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爱玩的城市?
非北京莫属。
但要想让北京成为创意之都,还得玩出花样来。
一份文史资料里提到北京,愤愤地说旧社会把北京变成了一个纯消费城市;而在共和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里就雄心勃勃地要把北京建成了一个工业城市。
毛主席甚至在建国之初雄心勃勃地畅想: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从天安门望过去满目都是高高的大烟囱。
798的雕塑:全民坚挺人民币。
北京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的梦想,在奥运会举办之前随着首钢整体搬迁到河北曹妃甸已经烟消云散了。
所谓的纯消费城市,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吃喝玩乐的城市。
消费开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是改革开放的一个伟大成果。
30年来,第三产业在中国GDP的比重快步提高,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5.2%提高到2008年的73%,增加了14倍。
北京真正变成了一个吃喝玩乐的城市。
但北京要变成一个伟大的城市,光有吃喝玩乐是不够的,还要能玩出花样来,也就是要发展创意经济,让北京成为创意之都,时尚之都。象巴黎,象伦敦。
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伦敦也曾饱受转型之苦。
严重的工业污染,让伦敦有了雾都恶名。
但由于倡导推行创意经济,伦敦焕发了新的生机,变身为创意之都,时尚之都。
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确立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甚至提出了创意立国的口号。创意经济成为很多经济转型国家的国家战略。
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创意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产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财富的商业活动。它通常包括电影电视、建筑设计、广告、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咨询和IT服务。以及体育、旅游、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现在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经济学家对创意经济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化。从研究“创意”(Creativity)本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和“创意资本”(Creative capital),又拓展到以创意为基本动力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组织,即“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并进一步延伸到创意人力资本的关注提出了“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的概念。
发展创意经济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市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北京市十一五规划。
北京生来爱“玩”。
提笼架鸟、品茶泡澡、玩票听戏-------无师自通。
北京有全中国最多的艺术院校,文艺团体、大众传媒-----人才济济,创意阶层正在形成。
北京已有了国际时装周,国际音乐节、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北京也有了自己的时尚创意产业和商业基地,798声名远扬,南锣鼓巷还来居上。
老北京地标:南锣鼓巷
其实北京还可以象好莱坞一样,成为东方电影之都,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有开始大量输出文化产品时,才堪称软实力得到了提升。
南锣鼓巷小店颇具禅意的对联:十年踪迹十年心 不负如来不负卿
南锣鼓巷的酒吧店招。
时代不同了,人们做的梦都不一样了。
艺术家的波普画
怀孕的兵马俑
梦露和红卫兵:一样的红唇不一样的风情。
·《南京!南京!》 09/04/12
·中原地产:成都房价走势分析 09/04/12
·温家宝谈中国经济 09/04/12
·观点一周评述:任志强急什么? 09/04/12
·世联:第一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