂得做生意。他的高级定制系列就像是高级成衣系列的浓缩版和奢华版。很多细节十分讨人喜欢,例如拖地长裙摆上的虎纹印花、晚礼服的红色里衬、印花连裤袜和网状头盔式帽子。一切都很美,只是与高级定制的实验精神关系不大。
Valentino2009秋冬高级定制
有些时装屋正尝试新事物,比如Valentino。设计师MariaGraziaChiuri和PierPaoloPiccioli为Valentino制作的上一季高级成衣系列遭到了抨击,原因在于他们太过依附于大师的风格。那么,Valentino的老顾客们能不能接受哥特风格?抛开这个疑问,那些具透明感的薄纱和镶拼蕾丝的确是个小小的奇迹。在轻若鸿毛的缝纫工艺之下,它们被组合在一起——没有50年以上的经验,这是无法实现的,而假如高级定制果真消亡,一切也就会随之消逝了。
高级定制的远征
谁才是品牌的摇钱树?尽管美国顾客在上一季关紧皮夹,各大时装屋却收获了一批来自中东、俄罗斯、希腊和中国的新顾客。
Chanel2009秋冬高级定制服秀由200位工作人员耗时8天搭建。舞台中央摆放的4个6米×6米的N°5香水瓶,每一个重达500公斤,耗时15天制作,内藏一只阶梯。
一对新婚夫妇在巨型CHANEL白色香水瓶前结合,这是Chanel这一季高级定制发布的完美结局。KarlLagerfeld认为这一季非常成功。“我们收到了许多许多订单。”设计师说。巴黎大皇宫里观众席上坐得满满当当的女人多少证明了他的说法。
Chanel精品部总裁BrunoPavlovsky将2008年称作Chanel在高级定制业“创纪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该品牌的高级定制服装获得了高达10%的销量增长。在这一基础上,Chanel2009春夏那个雪白、朴素的高级定制系列的销量比上一季下滑了15%——显然全球经济状况对之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还不至于引起恐慌。
“我们的潜在顾客群仍然维持原状,不过他们的订购量有所减少。”Pavlovsky解释说。事实上,尽管美国顾客在上一季关紧皮夹,Chanel却收获了一批来自中东、俄罗斯、希腊和中国的新顾客。
Toledano特别指出:“中国的富翁越来越多——数量已经超过了法国。”
KarlLargefeld在Chanel2009秋冬高级定制秀场上
JeanPaulGaultier2009秋冬高级定制秀
实际上,即便是濒临倒闭的Lacroix也依旧有些生意可做。Lacroix的高级定制服主管MarieMartinez透露,其手头目前还有20多张订单,其中三件是结婚礼服。截止到最近,顾客们仍然在订购该品牌的2009年春夏高级定制系列。
Martinez承认,管理层可能关闭Lacroix的高级定制业务。然而她强调说,为了支持Lacroix的时装屋,有些顾客近来出手极为大方。“他们都是好人。”她说,“顾客们热爱Lacroix先生。”尽管前景暧昧不明,本月月底,Martinez仍然要为一场在巴西举行的婚礼发货。
JeanPaulGaultier的总裁VeroniqueGautier说,该品牌的高级定制业务在2008年“毫发无伤”,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直到今年才开始显现出来。“我们清楚,下半年的情况不可能像去年那么乐观,但我们会尽全力将销售额保持在一个平均线上。”她说,“与此同时,我们始终在寻求新顾客的青睐。他们被JeanPaulGaultier高级定制服的创意所吸引——在法国,很少有哪一家时装屋像我们这样以鲜明的创意作为传统。”
Gautier表示,其时装屋的顾客正在增加,来自俄罗斯、中东和东欧的新客人取代了美国顾客的位置。
Givenchy2009秋冬高级定制秀
谁才是品牌的摇钱树?答案很清楚。为了获得新顾客们的欢心,设计师甚至不惜更进一步,作出体贴友好的表示。在Givenchy的新系列中,RiccardoTisci甚至为模特披上了金色的头纱,把她们打扮成一群阿拉伯妇女。难道这是跟萨科奇总统唱反调?还是为了向中东顾客表示敬意?要知道,他们也许是目前全世界出手最大方的高级定制客户。
