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丹下健三-东京都厅

  座落地点:日本,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

  建筑设计:丹下健三

  设计完工:1990

  由日本天王建筑师丹下健三(Tange Kenzo)所设计的东京新都厅(东京市政府,Tokyo City Hall),位於新宿副都中心,总用地面积4.2公顷,在日本最强的三家营造厂--大成、清水、竹中工务店施作下,於1990年12月完工,是当时东京最高的建筑。

东京都厅

  新都厅计画的主要目的除了塑造东京的国际城市形象,展现现东京都政府的权威,并带动新宿地区的更新发展外,也为庞大的政府机构提供了一个合宜的办公空间。1986年4月7日,日本东京新都厅舍的设计竞赛审查委员会公布,丹下建三的方案在这次引人注目的设计竞赛中被评选为最优秀作品。丹下健三因其具象徵性的外观和高度形式化的计画受到青睐,打败了劲敌矶崎新颇受好评的“低楼层”(仅23层楼高,300公尺长)方案,也把其他参赛者的传统摩天办公大楼全都比了下去。

  新都厅的主要建筑体包括第一本厅舍、第二本厅舍和都议会议事堂。第一本厅舍总面积19.5万平方公尺,高243公尺,面宽108.8公尺,在150公尺高度以上采双塔造型。塔顶经45度旋转,使得这静态的、雄伟的、令人肃穆的庞大建筑多了一分动感和趣味。每座塔的四个角落,各有一个6.4公尺见方的电梯间,像柱子般一路通到顶端。每一层楼都有两条横梁水平支撑,主要桁梁在第16楼和25楼。这样的安排使得20乘100公尺的空间没有柱子,可以弹性设计。而塔楼顶端的扭转效果也只需改变梁柱之间靠窗的墙壁,不会太复杂。丹下认为,就新都厅而言,因应资讯化时代的来临,考量行政作业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所需的无柱灵活运用空间是必要的。

  第一本厅舍为东京都知事部门行政使用;1、2楼设有展览室、情报终端室等;为市民服务的设施设在3楼,有市民座谈室,市民阅览室等;7楼中心部为多功能厅,通过左右画廊可到两侧的会议室、特别会议室及为了开播议会而设的大会议室面对广场侧是东京都知事室;8、9楼为广场防灾中心,当有地震、洪水灾害时,由设於上部圆柱内的?物状天线收集情报,分析指示下面的决策室执行;电脑中心在10楼;第16、25楼为电梯转换层,也是超型结构的构架部分,内设职员设施和会议室;第32楼设有9OO席位的职员餐厅;第45楼设有南北两个展望台,可环视周围景观,对外开放。

  第一本厅舍对街有阶梯通往下陷的半椭圆形欧式广场,里面立着圆柱和雕像。八层楼高的议事堂围绕着广场,两侧再以多层柱廊衔接第一厅舍。议事堂上端,中央主轴上的巨大正门处,有一个椭圆形的广场,在此可以瞥见政府官员穿梭往来於会议之间。

  住於南边的第二本厅舍,总面积14万平方公尺,与第一本厅舍采用相同的结构和建材,有别於第一本厅舍的双塔,第二本厅舍以三个不同高度的塔楼(最高的一栋有34层楼),呈阶梯状朝第一本厅舍方向递减。

  建筑立面是深浅花岗岩与反射玻璃的组合,横长、纵长和格子状的窗户,除了因应内部空间的需要,避免建筑外观上的单调,同时也唤起人们对江户时代以来东京传统建筑形式的回忆。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装修寿命以100年以上至200年考量。内部装修及设施以5-20年为更新年限。

  尽管丹下健三这座新都厅设计公开时,曾引起一番争议,但在1991年和1992年间就有近250万人前往参观,至今俨然成为观光胜地,甚至连台湾的阿公阿妈团,都会被带去参观,它的成功与否也就不言而喻了。

相关文章

·丹下健三-东京都厅 09/05/19

·欧洲哪国人住得最好? 09/05/19

·时代周刊:IT业十大败笔 09/05/19

·瓦伦西亚─艺术和科学之城 09/05/19

·马工荐户型第十五期——星汇云锦 09/05/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