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沉默之城

  从飞机舷窗上看柏林,满眼都是杂陈着别墅式庭院、绿色的麦浪和巨大的维斯塔斯风车,柏林飞机场比你想象的小的多,与国内机场截然不同的是停机坪上密密麻麻停放的公务机和私人小飞机。如果说莫斯科机场有些像上海虹桥机场的话,那么柏林的飞机场就有点像北京南苑机场了,它小的令人感到局促,效率也令人堪忧,单幅的感应式行李传动带节奏慢的令人吃惊,花上一个小时你也不会感到稀奇。比起中国的节奏,德国的节奏慢的令人心慌,如果你去零售店结账的时候,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等上五到十分钟是再正常不过了。所有的商店晚上八点打烊,绝不会因为你买东西而可以延长时间。在酒店旁边的超市内,琳琅满目的葡萄酒的价格低到令人不可思议,多数都在10欧元以下,但是在食品柜台,其品类就少的多了,比如牛奶只有鲜奶和酸奶等寥寥几种,不像国内竞争那么激烈,包装也乏善可陈。柏林卖场气氛也较国内冷清的多,你看不见店员们卖力吆喝的热闹场景。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沉默的城市,走在街道上最令人深刻的是一米五左右宽的自行车道,装备齐整的骑客们飞奔而过,速度通常高达60公里以上的汽车也默不作声,事实上,在德国听到喇叭声是相当稀奇的事情,在那里,按喇叭似乎是粗暴无礼的表示。

  在这座撕裂并纠葛着历史与屈辱的城市到处可以看到战争留下的印记,国会大厦烟熏火燎的痕迹和苏军的涂鸦依然清晰可见。最让人感到震撼的并非这些宏大的政治性建筑,而是被炸的七零八落的教堂,去看看威廉教堂就知道了,这座德皇威廉二世兴建的大教堂原本样子和科隆教堂一样壮观,但现在被盟军的弹片削的像一个啤酒瓶一样,失去了原来的光彩。教堂外的残砖都是原汁原味的战争货,就像麻风病人的脸。唯一让人感到的意外的是原汁重建的八角形新教堂,蜂窝状混凝土框架镶嵌了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这种器官的外观曾经让人想到它的外形很像女人的口红盒粉盒,但是在我看来更像骨灰堂存放骨灰的小匣子。不知道当初设计者的设计思想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或许有些映射死亡。

  柏林曾经是一座死亡之城,这座城市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南京,伤痛比比皆是,在总理府外的铁丝隔离栏上,有一些人在散发着死在柏林墙下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有人默默的献花,有些花都已经凋谢了,稀稀拉拉耷拉在铁丝上,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在距离总统府不远的犹太人纪念碑前,也许是巧合,反正我没看到犹太人纪念碑前前来的鲜花。这座好像钢琴琴键的纪念碑大胆新锐,设计一流,让人过目难忘。从远处望去,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涛起伏的石林,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不稳定的、迷失方向的感觉。与大多数被普通浇注的水泥块不同的是每一块水泥块的表面似乎被用小凿子之类的工具打磨过,痕迹清晰可见,这些沉默的水泥块没有名字也没有姓氏,就像被精心掩埋的棺材一样默认无声。石碑上并没有一块涂鸦,原来上面都涂有特种材料,令灰色的水泥方碑不会失去它的凝重。如果把这块水泥丛林放在其他地方或许是一座拙劣而毫无美感的建筑,它创意简单,没有任何象征性标志,没有禁区,走在里面四通八达,你可以随意坐躺。说教已经太多,你可以随意感受。

  最大赋予这些水泥块以意义的则是精心挑选并建造的地点,它的一部分曾是当年纳粹德国臭名昭著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地堡,离纳粹最高头目希特勒自杀的地堡也只有300米。联系到2000多块方柱平均重量为8吨。纪念碑方柱的总重量2万多吨,设计纪念碑的建筑师艾森曼似乎要用这无法承受的重量压得希特勒们的阴魂永世不得翻身。

  和威廉教堂、犹太人纪念碑一样,这个国家多数有些历史感的建筑无一例外都是重建的,重现历史的愿望刚毅而倔强,战争将一切夷为平地,然后德国人将砸毁的一切默不作声的重建起来,把值得回忆的部分重建起来。这种沉默的倔强、死硬与不可一世,与商业上的追求极致精细与尖端似有默契。

相关文章

·沉默之城 09/07/08

·麦当娜&Beatles:那些不甘老去的大牌们 09/07/07

·世邦魏理仕:全球零售业市场观察 09/07/06

·树和建筑的一些故事 09/06/01

·探密顶级设计师的梦工厂 09/05/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