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这一次没有滞胀

  我很想知道那些担心“滞胀”的人,在哪里看到了“滞”和“胀”同时存在的风险?

  “滞胀”最近又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美国的情况这里先不说,这里只说中国的事情,我很想知道那些担心“滞胀”的人,在哪里看到了“滞”和“胀”同时存在的风险?

  难道仅仅是因为,中国在经历了十多年来最低的经济增速的同时,也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信贷扩张?难道是因为看到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持续数月上涨?还是看到了股价开始大幅回升,楼市也出现回暖?

  我觉得担心通胀是有必要的,是自然的,是有道理的,虽然这一次我没有那么担心(我在这里已经说了,可以再看一个季度的数据)。可是我实在看不到滞和胀同时存在的风险。

  为什么我觉得如果中国“滞”了,就不会出现“胀”?

  没错,票子发多了,是经典的制造通胀的方法。中国现在发了这么多票子,是会为通胀埋下伏笔。但是不要忘记了中国目前的“滞”是什么造成的――大概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这次的“滞”是由于需求崩溃造成的,你看看出口从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到变成下降百分之十几二十,就可以知道这次需求崩溃的有多么剧烈(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相反,则不是由于需求崩溃导致的)。中国面临的状况还不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而是“过多的商品找不到足够的货币”。我得承认,巨额的信贷的确是一颗通胀的定时炸弹,但等到“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的时候,中国就已经不处于“滞”的状况下了。

  没错,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会带来输入性的价格上涨。先不管如果中国真的出现了“滞”,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能不能真的就维持高位(如果中国滞了,很可能带来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萎靡),就算大宗商品的高价格能够维持,其带来的价格效应最多也就是一次性的,在中国“滞”的前提下,上游产品的高价格是极难传导到下游产品的――有哪个厂家能在东西卖不动的情况下还能提价?更何况,在“滞”的时候,也不存在工资上涨的压力。因此,即便输入性的价格上涨会带来价格的一次性的提高,我不太能看不到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这才是通胀的真正特征。

  没错,股市的火爆和楼市的回暖,可能反映了通胀预期。从道理上可以这么说,但我不同意这个看法。今年,股市火爆的可不是中国一个国家,中国周边的股市今年都出现了大幅反弹。连重灾区美国,在经历了年初的暴跌之后,股市后来的表现,比起依然水深火热的美国经济,也是相当震撼的。但不是所有的这些地方,都有着中国般的信贷扩张。事实上,中国在信贷扩张这件事情上几乎属于一个特例。在我看来,股市的火爆恐怕不是因为货币扩张引发的(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大家都涨了),而是因为别的因素,虽然这种暴涨后面也许有非理性的成分。楼市的回暖更加微妙一点――一些城市似乎出现了价格的大幅反弹,但从全国范围看,房价的反弹根本还微乎其微(同比看其实还在下降)――给定去年下半年开始出台了这么多刺激买房的政策,房价的这点反弹很难说到了不合理的地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房景气指数看”,整个房地产市场其实也还处于不景气空间。一个处于不景气空间的楼市,很难说有泡沫吧?

  好吧,我知道,很多学过经济学的人会说:关键是预期,一旦形成通胀预期,通胀就会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你前面说的那些都不对。可是我真的想知道,在一个通胀还是负数,核心CPI环比还处于负增长(或者零增长),工资上涨乏力的状态下,“通胀预期”从何而来?请问,老百姓究竟会担心什么东西要涨价?而且是持续的涨价?

  我知道还是会有人觉得“滞胀”是个风险,但是我实在不觉得有必要为这件事情担心。担心“滞”或者担心“胀”就够了,不用一起担心。

相关文章

·疯狂的房子 09/07/06

·孤独总裁:后黄光裕时代的陈晓 09/07/06

·经济参考报:热钱来势汹汹房价或再度暴涨 09/07/06

·探讨周期紊乱下的企业抉择 09/07/06

·乌鲁木齐市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40人死828人伤 09/07/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