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央行又降准 房地产拖了中国经济后腿

观点网

2015-04-19 23:09

  • 中国经济下行前景与稳增长压力之下,以往被视为泡沫根源的房地产,现在成了“拖后腿”的行业。

    中国经济下行前景与稳增长压力之下,以往被视为泡沫根源的房地产,现在成了“拖后腿”的行业。

    观点地产网 本刊编辑部 央行宣布4月20日起降准,这在意料之中,但一降就是1个百分点,又在意料之外。毕竟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的幅度,只有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时发生过,一转眼已是七年。

    根据测算,下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至少在1万亿元,考虑额外多降的部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5万亿元。

    而且,这是央行去年10月以来连续第四次降息降准,也是今年二月以来的第二次降准。如此频繁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对于中国经济和房地产来说,是否利好尚待观察。

    从近期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表现不甚理想,经济增速、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等指标均处低位。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季度GDP绝对额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分别是3.2%、6.4%、7.9%。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金融业绝对额13669亿元,同比增长15.9%,为所有行业最高;而房地产业绝对额则为9703亿元,同比增长率2.0%,为所有行业最低。

    现实情况居然演变成了这样,中国经济下行前景与稳增长压力之下,以往被视为泡沫根源的房地产,现在成了“拖后腿”的行业。

    从另一组数据来观察,显然会得到更加清晰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增速比1-2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

    8.5%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率,是近些年来首次跌落至10%以下,即便是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也未达到10%(9.5%),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数据。

    其中,住宅投资11156亿元,增长5.9%,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显然,是住宅地产拖了房地产行业的后腿。

    继续观察,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840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8%,增速比1-2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23724万平方米,下降18.4%,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

    特别让人瞩目的是,住宅新开工面积167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

    这样的景气数据,显得行业一片肃杀,好在降息、降准、330新政等政策手段逐一降临。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3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82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降幅比1-2月份收窄7.1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2023亿元,下降9.3%,降幅比1-2月份收窄6.5个百分点。

    虽然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大量收窄,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同时从房价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0个,比上月减少16个;持平和上涨的城市分别有8个和12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10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表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1.7万套,比2月份增加65.9%,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主要原因是2月份属于房地产传统销售淡季,春节过后房地产市场成交逐渐活跃。随着3月底楼市新政影响的逐步显现,预计未来销售量可能继续回稳。

    此外,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房价同比继续下降。随着环比房价由降转升,同比房价初步预计降幅将会收窄,并逐渐企稳。

    也许,我们不知道房价何时会企稳,房地产行业何时会回复正常的景气指数,但是行业并没有坐以待毙,在艰难的第一季度过去后,房地产“大佬们”不约而同在开始行动。

    过去一周,无论是恒大的无理由退房、保利的P计划、雅居乐的裁员风波,还是万科鼓励员工辞职创业的“小草计划”,都使得整个行业显得热闹非凡。

    如今,千亿企业群体这样“抢头条”的现象可谓罕见,显然这些处在行业最前端的“大佬们”已经嗅到了特别的气息——迟到总比不到好,房地产行业应该不要“拖后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本刊编辑部    

    审校:武瑾莹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