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超越茅台”喧嚣后,寒武纪要实现从股价“高增长”到自身“稳盈利”的跨越,如何将注入的资本有效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点网 当下,AI芯片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
2025年9月9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39.85亿元定增方案获证监会注册批复,这一金额较5月1日首次披露的49.8亿元预案缩水近20%。
在定增方案从发布到调降再到获批的四个多月里,这家国产AI芯片龙头经历了股价超越贵州茅台的高光时刻,也承受了估值回归的阵痛。
5月1日,寒武纪首次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49.8亿元,开启本轮融资征程。
7月18日,寒武纪以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导致总股本增加为由,将发行数量从2087.28万股调整为2091.75万股,募资总额相应调减至39.85亿元。
定增资金的投向契合业绩增长点,在39.85亿元募资中,20.54亿元投向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14.52亿元用于软件平台项目,仅4.7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这一调整既符合半导体行业再融资审核趋严的政策导向,也通过缩小募资规模降低了审批难度,同时降低了定增价与市场价倒挂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从监管流程看,该定增申请6月4日获上交所受理,6月16日进入问询环节,8月15日通过审核,9月5日注册生效,四个多月的审批时间堪称快速,也反映出监管层对优质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态度。
5月定增预案披露后,寒武纪股价启动狂飙模式,从7月10日的520.67元/股一路飙升,8月27日午后股价突破1464.98元,首次超越贵州茅台登顶A股“股王”。
8月28日,寒武纪收报1587.91元,市盈率(TTM)达到惊人的595倍,市值6637亿元,较7月28日收盘价累计上涨约134%,跑赢同期科创综指、上证综指等主要指数。
但股价暴涨引发监管关注,寒武纪当晚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此后股价逐步回落,截至9月10日收盘价为1273元,总市值5326亿元。
机构态度也同样值得关注,高盛在一个月内两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8月25日将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50%至1835元,9月1日再次上调14.7%至2104元,核心逻辑包括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芯片平台多样化及寒武纪研发投入增大等因素。
相较于外资券商激进的目标价,9月9日,国内第一大券商国泰海通证券给予寒武纪“增持”评级,目标价不超过1674元。
据产城园区评论获悉,9月12日科创50指数权重将进行调整,寒武纪权重将从15%降至10%,这将导致指数基金被动减仓,或进一步加剧股价调整压力。
业绩表现方面,寒武纪8月27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激增4347.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9.13亿元,同时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连续2个季度保持盈利。
这一业绩表现远超市场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也从上年同期的-6.31亿元改善至9.11亿元,标志着公司业务开始盈利,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报告期内,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26.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三成。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委托加工物资高达15.31亿元。这通常意味着公司为了保障产品生产和交付,预先采购了大量原材料并委托外包厂进行加工。这种“堆库存,锁产能”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对后续市场的乐观预期,也可能是为了应对潜在的供应链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AI芯片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寒武纪主力产品思元590芯片性能大约是对标英伟达A100的80%-90%,而英伟达已推出更先进的H100、H200芯片。
寒武纪下一代MLU 500芯片预计要到2026年才流片,存在一定的技术代差风险。且国内对手也非常强劲,华为升腾910 B性能已可对标英伟达A100,百度昆仑芯也已迭代三代并实现规模化部署。
虽然寒武纪的存货周转率从去年同期0.15次提升至0.57次,但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尤其HBM等核心原材料占比居高不下,而且供应高度依赖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性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因技术更新而滞销或降价,就可能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历史上有过类似情况:2022年,寒武纪就因产品迭代和销售不及预期,计提了超1亿元的存货减值。
在全球市场上,英伟达通过降价H20芯片和推出Rubin CPX新品持续施压。值得关注的是,据Bernstein Research数据,2024年寒武纪在国内AI加速芯片市场仅占1%份额,远低于英伟达的66%和华为海思的23%。此外,海光信息上半年营收54.64亿元也超越寒武纪。
有分析称,这种高估值状态与公司实际市场地位存在明显背离,加大了后续股价波动的可能。
在生态建设方面,寒武纪通过优化基础软件平台、推动产学协同构建竞争壁垒,但与英伟达成熟的软硬件生态相比仍有差距,尤其在训练场景的大规模集群测试方面滞后。不过,美国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管制,使英伟达在中国数据中心AI加速卡市场的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国产AI芯片也迎来“黄金发展期”。
定增获批虽为寒武纪注入发展新动能,但在经历“超越茅台”喧嚣后,寒武纪要实现从股价“高增长”到自身“稳盈利”的跨越,如何将注入的资本有效转化为技术优势和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宓瑞祺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