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京华之我们的游戏(七):与“武器有关”(二)

观点网

2012-06-13 13:06

  • 对于我们男孩子来说,它们是武器中的“上品”,对于老师、家长来说,是属于要“罚没”的器具。

    对于我们男孩子来说,它们是武器中的“上品”,对于老师、家长来说,是属于要“罚没”的器具。

    前文中提到的我们那时代那孩子热衷的玩具中的“武器”:弹弓枪、滋水枪等等,对比本文中记述的砸炮枪、链条枪、飞刀等等,只能算“武器”中的“文器”,而本文记载的这些却真正是“武器”了,其危险性、技术含量等均大大加强。对于我们男孩子来说,它们是武器中的“上品”,对于老师、家长来说,是属于要“罚没”的器具。我们那时候的那孩子,玩儿的疯的,都希望拥有件儿这样的器物,代表着“威武”和“权威”。而我,这些基本上都拥有过。

    砸炮枪

    还没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拥有过若干把砸炮枪。轮子的,驳壳的,金属的,塑料的都有。大约是因为那时父母在四川工作,而四川生产“砸炮”,这玩具在那里非常发达。金属制黑色的砸炮枪如同真实的小型手枪,“子弹”是一卷卷的纸质“砸炮”,半厘米宽的红纸上间隔半厘米一个火药黑豆。把一卷砸炮装进枪里,每扣动一次扳机,手枪就发出一声清脆的枪声并冒出一缕青烟和火药味儿,子弹卷跟着转一下上一发子弹。那时候的打仗的电影里据说用的也是类似的砸炮枪。

    上小学的时候还有过一挺金属的打火药的小德普,大概一尺多长。把左轮用的8发弹药盘剪开成一粒粒的装上德普的弹盘,扣动一次扳机弹盘转一下,击锤击发一次,是机械式的。装弹量达不到100发,也就弹盘外缘一圈,二十多发的样子。

    像图中这种塑料的,打不了几联就废了。就算是铜的,由于火药的侵蚀,脏兮兮的也很有碍观瞻。

    那时候男孩子都喜欢玩儿打仗,手里有一把砸炮枪的小孩儿都特别神气。

    链条枪

    链条枪,又名火柴枪,是中国70、80年代的著名儿童玩具。链条枪的组成材料有:粗铁丝、自行车链条和皮筋。弹药为普通的安全火柴。链条枪具有撞针、扳机、枪身、动力、子弹,与真实手枪原理一致。链条枪的组成材料有:粗铁丝、自行车链条和皮筋。弹药为普通的安全火柴。链条枪具有撞针、扳机、枪身、动力、子弹,与真实手枪原理一致。

    链条枪如图所示。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自行车链扣。链扣们的另一侧孔供枪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要打入一个自行车辐条顶端的螺帽,以恰好留出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枪栓分别用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棍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火药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皮筋弹力促使枪栓高速撞击火柴头的火药,火药爆炸并产生巨响和气流,促使火柴棍射出。火柴棍高速射出,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链条枪具有危险性。

    那时候制作和玩儿这种枪的基本都被视作“坏孩子”。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曾经和学校的一帮“坏孩子”一起玩过一阵子这种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把院子里不知谁家的白床单打成了渔网状。

    链条枪(火柴枪)的做法-70后的共同回忆图解

    火柴枪制作过程:

    用铁锤和水泥钉将单车链的链轴敲出,要6-8节链条。

    取一枚单车辐条螺帽,将螺帽身部用锉刀锉细,帽身直径应稍大于链条孔。

    将改过的螺帽用铁锤钉入两条链条

    如果用子弹壳做枪管的话,也可以用螺帽直接将去了底火的子弹壳和链条钉在一起,这时由于螺帽长度的限制可能会只能和一节链条钉在一起

    如果选用钢管做枪管的话,就要选一根粗细合适的钢管(最好管壁较厚的),和钉好螺帽的链条焊在一起(螺帽头向钢管方向),一定要焊牢,不然将会很危险,最好把两节链条也焊在一起

    将余下的4-6节链条用胶布缠在一起。

    用稍细于链条的粗铁丝按图示形状拗好。

    装上焊好的枪管的链条和后面的链条组再加上橡皮筋就完成了

    将枪栓拉起挂在枪尾的挂钩上,枪的前两结链条拧开插入一根火柴再枪口扳正就可以发射了

    ---------------------------------------------

    飞刀

    当然,除了枪,还有就是刀。当时扔飞刀也是比较盛行的游戏。那会儿还没有现成的工具,小刀也是靠着自己变着法儿做出来的。用一根大铁钉,放到铁轨上或者车轮下,车一过,基本上就压成了一把小刀的雏形,然后再精心打磨得锃亮,就是一把飞刀了。我们为了贪多,这样的飞刀一般要做好几把,却又怕大人发现、挨打,就藏在各种地方,一有机会便拿出来炫耀。

    扔飞刀这把戏危险,得找个空旷的地儿,一比高低。通常是下课后,几个孩子相约到小树林里,或是没人的废弃工地上。找一个结实的木桩,用粉笔画上靶,谁能射中靶心自然谁是赢家。大家表面上都是好伙伴儿,暗地里较着劲,非要争那个第一。扔得准的嘴上不说,心中却暗自得意,后来者自然就跟着毛躁,一个闪失很容易误伤旁人。

    那时孩子们也很争强好胜,往往使得单纯的游戏变得不那么温情。扔飞刀到了后来,伙伴们之间愈发剑拔弩张,由吵嘴升级到“战争”,为了一个空头名位,大家捋起衣袖,横戈相向。最后,在大人的调解下,大家才又平复下来,握手言和。

    我们的童年,就在这样的难堪与犹疑中,慢悠悠地过去了。

    2012-6-9深圳飞往北京机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毛大庆    

    审校:程永耀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