而与法国高级时装联合会花名册上的东征大军不同,ElieSaab是一位远东来客,其时装屋总部设在黎巴嫩贝鲁特。他的中东顾客们跟随他的脚步来到巴黎,仿佛一支色彩斑斓的沙漠商队。
ElieSaab2009秋冬高级定制
ElieSaab透露,高级时装的销售份额占据了其品牌总销售额的45%。与其他品牌的管理者一样,Saab提及了其遍布美国、中东、亚洲和东欧的顾客,还特别举出来自土耳其、希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的年轻客人们作为例证。看来,ElieSaab完全可以自信地宣称,其品牌是全世界销量最好的高级定制品牌,并可能成为最后一个幸存者。其最新发布的纯白系列会不会让人联想起今年1月的Chanel09春夏高级定制系列?其时装是否欠缺那种唯有法国工坊掌握的精湛手艺?一切都不重要。
Saab的高级定制服定价比其他时装屋略低,但同样能成就精美的图片,以及红毯上美丽的哈莉·贝瑞。
一场丧失观众的比赛
随着越来越多时装屋退出这一业务,又缺乏新鲜血液的加入,吸引人们从世界各地赶来看发布会的亮点将逐年减少。
JeanPaulGaultier的秀场只见KylieMinogue,却不见Madonna
YvesSaintLaurent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宣告高级定制已死,但直到两年以前,前往巴黎观看高级定制发布还是一项人们趋之若鹜的高雅活动。前排密密麻麻的名流保证了这种活动的趣味性。然而在这次时装周上,真正的问题不再是“看看谁来了?”而是“人到哪儿去了?”
两位《Vogue》主编AnnaWintour和AlexandraShulman没有出现。过去会赶赴现场作“实地调查”的美国大百货公司买手们也缺席。DitaVonTeese曾经是忠实的高级定制顾客,总是接连出现在各个品牌的发布会前排,这次却人影不见。过去在JeanPaulGaultier的发布会上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戴着白手套的领座员招呼后排观众们往前挪挪,好填补靠前几排的空位。之前有传闻说Madonna刚抵达巴黎,将会为自己的老朋友捧场,最后人们却没看到她的身影。尽管如此,各大集团的总裁仍然对外宣布,高级定制业务的客户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增加,媒体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也没有减退。
法国高级时装联合会主席DidierGrumbach透露,本季出席时装周的媒体数量有所“轻微下滑”。而随后他又以本次时装周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时间表为证,说明时装周的吸引力依然如昨。“假如你将高级定制看作一项产业,你当然会说它身临险境。”他说,“而假如你将它看作一门技艺、一种服务,那么你的想法就会改变了,你会觉得它将永远延续下去。”
VeroniqueGautier对此持相同意见。“从‘高级定制将死’的论调出现至今,40年过去了。高级定制仍然存活着。”她说。Toledano认为,这一行业的主要使命是将优秀的工匠和工坊保存下来,而非保留那几个人所共知、久负盛名的品牌。“做的人少,并不意味着就是万事俱休。”他说。
业内人士并未看轻时下恶劣的经济状况。Valentino时装集团首席执行官StefanoSassi表示,考虑到“时局艰难”,该罗马时装屋预期其高级定制业务在2009年将会有所紧缩。但与此同时,他又反复重申,集团始终将其高级时装业务看作是“精湛手艺的终极表现形式”。“这一资源正在变得日渐稀少,假如利用得当,它绝对是极为珍贵和有价值的资源。”他说,“我认为,将来能留在高级定制业的时装屋一定是少之又少,但我确信这一业务背后的巨大价值。在这一领域,我们可以把盈利需求暂时放在一边,尽量来展示创造力。”
Pavlovsky将高级定制业务称作Chanel的基石,该时装屋的所有者也的确在这方面给予了“财政上的全力支持”,同时Chanel还拥有稳定的高级定制客户群。尽管如此,Pavlovsky仍然认为,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前景是悬而未决的。随着越来越多时装屋退出这一业务,又缺乏新鲜血液的加入,吸引人们从世界各地赶来看发布会的亮点将逐年减少。“到了最后,我们感到有点形单影只。”他说,“我们必须让高级定制时装周继续成为巴黎的一个特定的重要事件。我们必须支撑住它。说到底,全世界现在有多多少少的高级成衣时装周啊。”
