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香港假日:“血拼”也美食

  从各种购物地搜罗来的美食路线,足够你在自己的血拼路线中的每一顿都吃得丰富多彩。

  “血拼”,是大多数人安排香港旅行的唯一目的,于是你大概没有时间去买上一本诸如《香港味道》《香港必吃的50种小吃》这样的美食宝典来按图索骥,好在这个城市的美食基本上可以用“遍地”来形容,所以这个从各种购物地搜罗来的美食路线,足够你在自己的血拼路线中的每一顿都吃得丰富多彩。

  第一站 探险咖喱

  从海港城血拼出来,走进重庆大厦,大概会有一个相当大的心理落差。首要因素是,你对脏乱差的大环境有着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地道的印度美食无比向往的决心。

  如果对《重庆森林》里那个“重庆招待所”记忆犹新,那这个地方的环境不难想象,印度人占据了这栋大楼,除此之外,就是那些荷包并不丰厚的背包客和打工仔。几乎在大厦门口,就会有印度人前来用不甚标准的粤语来询问是用餐还是找旅店,如果害怕,请忽略他们,并不会出现举步难行的情况,因为会有威武严肃的香港警察马上来为你解围。总之,不要被这种“城市底层”的混乱景象吓退。

  醒目的地方立着一块告示板,贴满了这栋大厦所有的印度餐厅的宣传卡,首先你要像点菜一样点餐厅。

  我们选择了A座6层,一来这个餐厅还无人推荐,二来写着什么VIP,看起来像是members only的意思,忍不住更想去吃一吃,楼下就是重庆招待所。

  餐厅的环境自然就不用报什么期望,请将全部的信心赌在接下来的盘中餐上。比如香味十足、松软多汁的烤鸡;在浓稠的咖喱里炖到柔嫩的羊肉;还有让不爱面食的人也忍不住能吃上一大张的馕。“一直不爱吃鸡肉,原来因为没有吃到这样好吃的鸡肉。”“这个咖喱,真的,真的……很印度。”“居然能有这么好吃的大饼,真是受不了了。”……这个时候忍不住觉得在厨房里甩着饼的印度厨师都性感起来。

  至于价格,第一站就到这里,大概会让人对香港的消费水平产生误解,因为这个人均消费40元左右的地方,甚至比北京的印度餐厅还便宜了许多。另外,搜罗了搜罗来这里探险过的人的意见,还有D座3楼的额菲尔士会、C座3楼的新德里餐厅、B座4楼的华加士餐厅咖喱王等等值得推荐。其实,应该随意点上一家都会很好吃吧,否则在这里生意可怎么做呢?

  重庆大厦,香港尖沙咀弥敦道36-44号

  在中环的金融街区域,有很多这样同时享受海景和情调的餐厅。

  第二站 利苑酒家之后是鸡尾酒

  对于北京人来说,利苑酒家代表着很好吃、很贵、很难订位的意思。所以到了香港,遍地都是利苑,自然还是要吃一吃,安排一顿晚饭是合适的,因为早茶、午茶之类的,还有一堆茶餐厅可以选择。

  利苑各家的出品、菜单、服务、环境都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完全不同担心。选择apm商场的这家,是因为听说商场开到半夜12点,对于购物狂来说,吃饭之后还能血拼消食,充分利用在港的一分一秒。

  香港的商场都是冷气十足,准确地说是香港所有室内的地方都冷气十足,于是坐定之后,即使麻辣贡菜和鸡软骨已经上桌,还是喝下去一碗鸡翅煲味觉才苏醒过来。进餐厅,一碗热汤绝对是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这个人人都煲得一手好汤的城市,不喝实在暴殄天物。这个鸡翅煲本就是利苑的招牌,温暖香浓,着实值得推荐,然后就可以慢慢吃着可口小菜等主菜上桌了。

