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贝尔斯登周年祭:遗臣

  一年前的3月14日,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家纽约的证券公司虽然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幸存了下来,却在按揭贷款危机中一步步走向崩溃。心怀忧惧的客户纷纷逃离,迫使联邦政府向贝尔斯登抛去一条特别的救生索,允许该公司直接向政府借贷。

  仅仅两天内,人们已担心贝尔斯登将不得不以每股2美元的价格将自身贱卖给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2.36亿美元的售价仅为该公司当时市值的7%。出售价后来抬升到每股10美元,最终售价为15亿美元。

  贝尔斯登股价的下跌对其员工而言尤其残酷。他们拥有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这些股份往往是员工在公司长期任职期间逐渐积累下来的。作为一家不畏强手的证券公司,贝尔斯登好斗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

  贝尔斯登的14000名员工中,目前只有约5000人在摩根大通找到了工作,而后者由于接手贝尔斯登以及经济普遍陷入低迷,自己也裁减了约2000人。

  那些被摩根大通留用的贝尔斯登员工正在努力适应一家商业银行的刻板生活。那些未被留用的员工许多仍未找到工作。而贝尔斯登的消亡则使其他人无论在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发生了一次人生信念上的飞跃。以下就是一些贝尔斯登前员工的个人故事。

  迈克尔·阿历克希[前首席风险长]

  当阿历克希去年11月出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高级副行长时,博客作者们对他好一顿疾言厉语。由于他在贝尔斯登垮台前担任公司的首席风险长,因此常被人们当作发泄对该公司消亡一事不满情绪的出气筒。

  现年47岁的阿历克希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被提名担任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前就与之建立了很亲密的关系。2005年,阿历克希加入了一个由盖特纳召集的业内委员会,参与拟定信贷衍生品市场的指导原则。企业债券的投资者买入信贷衍生品以对冲债券本息不能如期兑付的风险。正是信贷衍生品这项高风险业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贝尔斯登去年3 月的垮台。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闭幕 09/03/12

·政协委员:从4万亿中拿出三分之一给全民发红包 09/03/11

·“金科房”:凭什么成为城市名片? 09/03/10

·专访易宪容:房地产调整将持续三年以上 09/03/09

·经纬地产:“金九银十”后广州楼市预测 09/03/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