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渴求资金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愿意用发债的方式代替曾经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杨晓敏 对于上两周涨疯了的A股市场,没有适时入手的投资者无一不捶胸顿足。
早前A股虽然各项指数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上升速度却十分缓慢。然而近日涨到飞起来的股市,央行降息政策无疑是最大的推手。
据相关数据统计,自11月21日央行公布降息政策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高开高走,开盘即突破2500点大关,单日指数增长46.09点,涨幅达1.85%。同时,单日成交量达3302.91亿元,比前一个交易日增加1324.81亿元,增幅高达67%。
当中,房地产板块整体涨幅12.96%,涨幅最大的为新湖中宝,累计涨幅高达40.74%;其次,为招商地产累计涨幅达37.7%。
受益政策引导的不仅仅表现在股票市场,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全面打开的融资窗口来得更为重要。
最新消息,12月16日万科A股东大会审议并批准公司在不超过人民币150亿元的范围内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其中18亿元中期票据获准注册及发行。
同日,招商地产50亿元中期票据也获得批准注册。12月15日,保利地产150亿元中期票据获批准注册,注册额度有效期为两年。
接二连三的大笔中期票据申请获批,表明关闭四年之久的中期融资再次开闸,万科、保利及招商显然是抓住了窗口期。
事实上,A股上市房企再融资渠道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关闭的,曾有数次隐约打开,但各个房企小心翼翼安排和提交的再融资申请,却一直被搁在证监会发审委某个角落里。
香港上市和海外融资成为了房企获取资金输血的重要渠道,A股标杆房企纷纷开辟海外资本市场平台,以获取海外资本市场平台,可以去追寻让企业不失血的秘方。
但远水毕竟难解近渴,国内金融资本市场一直是房地产行业最重要的融资来源,银行贷款收紧之后,信托、资管、私募基金等新领域纷纷开辟,形成了一股金融创新的呼声与热潮。
直到今年9月,彼时有消息称,允许部分上市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期票据。而金隅股份首次尝试成功,瞬间便点燃了房企的融资热情。
随后两三个月来,已有十几家上市房企宣布要通过中期票据等工具进行融资,总额度近1000亿元。
对于为何房企们均以中期票据的形式融资?分析人士指出,中期票据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一项创新性债务融资工具,企业获准发行中期票据后,可绕开商业银行直接进行融资,其效果与发行公司债类似。不过因融资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所以避开了公司债复杂的审批程序,故能够节省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从融资成本上看,近年来海外融资的成本不断上涨,达到7%以上。对于渴求资金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愿意用发债的方式代替曾经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可以预见,在A股融资窗口期打开、成本可能拉低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将出现一轮发债热潮,以获取更多资金应对销售压力带来的流动性问题。
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中期票据并非所有房企都能拿到,目前只有资产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的房企或国企容易获得认可,中小企业可能需要另辟蹊径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杨晓敏
审校:刘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