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户籍,全国“抢人大战”在即,谁是赢家?

观点网

2019-04-08 21:31

  • 比拼城市品质魅力和城市性价比的时刻到了。

    丁建刚 一个多月前,我们曾经预计:2019年西安“抢人”将不再是个例。

    今天(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一则《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瞬间引爆全社会。

    《通知》指出,要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一句话,除特大超大城市要大幅增加落户规模之外,其他所有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这意味着一场全国性的“抢人大战”,即将开始。

    01 再次重申“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9年春节之后,全国部分城市抢人大战升级。

    2月13日,西安放出 “抢人大招”:抢全国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及45周岁以下的几乎所有人;

    3月18日,石家庄发布新政:“零门槛”落户;

    4月3日,杭州调整人才政策:专科以上人才可直接落户。

    事实上,抢人大战是从2018年春天开始的。

    而2019年抢人大战急剧升级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同时2018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

    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承认,过去20年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波澜壮阔、排山倒海式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经济的最大推动力。

    中国所谓的土地财政,确切的说应该叫做土地金融或土地融资。

    一次性收取70年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获得了巨大融资,可以高速度地建设,才使得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甚至超过了欧美国家一百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20年后的今天,中国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城市化率已经由1998年的30.4%,提高至59.58%,城市化率增长近一倍,城市人口绝对值净增4.5亿人。

    人口增长速度正大幅度放缓,中国城市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四纵四横”总里程近3万公里的高铁网。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并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任务上升到“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的高度。

    ▲城区常住人口户籍制度改革

    这份文件中特别长篇提出了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包括: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大力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进行项目融资,支持发行有利于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等一系列投融资手段。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场“抢人大战”,不如说这是一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质和魅力的比拼大战。

    如果说这是“二次城市化”的话,可能将伴随着“二次房改”。

    02 重点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国家发改委的这一指导性的文件,重点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全覆盖以及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

    以及允许租赁住房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等大幅度放宽户籍限制的政策,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深化“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强化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分类引导城市产业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质和魅力、健全城市投融资机制等等。

    03“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新的时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路径已经非常清晰。

    由于户籍政策的大幅度放宽,全国范围内一场史诗般的“抢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梳理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可以看清未来“抢人大战”的主要战场。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除了北上广深及重庆城区常住人口超1000万人之外,武汉、天津、成都、东莞、南京、郑州、杭州、长沙和沈阳9个城市为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

    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至100万;

    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除了以上14个城市之外,全国其他所有城市均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或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其中不乏西安、苏州、合肥、济南、青岛、大连、厦门、宁波、昆明、石家庄、南昌、福州、佛山等城市。

    04 谁是这场“抢人大战”的赢家?

    在2018年的那场“抢人大战”中,西安率先降低了户籍门槛,成为了抢人大战的大赢家,年度吸引落户人数近80万人。

    而今年的这场“抢人大战”则完全不同。

    事实上,尽管有一些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二线城市,户籍的门槛也会非常低。即除了4个一线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将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存在谁的门槛更低的问题。

    甚至一线城市中的广州和深圳,不久前也都降低了户籍门槛,前瞻性的加入到“抢人大战”中来。

    1月11日,广州发布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体系,本科以上不超过40岁即可落户。

    2月15日,深圳落户“秒批”扩大至四种人才,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

    文件中,甚至提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如果这一政策全面实施,那么对外地人限购的政策被将瞬间打破。

    谁将是这场“抢人大战”的赢家?

    几大特征已越来越清晰:

    1. 地处城市群中,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如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中的二线城市和部分卫星城。

    2. 高铁网中的枢纽城市。

    3. 高性价比城市。

    城市资源与机会,既包括城市的天然禀赋、公共服务,也包括了历史文化、社会治安、政商关系等等,以及城市就业创业机会和收入。

    生活成本,包括就业创业成本、就学成本、就医成本、交通成本,当然权重最大的是居住成本,也就是这个城市的房价。

    比拼城市品质魅力和城市性价比的时刻到了。

    丁建刚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 观点地产网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丁建刚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