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企业
来源: [观点网]
时间: 2008-09-02 12:31
评论
6月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好几个来自各地的老总都告诉我,今年的论坛是他们听得最认真,却是心情是最沉重的一年。
从2001年开始,8年期间,在论坛上我见过至少有2000多名老总吧,年复一年,我看见有从很小的企业发展为全国或者区域实力很强的开发商,如富力,大华,复地等等,也见过不少企业瞬间烟消云散;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十年一个轮回,博鳌8年也见证了中国房地产一个起伏跌宕的历程。
自6月开始,“救市、断供、松绑”之类的声音一直充斥整个房地产及金融行业,好象信贷继续紧缩下去,开发商全部都要跳楼似的。我想我不是开发商无法了解其中最真实心态,但是,作为行业的一个记录者,我们可以尽可能尝试去挖掘喧嚣后面的真实,真实后面的原因以解读“房地产行业在走向低谷期哪些企业会破产,哪些企业会过得很滋润,哪些企业如何未雨绸缪,哪些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
于是我们在这期杂志里,特别找出目前存在于国内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并全面解析他们的经营模式,大家一起来探讨。当中国房地产行业走向成熟期后,我们的房地产企业不能只成为投机型公司,必须静下心来建设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许我们可以从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它们身上发现什么,明白什么?它们是否可以成为行业自身的一个标杆或者一面镜子?就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也同时刊出巴曙松教授专门为观点网撰写的《寻找15年以上的房地产公司》,文章中其精辟的观点正好可以给我们所有正在反思的从业者们一些鼓舞、一些指引。
喜达屋原CEO Adam Aron转投万达美国院线公司AMC
2015-12-20
泛海控股发行15亿元债券 票面利率确定为5.35%
2015-12-20
万科管理层决斗潮州怒汉 停牌重组白衣骑士引多方猜度
2015-12-19
出售资产大“补血” 瑞房43.6亿港元回购上海太平桥项目
2015-12-19
现场|杨卫东:广州万科商业地产形成了三条产品线
2015-12-18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