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规模愈加扩大,利润愈加丰厚,但是得到的就是凤凰城那成片成片的闲置住宅。
在美国政府每周公布的一串串恶劣经济数据中,上周二发布的按行业细分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报告没有能受到多少关注。但是,这份报告里有一项非常耐人寻味的数据:在2008年,金融保险业出现近十六年来的首次萎缩。自1980年以来,该行业所占经济份额增长了近一半。显然,现在这条喂大的蛇反咬人喽。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事态发展:银行业规模已经成为过去三十年来令人扼腕痛惜的美国经济“金融化”的一个象征,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所谓的华尔街发动“无声政变”的标志。但是,尽管银行业已经成为一头肥厚的怪物,我们还是首先需要了解该行业究竟是如此变得如此庞大,以便将其规模予以最佳合理化。虽然糟糕的相关政策以及梦游般的调控是部分原因,但该行业的增长大部分是由于整体经济上的重大变化而推动的,而反过来说则不成立。
重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种“乏味”而规模有限的银行业的向往是可以理解的。不幸的是,要做到这点,只能是经济也得重回五十年代的水平。那时,银行业是“乏味”的,因为当时的经济也是“乏味”的。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资金从投资者引导到需要资金进行有价值投资的企业中去。但在战后时期,对于这种作用的需求不多。那时,经济虽然相当强健,但主要是由那些几乎少有竞争的大公司占主导地位,这些大公司完全有实力利用自己积攒的丰厚利润进行融投资。而且那时创业受到抑制:那时的初创企业比1980年之后的时期少很多。因此,那时的金融业没有多大的作为。
有两件事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在七十年代那些巨头公司开始步履维艰,同时美国经济土崩瓦解。其次,受惠于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以及如有线电视、无线通讯和生物技术这些新兴行业,“企业舞台”得以变革。这意味着,经济变得更具竞争力,且保持着这种特性,而企业业绩变得更不稳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司进出财富五百强企业排名的变化频率是五六十年代时的两倍。突然,出现许许多多的新兴公司,对外部资金胃口大开,以此来保证公司的不断壮大。正是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业帮助他们实现了这一愿望。像特纳广播公司、MCI公司以及麦考移动通讯之类的各家公司纷纷利用垃圾债券融资转型为美国主要大型公司。风险资本投资,以及股票一级市场得以腾飞;1980年至1999年间首次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数是1960年至1979年期间的两倍。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放宽管制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之一,但纽约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菲利蓬表示,这一时期金融业规模增长大部分是归因于公司对新资本的需求。
类似变化并不是第一次发生。银行业在美国现代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繁荣。第一次始于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那时JP摩根等银行家们纷纷投资建立了一些工业巨头,比如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国际丰收公司。第二次浪潮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电气化改变了制造业,现代消费经济开始一统天下。第三次繁荣是由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菲利蓬表明,银行业的每一次繁荣,都是为新企业提供资金的需求所推动的,由此每一次繁荣都使金融业的规模比以前显著扩大。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并不是银行家们有所改变;而是世界变化了。
但是,过去十年金融业的繁荣就不是这样了。房地产泡沫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又是独特地可怕。在这之前,每一次繁荣都由于实体经济发生影响深远的变化所带来的。相比之下,这次房地产泡沫并没有伴随着实体经济中任何意义深远的发展,可用来解释住宅为何会突然更具吸引力亦或更具价值。其实唯一改变的,是银行纷纷将钱廉价贷给那些梦想成为有房阶层的美国老百姓,这基本上是如变戏法似地变出许多利润。而且虽然以往的繁荣(至少,二十年代和90年代的繁荣是如此)的确以有些人损失而告终,但同时它们也令经济能持久地更为有效及更具创新性。过去十年的繁荣则不是这样。银行业规模愈加扩大,利润愈加丰厚。但是,我们为此所得到的就是凤凰城那成片成片的闲置住宅。
毫无疑问,金融业规模需要缩小;菲利蓬表示,按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来说,目前一个正常的金融业规模应该大体和1996年时的规模相当。除了仅仅缩小金融业规模之外,我们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力减我们刚刚经历的信贷泡沫再现的可能性。这将需要限制银行使用大量金融杠杆的能力,大量的金融杠杆显然只会增加风险而不会增加社会价值的。许多金融创新的价值也似乎被高估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否帮助金融业发挥其核心作用——为企业引入资金。然而,金融业所需的最重要变化可能更难以用立法来规定: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需要认识到其如同过去应起的作用——遵循实体经济,而不是企图驾驭实体经济。在房地产泡沫期间,金融业实质上是企图创造现实。现在正是金融业对现实予以回应的时候了。
·摄影家:海伦·乐薇 09/05/03
·那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 09/04/07
·结构原本就是建筑 09/03/16
·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 09/03/10
·温总Online 09/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