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从央行降息中获取好处几大招数

  近日,央行罕见降息1.08个百分点。这次降息,是11年首次最大幅度降息,措施、力度之强非常异常。这突如其来的“利好”,对我们普通人究竟有哪些好处?面对这次降息,咱老百姓该如何招架呢?

  降息效应之一:房奴省了不少钱

  10月、11月央行三次宣布降息,刘先生和妻子十分兴奋,每月还款省下不少钱。11月下月央行宣布第四次降息,这次降息力度之强,更让他和妻子兴奋不已。“这么大规模的降息,我们的房贷月供又能省出不少钱了。”

  银行有关人士为房奴们算了一笔细账。以刘先生家这笔期限为30年的50万元按揭款为例,以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计算,降息前5年期以上个人商业住房贷款利率为7.2%,应还月供为3211.64元;降息以后,利率调低到6.12%,月供减少到2469.66元。刘先生每月足足可少交741.98元,一年可省下8903.76元。

  那么,购房者什么时候开始享受这次降息带来的好处呢?这要看购房者当时与银行签订的合同,对于那些房贷利率调整时间“从次年1月1日起随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的购房人来说,明年1月1日起,月供将会有所减少,而对于那些房贷利率调整时间“从次月起随央行贷款利率调整”的购房人来说,今年12月份就可以享受到降息的好处了。

  降息效应之二:购房者两招能省息

  面对这次降息,或者随后可能出现的降息,广大房奴该如何应对和利用这种变化,达到减轻还贷压力的目的呢?

  第一招:固定房贷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马先生前年买房时,采取的是固定房贷利率。央行连续降息,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银行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本来就比浮动贷款利率高,现在浮动贷款利率下降了,但有的银行的固定房贷利率还没有下降,固定利率房贷的省息优势荡然无存,客户每月的还贷利息比浮动利率房贷要高出不少。

  马先生的固定利率房贷,能不能转为浮动利率房贷,从而减少还贷利息呢?记者从有固定利率房贷业务的银行了解到,办理了固定利率房贷的贷款者是可以转化为浮动利率的。不过,客户是否要将固定利率房贷转为浮动利率房贷,需先仔细算一笔经济账,如果转为浮动利率后节省的利息比违约金多,转为浮动利率就是划算的,否则不如不转。

  第二招:改变房贷周期

  对于办理浮动利率房贷的房奴来说,如果巧妙选择房贷调整周期也可省息。据了解,如果央行调整贷款利率,房贷客户的贷款利率调整一般有两种时间选择,一种是在下一年的1月1日开始按新利率还贷,另一种是在贷款利率调整的次月开始按新利率还贷。

  如果利率进入下降周期,那么购房者选择“从次月开始按新利率还贷”的方式可以节省不少利息。银行人士建议将要办理贷款的购房者,在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时,最好是选择“从次月开始按新利率还贷”的方式。如果客户目前已经办理了房贷,而且在合同选择的是“从下一年的1月1日开始按新利率还贷”的方式,有少数银行也可以转为“从次月开始按新利率还贷”的方式来还贷。

  降息效应之三:提前还贷缓缓再说

  年底一般是提前还贷的高峰期,在央行多次降息后,房奴要不要提前还贷呢?对此,银行人士认为,目前不是提前还贷的好时机,因为进入降息周期后,还贷压力将越来越轻,购房者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提前还贷。

  在9月16日之前,5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为7.83%,即使是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市民,能够获得下浮15%的优惠利率,商业房贷利率也高达6.6555%。然而,经过连续4次降息,而且房贷优惠利率下浮幅度扩大到30%以后,5年以上房贷最优惠利率仅为3.906%,大幅下降了2.75个百分点。

  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随之下调,5年期定存利率仅为3.87%,存款收益大幅减少,对于会投资的人来说,如果有投资渠道获得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建议不提前还贷,毕竟向银行还款容易贷款难。

  还有,对于选择等额本息方式还款的人来说,由于还款初期月供利息比较大,本金比较少,还款时间越长,利息就越少,如果进入还款阶段中期或后期,提前还款的意义已经不大。不过,对于不擅长投资的人来说,如果资金充裕,仍可选择提前还贷减轻生活负担。

相关文章

·中原:2009年成都房地产市场供应分析 08/12/01

·易居:住房信贷与住房市场关系研究 08/11/30

·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再次降息 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08/11/30

·专访 熊市中的观澜湖 08/11/28

·苏宁环球:控股股东近期增持近1300万股 08/11/2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