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的推出造成了政府相关部门存在巨大分歧,即在刺激房贷消费、拉动内需的同时如何控制银行风险。
自10月27日房贷新政实施以来,多数打算贷款自住的购房者始终未能找到有据可依的房贷细则。由于央行为代表的政策出台部门与银监会为代表的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微妙的观念偏差,使得全国房贷市场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停滞期,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焦急等待着银监会给出的具体执行原则。
房贷细则迟迟不能明确,表面看是由于房贷新政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潜在风险,使得银行在落实新政上缺乏积极性。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房贷新政的实施加剧了相关部门的利益博弈,各方讨价还价的过程拖延了细则出台。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发布的房贷新政旨在刺激住房需求,而银监会近日发出“加强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房贷新政的优惠仅限于“首次利用贷款购买自住房”的购房者,明显缩小了房贷新政优惠所覆盖的面积。
从今年5月开始,20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加入到抢救楼市的大军中。10月23日,财政部与央行出台了房贷新政,中央层面抢救楼市的序幕终被拉开。但是政策至今传导不畅,利好效应始终得不到体现。相关细则始终没有推出,在具体规则上缺乏可操作性,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暂停办理房屋贷款业务,房贷“压单”现象非常严重。
农行自股改挂牌后,为了急于在市场面前“加分”,于房贷新政实施的第二日率先推出了细则,但是当晚农行就将操作细则从网站上撤下。市场人士分析,原因很有可能是来自于银监会的阻力。
虽然银监会一再表示会积极配合财政部与央行发布的房贷新政,但是,从细则迟迟未出台来看,口号明显多于实际行动,究其原因:此次利率一次性下浮幅度太大,使得银行难以承受风险向银行过度集中以及利润下滑过快的巨大压力。可见,启动内需是央行房贷新政的侧重面,而银监会则将关注点落在了银行风险的控制上。
央行的房贷新政规定:对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购买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贷款需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如果按照0.7倍的最低下限计算,则3年?5年期商业贷款利率为5.103%,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5.13%;5年以上贷款利率为5.229%,也低于5年期存款利率5.58%。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利率倒挂的现象使得银行处境尴尬,虽然房贷新政鼓励了自主购房需求,但是将首付比例从原来的三成降到两成,利率又大打折扣,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潜在风险。
·人和商业:另类地产生存 08/11/19
·央视广告招标揭密 08/11/19
·三里河的疯狂 08/11/19
·实录: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回应市场热点 08/11/19
·供过于求?广州珠江新城房价下跌 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