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桌上的房企 | 民企“黑马”邦泰集团还能快跑多久?

观点网

2025-09-21 23:10

  • 邦泰集团避开一线城市却又稍显“激进”的扩张策略,能支撑自身走得多远?

    观点网 行业调整期持续,除了豪宅市场坚挺、仍能打出单价“地王”的上海之外,成都其实是另一个相对而言的“避风港”。

    2024全年,成都以33.11万套一二手房屋销售套数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一二手房成交套数合计17.6万套,依旧领跑全国。

    土拍市场中,成都的热度也逐渐水涨船高,头部房企纷纷加大布局,但最近几年引人注意的远不止销售成绩和土拍战况。

    市场环境变动下,过去打出名声的头部川系房企相继折戟,成都本土民营房企邦泰集团却在最近两年以“黑马”之姿快速跑进大众视野。

    强势不仅指的是邦泰集团每年跨越式上升的销售排名,还有这两年高频拿地的动作。

    只是,邦泰集团避开一线城市却又稍显“激进”的扩张策略,能支撑自身走得多远?

    川企黑马

    从三四线小城市展开故事线,邦泰集团发展历程酷似一本爽文小说。

    邦泰集团其实也是半路转入房地产开发的选手之一,早期是位于四川乐山的一家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在四川三四线城市开展业务。

    2007年,销售代理公司正式更名为邦泰,转型踏足房地产开发领域。

    该公司由罗勇、王智勇、何流、石凌涛四人共同设立,分别持有公司30%、24%、17%、29%的股份,其中罗勇担任董事长,王智勇为总经理,何流任副总经理,石凌涛则担任乐山公司董事长。

    刚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时,邦泰集团没有选择单打独斗,多以合作运营为主;也没有贸然扩张,战略布局依旧聚焦在四川内部,以三四线城市作为主阵地。

    进入房开的第一年,邦泰集团首个项目“乐山邦泰·名门外滩”落地大本营乐山。资料显示,乐山邦泰·名门外滩位于乐山市城北的通江片区,由邦泰集团与另一家四川本土房企锡成泓驰共同开发。

    当时,乐山邦泰·名门外滩不仅是乐山单价最高项目,还在开盘后创下了当地销售记录,邦泰集团也凭借这个项目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随后,邦泰集团在乐山、彭山等地相继落子,围绕乐山完成第一轮扩张,并在2013年将总部迁至成都。

    但邦泰集团的发展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至2020年销售额分别为170亿元、128亿元和112亿元,逐年下滑。

    这也让邦泰集团意识到:市场变化下,三四线城市带来的增长已经乏力。

    只是一线核心城市中,实力更为强劲的对手比比皆是,为了保证安全、减少风险,邦泰集团将目光投向了竞争较为平和的中西部二线城市。

    从2021年开始,邦泰集团走出四川,重点布局南昌、南宁、昆明、成都、重庆、武汉、西安等二线城市,也开启了全国扩张之路。

    根据官网介绍,邦泰集团目前业务遍布川、渝、云、皖、湘、鄂、甘、陕、晋、桂、赣等全国11省/直辖市/自治区,进驻全国39座城市,开发和运营160个项目,开发面积超3200万平方米。

    比起过去稳扎稳打的发展路线,进入全国市场的邦泰集团显得有些激进。

    2021年至2024年,拿地数量分别为20宗、7宗、21宗和22宗,拿地金额也呈波动上升趋势,2024年权益拿地金额更是突破百亿。

    真正走出四川之后,邦泰集团在民营房企大多陷入流动性危机时,错峰迎来规模扩张阶段。

    “三高”打法

    今年年初,邦泰集团拿地势头依旧不减,仅用1个月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斩获10宗地块,上半年拿地数量达15宗,在民营房企中仅次于滨江。

    不过,邦泰今年拿地高峰主要集中在1月至4月,拿地数量为13宗,5月至今仅零星在南宁、西安、绵阳、成都及遂宁拿下6宗地块。

    下半年投资金额最高的是8月末成都土拍中获取的郫都区及新都区两宗地块,总拿地金额为6.27亿元。

    虽然溢价拿地也是邦泰集团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因素之一,但因为重点关注区域都位于二三线城市,从总价上看每宗地块金额并不算大。

    根据官号信息,邦泰集团今年在土拍市场上出手19次,总拿地金额约75.19亿元。

    尽管各大房企在一线城市核心地区打得火热,但邦泰集团目前依旧没有参与竞争的想法,更偏好中部及西南地区的小体量地块。在大房企并不感兴趣的小城市中“捡漏”,或许就是邦泰集团的生存之道。

    地块体量不大,邦泰集团同样采取的是短线快打策略,多以高端改善型为主,抓住中小城市的改善需求,以高周转、高去化支撑着销售规模与拿地节奏。

    根据观点新媒体不完全统计,邦泰集团今年在西安市场便有三个项目入市,分别为观宸曲江、邦泰悦九章与邦泰观宸高新;在成都主城西区,邦泰朗境拿地不到半年便开盘,还有昆明、武汉、南宁等多地项目预计年内排队入市。

    销售方面,2025年1-8月邦泰集团以198.68亿元登上权益销售榜第18位,是前20名内除滨江、碧桂园外的第三家民营企业;全口径销售面积213.14万平方米,排名14。

    随着二线城市扩张持续推进,业绩占比也由2024年三分之一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半数之多。

    根据市场消息,邦泰集团年内销售目标是冲击300亿元规模,按目前权益销售金额看,达成目标似乎已是囊中取物。

    但是,邦泰集团压缩开发周期、快速拿地、快速开工销售并回笼资金,再投入新项目的打法并不新颖,与过去行业内通用的“三高”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有市场消息指出,从去年开始,凡是邦泰集团进驻的城市,所成立的项目公司股权都进行了质押融资,质押对象为地方银行、保理机构、信托机构等。

    通常而言,股权质押融资的利息远高于正常开发贷款,邦泰集团似乎已经在高周转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而过去在二三线城市中“翻车”的民营企业,或是挣扎在债务重组的路上,或是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此外,为了保证投资回报,如今全国性房企也大多收缩投资,同时集中在一线城市拿地。

    二三线城市的空白确实给了邦泰集团冲出重围、加速扩张的机会,但同时也要思考:在中小城市继续沿用高周转的玩法能够持续提供多久的增长支撑?又能走得多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何欣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