  一分葱油鸡、一分石锅老虎斑、再一份类似于蔬菜汤的轻涛拍岸,对于只3-4人的小团体已经足够。但是,炒巨螺片也很想吃,招牌的烧腩仔也很想吃啊!一个长期香港、北京两地奔波的朋友说香港的利苑与北京的利苑差距颇大,说的还是早茶和午茶中各式点心的差距,所以再挑个时间,安排一次午茶体验也未尝不可。

  甜品放弃利苑最有名的杨枝金露,而选择蛋白杏仁茶吧,杨枝金露还有满大街的许留山,而这醇厚的杏仁茶大概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喝到的。

  利苑出来,一路是很经受考验的,路过美食广场的时候,不经意就会被身边那些抱着大盘大碗,吃的津津有味的人吸引。听说Mos burger在香港年轻人中很火,果然排满了长队。最终,停在了一家叫Table 18的店里,这地方人头济济,看起来是个酒吧,忍不住让人想喝上一杯。进去才知道是既是餐厅也是酒吧,内里装潢得像个图书馆,门口的吧台确是典型的夜点路线。走年轻人路线,所以价格也很便宜,Winter Chill、Long Island Raspberry Tea、Campari统统不超过40元港币,还送免费的面包条。见到气势宏大的德国猪手,好像也不过100元港币出头。

  何洪记的干炒牛河。

  第三站 小心拉面店陷阱

  铜锣湾肯定是购物狂一定要去的地方,这里有wtc more世贸中心,有百德新街鳞次栉比的日系品牌,有时代广场,还有散落在到处的便宜小店。

  到了百德新街就忍不住要唱歌,唱《下一站天后》,就像80年代的人到了皇后大道也忍不住要吼上两句“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西”一样。但是在这里却被一个拉面店怔住了。康龙拉面,在日本新宿的店颇有好评,路过自然要吃上一吃。菜单倒是很细心,汤底的浓度、配菜、面条软硬统统可以选。陷阱就在面条的选择上,自然选普通的细面,因为乌冬那样的面条才是粗面吧。没想到,香港本土化以后,所谓“普通细面”等同于云吞面线里的面线。于是抱着这样一碗“叉烧面线”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好在晚餐和宵夜都美味到足以让人疯狂,以弥补这点心理损失。

  北京并不能合法进口日本牛肉,即使有餐厅这样宣称,要么怀疑可信度,要么是从美国等地辗转运来,贵得离谱。所以到了能够合法进口日本牛肉的香港,人就很容易被店铺门口照片上那些美丽的大理石纹路所吸引。铜锣湾可选择的日本牛肉餐厅自然是桐烧,是2009年米其林推荐餐厅。一份鹿儿岛和牛的价钱只需要260 元港币,这点很让人欣喜若狂,在北京的日式烧烤店,青岛产的上好和牛价钱是这里的2倍还多。即使烤到七层熟,也还是显得非常丰盈多汁,这种均匀的脂肪细胞在口中绽开的感觉,是一块澳洲谷饲肉眼也无法比拟的。不过这也与人的接受程度有关系,就像toro,有人喜欢肥到流油的上腹,而有人则觉得刺身足以。日本和牛也是只讨那些喜欢肥腻口感的人的喜欢,配上清爽的梅酒,甚好。

  宵夜当然传说中的何洪记粥面专家,从现代派的时代广场出来,回归到香港市民的街道,在吵吵嚷嚷的殿堂里分吃一份干炒牛河和生肠鱼片粥,小菜就是凉拌鱼皮。何洪记的干炒牛河在香港也是数一数二的味道,更别说对于在北京受够了可怕茶餐厅的气的人了。

