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7月“开门红”,上证指数时隔一年多重新攀上3000点大关。
在去年的熊市惨跌之中,沪市于6月12日“失守”3000点,直至10月28日创下1664.93点的低点,一度累计跌幅高达72.81%。随着政府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的举措,股市提前走出调整的底部,7月1日收盘报于3008.15点,累计反弹达80.68%。再看深市,反弹的力度更大,深证成指累计上涨了112.45%。就全球股市而言,A股市场今年上半年的涨幅居首,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一样让人惊叹不已。
7月1日冲击3000点大关取得成功,充分显示出投资者对经济回暖趋势的看好。当日,权重股上涨,是股指冲关的最大功臣。金融板块“一马当先”,涨幅领先于大盘,深发展、交通银行、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分别上涨6.55%、5.77%、5.68%、4.87%、4.82%。近期房地产市场回暖,成交活跃,房价大幅上涨,刺激房地产板块走强,天房发展、卧龙地产、京能置业、世茂股份、深深房A等涨停。此外,中铁二局涨停及钢铁股涨幅居前,也是良好增长预期的反映。
值得一提的是,沪市重上3000点,是在IPO重启首单公布中签率之后。桂林三金6月30日晚公布的网上定价发行的中签率只有0.17%,认购倍数高达584倍。这个中签率比市场预期低不少,表明“打新股”的热情依然不减,仍有大量资金被一级市场所吸引。
面对一级市场“高烧”依旧,二级市场并没有“惊出一身冷汗”,仍对权重股“高举高打”,成交量维持较高水平。这说明二级市场消化了IPO重启带来的压力。融资功能得以恢复背景下的股指上涨,更加增添了投资者的信心。
3000点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位置。一是3000点处于6124点跌下来的“半山腰”;二是沪市去年6月上旬在3000点上方留有跳低缺口,即3200点至3310点。去年6月10日,央行宣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升至17.5%的历史高位,A股市场随之大跌,前后出现“十连阴”。如今货币政策转向,使股市迎来难得的流动性充裕。正是“不差钱”的能量,把上证指数推上了3000点大关。
在这个敏感位置,市场很容易出现分歧,并产生3000点是牛市起点还是反弹终点的争议。7月份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或导致股指震荡加剧,甚至在3000点附近展开“拉锯战”。
其一,A股市场将迎来限售股解禁“洪峰”。统计显示,7月份将有123家公司的1876.15亿股限售流通股解禁上市,比今年前6个月1171.34亿股的总解禁量还要多出704.81亿股,是股改以来单月最大解禁额度。股指现已反弹80%,一旦获利回吐,势必增强解禁股的抛售意愿。
其二,半年报业绩面临考验。当前股市反弹的支撑是经济复苏预期,最终需要靠上市公司用业绩来“兑现”,否则,股市上涨堆砌太多泡沫。有一种观点认为,股指上涨八成,但整体业绩并未提升,只是估值的提升。倘若半年报中看不到环比表现良好,尤其是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公司“大跌眼镜”,对股市持续反弹将不是好事。
其三,管理层的态度十分关键。此前对股市走熊,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维稳的措施,包括下调印花税等。随着股指反弹站上3000点,以及IPO融资顺利恢复,投资者将更关心管理层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货币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二是IPO融资会不会大幅提速。
·大盘有望继续保持强势格局 09/07/02
·主力暗度陈仓午后上3000 09/07/02
·股市重上3000点带来什么希望? 09/07/02
·收评:四大角度解读周三大盘 09/07/02
·沪指时隔一年重上3000 0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