管理者们公认,在一部分时装杂志中,有关高级定制服的内容有所减少——部分原因是从事高级定制的品牌减少了,部分原因则是出于对大批人员失业的大环境的考虑,另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出版业所受到的经济危机影响,因而广告页和编辑内容都有所缩减。在众多时装杂志中,意大利版《Vogue》是极少数仍在出版高级定制增刊的刊物之一。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2008年,Chanel在法国各大时装杂志的高级定制内容减少了33%,在美国减少了39%,但却在意大利增加了13个百分点,在俄罗斯则整整翻了三番。
“有关经济危机的话题很多——实际上,可能有点太多了——而正因为如此,展现时装世界具有创意的一面才变得更为重要。”意大利版《Elle》的时装总监AlbertoZanoletti说。该杂志计划在其今年的11月号上刊登一个长达14至16页的高级定制特辑。
“用JohnGalliano的话说,这是信贷危机,而非创意危机。我们的读者仍然爱看美丽的事物。”《Harper'sBazaar》主编GlendaBailey也表示,“这些工坊的创造力和工艺都是无可比拟的——它们是时装业的实验室,它们所创作出的艺术品会成为读者的灵感来源。只要女人对华服还抱有梦想,她们就能从高级订制服上获得灵感。”该杂志在今年秋季也将刊登有关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内容。
Sassi指出,JenniferAniston在今年2月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所穿着的Valentino高级订制服就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刊登。“所以说,肯定有别的、新的方法来展示这些伟大的创意和工艺——它们依旧是Valentino的重要特质之一。”
而Chanel的Pavlovsky则打开了一本厚厚的巴西杂志。这本杂志刊载了一个长达66页的,有关Chanel春夏高级定制系列的专题,其中的图片详细记录了服装的制作过程、装饰细节和最后完工的造型。Pavlovsky高兴地表示:“我认为,日渐缩水的竞争图景反而会让我们凸显出来,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
昨日的世界
随着“《绯闻女孩》式”的富家千金们步入社交圈,如何用糖果和甜点来取悦她们已经成为了高级时装屋的重要课题。一个固守旧式审美观的设计师,无论他具有多么迷人的天才、多么坚强的斗志,最后还是要流离失所。
ChristianDior2009秋冬高级定制秀场
“真正令人痛苦的,”ChristianLacroix慢慢说道,“是我的名字,来自我家族的名字,如今要从我手里丧失了。无论谁接管了这摊生意,他都能使用这个名字,随心所欲地滥用这个名字。但这是我父亲的名字,也是我祖父的名字——他们是把我抚养长大,并赋予了我极为刚强的精神力量的人,他们教导我,永远也不要欠债。”
这位58岁的设计师坦陈,如果他父亲今天仍然在世的话,儿子这家时装屋接受破产托管的消息将令他难受之极。该品牌的亏损额高达1亿欧元。如果找不到新的投资人,Lacroix的125个员工(包括他自己)就将失业。这些人忠诚地跟随了设计师整整22年,如今前途一片黯淡。
从小生活在阿尔勒的Lacroix有一个工程师父亲和一个热爱时装的母亲。“即便头上响着空袭警报,她也还是要穿上自己最好的一双鞋子。”他说。“我妈妈和她的朋友们都穿着1950年代流行的那种大蓬裙,我则在她们脚下爬来爬去,呼吸浓烈的香水味。”
Lacroix取得艺术学位之后搬到巴黎。他当时梦想着成为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几年之后,深受吉普赛和普罗旺斯文化影响的Lacroix设计出了华丽的胸衣和气球裙,并以此一炮成名。