  在这些餐的间隙中,铜锣湾还有许留山的多芒西米捞和义顺牛奶公司的姜汁炖奶随时提供逛街路上的小憩。

  第四站 在中环喝下午茶

  中环的气质,与别的地方都太不一样,风景是,餐厅也是,花了2个下午,也没能试图把这里心仪的餐厅给试完。

  金融街区域足以让人头疼,国际金融中心商场和四季酒店是全港米其林推荐餐厅密度最大的地方。龙景轩(粤菜)、Caprice(法国菜)、莲(越泰风味)、国金轩(粤菜)、利苑酒家(粤菜)、稻菊(日餐)、H one(意式)、Harlan’s(欧陆系)……几乎囊括了几个主要的世界料理。其中,喜欢风景的话,推荐Harlan‘s,180度的无敌海景。其次是H one,也是无敌海景,同时有西班牙和意大利火腿,招牌是烤牛肉。值得一提的是附属的G bar,鸡尾酒到葡萄酒,相当丰富,而且香港比起北京来说,饭钱还是稍微贵上一些,但是花在酒上的钱则少得多,大概还是关税的原因。餐厅里大概198元港币的干白葡萄酒,几乎相当于北京300元左右价位的酒品了。

  最后为了吃到一份开胃而清爽的日式沙拉选择了稻菊,对于一个非常擅长做怀石料理的餐厅,大肆宣扬它的日式沙拉和芝麻油天妇罗似乎对厨师稍有不敬,但是爽甜的沙拉酱汁和小玉米天妇罗实在给人留下太深印象。

  按理说,打算慢慢享受的下午茶,应该要去传说中的半岛酒店的,结果因为发现了agnes b的咖啡馆,在白色的宫廷世中庭里享受了颇为虚幻的法国时光,完全将传说中的下午茶抛之脑后了。绿植白栏玻璃天庭中撒下来的阳光,不可能有女生不爱这里,咖啡馆的两侧分别是agnes b的餐厅和巧克力店,悉数法国风味。下午茶推荐法式甜品中常见的lemon tart、Mont Blanc一个柠檬果香,一个栗子香甜。巧克力虽说相当适合作为手信带回家,16元一块的巧克力实在非常贵,却也好吃到让人抓狂,薰衣草黑朱古力、野草莓黑朱古力、热情果牛奶朱古力……这些充满诱惑的名次,很难守住自己的荷包啊。

  第五站 兰桂坊之前就吃饱喝足了

  中环的soho区域则与金融街区域气氛又不一样,那边是海,这边是山,那边集中了各种高级餐厅,这边则主打各式小店。沿着威灵顿街往半山上爬的路,可以一直吃上去。

  请首先忽略镛记,一是有点被几乎所有菜均价100元港币以上的菜单吓到,二是再就这个价格来说味道着实一般,甚至包括例牌的烧鹅。还不如去对面的翠华茶餐厅吃猪扒和鱼旦。然后还可以买餐厅的“手信”——写着“我爱猪扒”“我爱鱼旦”的T恤。

  翠华再往上一点有一家日本料理店nao膳(念做nao zen),去之前朋友帮忙让蔡澜先生推荐中环的日本餐厅,推荐的是这家哦,听说厨师以前还帮里根总理备过餐。

  再往上,可以在XTC on Ice Gelato停下来,别小瞧了冰淇淋店,待你看到柜台里有奶茶味、三叶草乳酪、柑橘朱古力、鸡蛋焦糖等等口味的冰淇淋的时候,就会开始期盼,吃了之后,就会很盼望它赶紧开到北京来,才能把这些奇怪的口味都一一尝遍。XTC旁边新鲜果汁店里的番石榴(芭乐)汁,清甜解渴,备上一杯再继续路程也不错。

  再往上,就见到有人在你脚边捧着一块饼,往上颤颤巍巍地涂一团黏糊的东西,啊,墨西哥菜的这种景象最容易沟起人的无限食欲了。这家名为El Taco Loco的简简单单的墨西哥餐厅里,每桌客人都在吃7 layers nachos,喝mojito或者柠檬水,气氛好让人食欲更好啊。

  综上所述,兰桂坊,其实没有去的必要吧。

相关文章

·香港假日:“血拼”也美食 09/05/10

·紧逼万科 中海前四月销售146.3亿 09/05/08

·首开股份称耀辉国际城将复工 09/05/08

·封盘之后 “豪宅”红树西岸的生意经 09/05/08

·保利香港首季销售22亿元 09/05/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