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三孩时代,我们要不要躺平?

观点网

2021-05-31 22:35

  • 在生孩子这件事,我们还是躺平为好,量力而行。

    杨光华 从电影院里出来,还在吐槽《速度与激情9》。

    吐槽外国人不会讲故事,整个故事只有一个简单、平淡的故事线。

    每次都是英雄拯救世界,最后英雄胜。

    打开微信,看到的是满屏的三胎政策:开放三胎,并非强制。未来国家还将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从教育成本、税收、住房、女性权益等方面给予保障。

    这标志着三孩时代的到来。

    网上看到很多段子,民间智慧爆棚。归纳总结为10条:

    01

    一二线城市,生三胎,考虑发一个购房指标。

    02

    放开三胎,不如研究怎么让男人生娃。

    03

    某女明星日薪208万,都只代孕两个。什么资本家庭,敢生三个?

    04

    住宅的户型迎来革新,以后四房是标配,三代同堂至少五房。

    05

    坐等楼市三胎配套政策出台。

    06

    生育、婴童、教育等概念股,股票大涨。

    07

    杜蕾斯,躺平,利空。7座suv淘汰,私家车加长版风行。

    08

    为响应国家号召,主推90平米的小四房。

    09

    别墅市场迎来春天。三胎别墅,市场新款。

    10

    送我一套房,马上安排二胎,送我两套房,马上安排三胎。

    段子,一笑了之。

    想起《速9》,其实就是一个三胎家庭的故事。

    一个负债累累的车手父亲,有两个儿子与一个小女儿。

    在二儿子眼中,老父亲一直偏爱大儿子,冷落自己。

    二儿子相对软弱,嫉妒心很强,一直想着超过哥哥。

    电影中两个儿子,从水火不容,到最后重归于好。

    大儿子说,父亲对每个孩子的爱,是相同的。

    就像我们很多家里说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

    仔细想想,手心与手背的肉,永远待遇不同。

    这样的故事,正在多少二胎家庭里上演。

    往往父母偏爱一个,另一个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二儿子的“金主”,也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孩子。

    从小得不到父亲的认同,以至于后来走上不归路。

    对于有孩子的人来说,看《速9》更像是看家庭教育的故事。

    我是一个孩子的父亲。

    家里没打算生二胎。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每晚看到孩子与妈妈为数学题、英语试卷争吵时,就觉得我们的决定是对的。

    我们没有能力再养活一个孩子。没有金钱,也没有精力,最重要的是,不愿意在同一个坑里再走一次。

    孩子,是我们的长线投资,不求回报。我们没打算靠孩子养老。养孩子,累计投入多,被长期套牢。

    最近,年轻人谈的最多的是,内卷、躺平,不想再做韭菜。在房价高、上学难、生活贵的现在,人们不敢生,不想生,而不是在于配套的多寡。

    未来,两类人群将是三胎最多的群体。一类是社会塔尖人群,他们有财力,有能力让孩子享受体面的生活。另一类则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像我们的长辈一样,放养长大,希望家里多一个劳力,多一个机会。

    最难的还是中间阶层。每多生一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成本就剧增。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的双上班族,哪敢再生?

    我们还在为孩子上什么小学,上哪里的初中火箭班而焦虑,为孩子的高考而操心,为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到处托关系。

    现在的初中升高中,一半的孩子上不了大学。此时,我们也不愿意孩子,上不了好的学校,找不到好工作,一辈子都靠我们。

    我们那一代是计划生育,超生罚款;赶上了大学扩招,自由就业、大众创业;延迟退休,房价飞涨。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痛苦。

    如今,多一个孩子,远不止多一套房子。最贵的成本,还是教育成本。例如北京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本约300万元,如果生三个,至少1000万元。

    从生育时间上倒推,80后将是三胎主角。90后、00后,还是单身或一胎。80后是二胎最多的一类群体,他们无疑是三胎的主力。最能生的省份是西北、西南与华南。山东、河南,将是三胎大省。

    我们有自己的生活,坚持着自己的生育观,不会因为某种鼓励、奖励,而突击生娃,影响一辈子的幸福。特别是对女性来说,三胎将使得大多数女人回归家庭,对女性极不公平。

    在生孩子这件事,我们还是躺平为好,量力而行。还是那些标语好,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观点地产新媒体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杨光华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