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刚懂得,房价并不会只涨不跌。
为金融创新而监管
我认为,政府必须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它是创新——无论是科学创新还是金融创新——的资助者。政府在很多年以前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二战刚结束时,政府就创建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并大力支持科学创新。我们必须采取相同的态度来对待金融创新。
但遗憾的是,对金融创新的测量和评估是困难的,因为金融创新承诺要实现的很多结果都在未来若干年以后才会出现。而且,人们有可能被某些使人信以为真的金融创新所误导和欺骗。此外,政府也发现,金融创新很难监管。而不幸的是,这种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我认为,美国政府实际上是全球金融监管领域的领头羊,尽管人们都在说这次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我认为,良好的金融监管也曾发端于美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很长的金融监管历史,而这种监管本质上是支持金融创新的,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而且我认为,我们所需要的新的监管类型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所称,是基于目标的监管——我们必须更广泛地思考我们的目标所在,以及我们如何鼓励金融创新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必须从更少的官僚主义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
我不希望看到我们会扼杀金融创新,而这正是在当前经济危机中可能误入的歧途——我希望不要误入歧途。归根结底,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我们早已明白的道理: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推崇企业家精神的经济,而企业家精神并不属政府官僚的职权管辖范围。
企业必须具有一种创造性毁灭的精神。我们得让人们去尝试各种事物。一个企业家得干些什么事呢?他得去找许多不同的投资银行或风险投资公司,介绍自己的创意。大多数人都难以辨识出重要的新创意,但有些人却能慧眼识珠。这一过程是一种自由市场的流程,是经济增长的一种真实而重要的源泉,因此,政府不能插手接管这一流程。我认为,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我们正处在一次危机之中,但那些认为资本主义已走到穷途末路的主张并不正确。我并不认为类似这样的事情会变成现实。
减少对各种模型的迷信
我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所谓“有效市场假说”的全盛时期。市场是有效的这种假说已经演变为一种既定事实。“有效的市场”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市场会充分融合和反映所有公开提供的信息,而且以最佳方式来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市场的极大波动是无法用这些术语来加以诠释的。股市瞬息万变。通常,单独一家公司的股价波动反映了有关这家公司的一些新闻消息。但是,很少有关于整个股市的此类新闻消息。因此,关于如何预测整个股市的变化,就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所以,我认为,推动股市的真正动力是心理因素,而且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符合这一判断。
问题在于,市场总是心理与现实的综合反映。因此,现在有许多企业家正在徘徊观望。他们不想采取冒险措施去开展一项业务,因为难以办到。他们无法获得贷款,这就是目前的现实。但是,这种现实是一些更具有根本性的决策的产物,正是人们做出的这些决策将我们带到了这种境地。
因此,你常常会发现,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自己也正在做出与此类似的各种决策。我是说,你别无选择,对吗?但是,一个人在做决策时,还是有一定的选择范围的。我认为,管理者去思考推动决策的真正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如何制定有些反向的政策和投资策略。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了解,阻碍你开展业务的因素不仅是这种现实环境,还有你自己的情感成分,这些情感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羊群群体本能和“别人关注什么我就关注什么”的天然习性。
我总感觉,管理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得是博学之人。他们必须广泛阅读,并将各种事件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来考虑。我认为,即便是在这种“有效市场”的时期,金融模型仍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我想,我们对现有的金融模型过于信任。如果你在管理一家企业,你就必须成为一个与数量打交道的人。各种量化的详细数据确实至关紧要。
因此,你将不得不去寻找各种模型。但我认为,将我们带入这次危机的部分原因——我曾说过,最初是一种自高自大——也是一种对其他人的权威说法的盲目接受,这些权威说法有些是关于风险变量模型或计量经济学模型,有些是关于我们与之进行交易的各种对手,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权威说法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因此,人们总是认为太多的事情都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