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巴嫩这个国家,会3种语言可不算多。光在酒吧街上,我有时候会听到有人同时说法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全是黎巴嫩人。我的老板明哥的儿子比他们更牛逼,他会说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和汉语。
我认识的黎巴嫩哥们好像都爱学语言。有个跟我学汉语的哥们说过,学一种语言等于变成一个新人,如果是这样,那黎巴嫩的人口就不是120万,而应该至少是360万。真的,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都会说阿拉伯语、法语和英语。
我们工作的地方在贝鲁特市中心的酒吧街。大概因为是法国人殖民地的缘故,这里的酒吧餐馆基本都是2层小楼改建的。很久以后我去南锣鼓巷,忽然有回到贝鲁特的感觉。
这条街很奇怪,每到星期一人最多。到了晚上,非常热闹。你会忘记这个国家是个穆斯林占大多数的国家。从贝鲁特往南开一个小时,就很难买到含酒精的饮料了。
到8、9月份,会看到非常豪华的白色轿车,牌子上都是阿拉伯语的沙特XXX号。那些沙特酋长们都在这时候躲到贝鲁特来避暑。我记得有个研究原教旨主义的教授跟我说过,当年本·拉登年轻的时候也在这里鬼混。
当然,平时也会看到很多年轻人,有的开着1950年代的二手奔驰,音箱开得很大,在街上绕圈。放得都是最流行的音乐,饶舌、阿拉伯流行歌曲都有。
不忙的时候,我最爱到旁边的酒吧看黎巴嫩姑娘跳舞。他们跳阿拉伯舞和蹦迪不一样,我觉得像是从脚跟往上抬,臀部尽量上下前后有节奏的画圈。
地球人都知道阿拉伯姑娘漂亮,我估计最漂亮的黎巴嫩人算一号。大概是因为杂交的缘故。黎巴嫩人的血液里有腓尼基人、亚述人、古埃及人、贝都因人、突厥人的血统。我还有个哥们说他的祖先是成吉思汗的兵。
这些超级混血儿跳起舞来,丰满的身躯,深邃明亮的大眼睛,真是消魂。请注意,我说的消魂不是指下半身的欲望,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悦。我觉得我的灵魂都被他们吸引过去了。
酒吧街在贝鲁特的市中心。面朝地中海,右侧是东贝鲁特,左侧是西贝鲁特。可是从地图上看,我总觉得,应该是北贝鲁特和南贝鲁特才对。按一般的说法,西贝鲁特是穆斯林的地盘,东贝鲁特是基督徒的地盘。电影《西贝鲁特》里讲,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时,穆斯林和基督徒分地盘就是这么分的。
可是我念书的那个贝鲁特美国大学却在穆斯林的地盘上,那是19世纪中叶美国人建的。更奇怪地是,学校外还有妓院。妓院门口都坐着个像老电影里俄罗斯老大妈一样的人物,门口闪着个红灯泡。
·增城首家国际五星级喜来登酒店落户景东国际城 08/12/09
·恒大首个白金七星酒店13日试业预定火爆 08/12/09
·西海经行记:贝鲁特往事 08/12/09
·世界尽头:格陵兰独立 08/12/09
·万科履冰 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