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做建筑,面皮就要厚一点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面皮要厚一点……”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这样开篇: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车子经过卢浮宫前的“金字塔”,侦探问:“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贝聿铭

  这个让密特朗“大胆”的人,正是“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

  贝聿铭在中国长大,在美国工作,一生在世界各地留下50多件独特的建筑作品。不过,在它们成为城市地标前,他总会遭到唾沫的“枪林弹雨”——批评、非议不断。

  可他总是乐呵呵地眯着眼:“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面皮要厚一点……”

  香港人的“风水”

  1988年封顶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是贝聿铭退休前的扛鼎之作,这里面有他的怀旧情结——1918年,正是他的父亲贝祖贻创立了中银香港分行。贝聿铭精心设计,尖顶状的大厦比传统建筑节约了大量钢材和焊接点,省了不少钱;但在建成之初,好“风水”的香港人却把大楼比作一柄寒光四射的三刃尖刀。四周的居民开始装反光镜,隔壁的大楼架了个水泥“机关枪”。当时的港督府里甚至荒诞地种起了柳树,好挡住正对着他们的“锋面”……

  建筑的选址要背山朝海,朝南,这是对的。但我反对迷信的风水,什么椅子动一动又错了,门想做弯一点又错了,那怎么做建筑?难道请风水先生来做建筑师?

  中国银行很“尖”,是因为建筑物越高,结构方面越重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能解释。批评它像一把大刀,我没法接受。

  至于港督府,我跟他们说:“谁叫你们把香港的地价抬得那么高?我只有这么一小块地,当然只有往高处造。”

  香港人太迷信,有时候就要做得巧妙一点。这幢楼原先我设计过一股泉水,后门进前门出,但人家说这是破财。我就在地基两侧设置两座倾斜式喷泉,好减轻周围车辆的噪音。

  设计图纸时,银行还给我发电报,说楼正面看上去有太多加框的大“X”,不吉利——以前只有犯人脖子上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打过叉的名字。

  我告诉他们,‘X’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地方,它们要撑起整座大楼。后来我稍加改进,把那些框框的横架子隐藏了起来,把露在外面的“X”讲成互相交叉的宝石。我又把塔楼比作雨后春笋——象征着希望。

  银行家们听了很高兴。

相关文章

·贝聿铭:做建筑,面皮就要厚一点 08/09/24

·中海重庆“地王”项目10月开盘 08/09/24

·“空气树”扎根马德里 08/09/23

·路易斯威登旗舰店 08/09/23

·建筑评论:“绿色建筑”的成功表演 08/09/2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