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让建筑真正赞美生命

  当王石高喊“让建筑赞美生命”,潘石屹弄了一本精英气质十足的《SOHO小报》后,房产界的“后起之秀”们开始纷纷用文化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只要我风格起来、文化起来、概念起来,就能真的可以麻雀变凤凰,一改以往大众对一些房地产公司暴发户的印象。

  但是,能拿准自个儿定位的开发商能有多少?能修个房子就忙不迭称自己为建筑大师的设计师又有几多?

  与艺术沾亲带故和文化眉来眼去成了开发商们忽悠消费者之外最热衷的消遣。也就只是个消遣。有一句话说出来可能不太好听,但是却能深刻地说明些问题:猪鼻子插葱——装象。

  如何指望恨不得挖地三尺把地皮削两层再铺开来卖的设计师文绉绉地跟你聊包豪斯聊高迪?又如何让那些喜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地产公司来跟你阐述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核?拿什么来相信你所处的房子将来真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地标而不是一块碍眼的牛皮癣?建筑文化对我们的开发商而言只是广告牌上一句好看的话,就连这句好看的话也被他们玩成败笔。我们脚下的土地被翻来覆去,我们的城市一茬接一茬地恶意“被表达”。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相当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性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建筑的美应始终联系着建筑物的性质、位置、环境、大小、观赏性以及实用和经济等因素,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新消费主义观念横行的现在,建筑--我们说住宅仍然必须按照这些原则来设计。

  建筑之美是美在它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它不是一样任由想象的艺术品,那些虚妄的口号和抽象的说明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立在不尊重城市和土地基础上的建筑不但缺乏使用的价值也毫无历史价值。

  梁思成先生曾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成都的某些“建筑物”若干年后被人想起估计只能用垃圾来形容。本着成都一门心思奔国际化都市而去的思路,地产商们也配合着上杆子,基本上欧美流行什么样子的房子我们也要来弄一套,批量生产之后怕被人说邯郸学步,硬要宣称自己是原创,这就跟此地无银之后跑到大街上拍着胸口说隔壁王二不曾偷;有点心思的喜欢搞中西结合,搞出来的东西不中不洋,带着古怪的土气;还有的声称捍卫中国文化,结果是把古迹拆了重修,修不好之后整新中国风,结果这新中国风怎么看怎么像日韩的。

  我们不希望所谓的“建筑”只会赞美钞票。我们不希望,文化、艺术、土地、爱、深沉、审美之类的词语,只是开发商们不好好盖房子的时候扯来的一张皮。

相关文章

·四川中原:5月成都楼市简析 09/06/03

·深圳宝安三块商住地拍出26.1亿 09/06/03

·广州最抵价限价房“峰景华庭”今网上申请 4000元/平方米 09/06/03

·世茂房产前5月销售过百亿 09/06/03

·北京石景山将推两块住宅地 09/06/0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