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直占据房企销售金额榜首的万科,现在并不认同销售可以衡量表现。
本刊编辑部 告别2014年,又到了盘点和评比过去一年房企成绩的时刻。
从2014年11月销售业绩公布时就开始预热的“绿万之争”也基本有了结论,万科占据多年的销售第一宝座看起来是要易主了。
绿地集团1月3日公布,2014年全年销售金额为2408亿元,包括国内部分2255亿元,海外部分153亿元。
万科尚未公布2014年全年销售业绩,但从前11月销售1901亿元来看,能达到2200亿就已经非常不错。
“绿万之争”就要尘埃落定了,但各个区域的销售冠军争夺战还是此起彼伏、热闹无比,几乎成为每一个新年固定的“助兴节目”。
接下来,让我们来简略观察一下,闹腾中的房企销售排名江湖都是些什么情况。
在深圳,万科和佳兆业之争也是万科处于下风——深圳房地产信息网数据显示,佳兆业2014年销售面积294380.83平方米,销售金额735664万元,赢得“万佳之争”。
略微有些伤感的是,佳兆业虽然赢得了深圳区域的销售冠军,但仍然猜不准自己未来的命运,在深圳全部房源已被锁定或限制的现实下,需要将上海的项目“出让”给万科,来归还已出现违约的汇丰银行贷款。
在杭州,万科则向过去一直“无法撼动”的绿城发起了冲击,虽然依然没有在2014年度超越多年以来占据“杭州老大”位置的绿城。但杭州的绿城在离开了孙宏斌的融创团队后是否能依然坚挺。
过去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融绿收购的戏码都在向人们诠释何为“一波三折”,从最初传出宋卫平打算“反悔”到如今,从最初的交易开始到现在已历经七月,现在还远远看不到结局。
在北京,万科公布2014年销售200亿元,总算坐稳了第一,但毛大庆2015年1月1日起卸任北京万科总经理,副总经理肖劲远走沈阳,来年的发展仍未可知。
在上海,万科的对手自然是绿地,从2013年度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上海区域榜单就可以看到,绿地2013年在上海销售280亿高居首位,第二名万科销售成绩则为176亿元。
在广州,保利是连续多年的区域销售冠军,任何房企想要超越都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
各种销售排名之争让这个新年显得有些浮躁,因为无谁甘为人后。但销售是否就是评判一个房企表现的全部指标?用销售排行来衡量房企实力、座次的办法是否仍然可行?
多年来一直占据房企销售金额榜首的万科,现在就并不认同销售可以衡量表现。
2014年12月23日,万科总裁郁亮对外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他在信中透露,万科完成了年度回款2000亿的目标,“两千亿回款的意义,不在于两千亿,而在于回款”。
“只有获得回款才是真正的销售。”郁亮如是表态。显然,“销售”已经被某种程度上掌握房地产行业话语权的万科甩在了角落。
对于外界而言,延续多年的排座次节目仍然重要,人们也乐此不彼,要改变习惯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不用销售指标来排定房企座次的话,要用什么样的指标能更综合、全面衡量房企表现和实力?
也许,只有从营运、财务、品牌、管理、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综合来看待一个企业和行业,我们才可以更真实和准确地去评价地产的价值。
而这也正是,观点地产新媒体在3月即将揭幕的2014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本刊编辑部
审校:杨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