“我那个大家族对此都觉得很窘。”他笑着说,“‘为什么你不设计像YvesSaintLaurent那样的服装?’他们问。‘因为我的名字叫ChristianLacroix呀。’我告诉他们。”
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并忠于自己的名字,固守在法布街的工作间里——这是Lacroix那固执而嫌老式的理想。然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类老式作风又是令高级定制时装屋得以立身的根本。在昂贵和奢华之外,高级定制代表着更为紧密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在主顾与店家之间,还是在店员与店主之间。
“我在抗争。”Lacroix挑起那对著名的、马季雅弗利式的眉毛,微笑着说,“我本来做不到的。我不能为了这场发布花掉本该属于工人们的钱。感谢好心的资助者,那些不取分文地帮助我的朋友和供应商们——多亏了他们,新的系列才得以发布。”
这位钟爱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师仍保留着一位曾经的忠实主顾,戴安娜王妃的所有来信。“多年以来,我亲眼看着她从害羞的小姑娘变成了成熟女人。”他说。这是一个昨日的世界。
也许是出于财政原因,也许是为了回归传统,Dior将发布会场地从布洛涅森林的大帐篷搬到了其位于蒙田大道的总部。模特们身着Dior著名的“新风貌”裙子(不过是由半透明的网纱制作的),擦着观众的膝盖徐徐走过。一切就像是Dior历史的重现,长筒袜的出现令人吃惊。JohnGalliano从上世纪50年代的Dior更衣室系列照片中获得灵感,让模特们穿着内衣出场。有位观众将这场发布比作是一位旧时代老奶奶的亲吻,在你身上落满灰尘,但毫不令人反感。
怀旧是时代的风尚,抑或只是这群艺术家的风尚?新一代年轻人清教徒式的审美观令Lacroix大感沮丧。“在他们面前,我觉得自己是个过时的怪物。”他说。
英国版《Vogue》主编AlexandraShulman最近致信各大时装品牌,诟病“零号文化”。跟Shulman一样,Lacroix对此也感到不安。“她做得对。太瘦的女人穿衣服不好看。我不能容忍这种体型,它会唤起我对战争的回忆——你看得见一个女人突出的膝盖骨、皮包骨的肘部,还有根根肋骨。我不会报名字出来,因为这很伤人,但我的确因为体型太过瘦削的原因而取消了几位模特的工作资格。今天,年轻姑娘们性特征的弱化令我感到悲哀,在她们身上根本没什么能撑得起衣服的东西——除了骨头之外。”
作为一位“地中海式的女性爱慕者”,Lacroix认为女性吸引力的首个要素就是诱惑力。他说道:“但我不可能跟男人一起生活——他和我太相近。”说着,他爆发出一阵在伸展台上常见的大笑——那种通常会被父母制止的,孩子般的笑。“我和我太太在1974年结婚,至今她仍让我着迷,令我感动,在每个早晨都让我快活得想流泪。她逗我发笑,我觉得她非常美,就像是孩子和情人的结合体。”
然而,随着“《绯闻女孩》式”的富家千金们步入社交圈,如何用糖果和甜点来取悦她们已经成为了高级时装屋的重要课题。一个固守旧式审美观的设计师,无论他具有多么迷人的天才、多么坚强的斗志,最后还是要流离失所。Lacroix早年曾因客串英国剧集《荒唐阿姨》(AbsolutelyFabulous)而在英国家喻户晓。该片的两位主角,Patsy和Edina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他所面临的问题:“世界上没有那么多食量惊人、艳光照人的有钱女人来维持ChristianLacroix这迷人的梦。”
“大概是这样吧。”设计师面无表情地说,接着爆发出一阵大笑。
·迷狂与清醒30年名模风云录 09/07/28
·宁高宁两难:中粮地产股价高业绩差 09/07/27
·建筑大师赖特:钟爱一生的工作 09/07/27
·电影与时装的爱恋 09/07/27
·新疆人大通过决议要求严惩7·5事件骨干分子 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