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特写 | 夏冠明:侨银股份用科技打破“红线”

观点网

2025-09-09 22:18

  • 所谓红线,就是物业行业与城服行业之间的分界线,跨过这一条线,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服务场景、客户与作业流程标准。

    观点网 物业与城市服务的边界在哪里?当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逐渐交融,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夹缝中升维的可能。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上市物管企业的业绩报告中多出“城市服务”一栏,但在城服行业中,明确宣布要“进军物业服务”的只有侨银股份一家。

    从场景更大的城市服务切入服务场域更小的社区,侨银股份的底气是什么?城服企业的物管生意是否长久?对场内企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今年8月中旬,我们与侨银股份总经理夏冠明进行了一场对话,跟随他的视角一起领略科技视角下侨银股份的业务蓝图与战略尝试。

    2024年11月正式加入侨银股份,夏冠明其实是从物管转向城服行业的“物业人”。在两个略有相似、运作模式却大不相同的行业中行走,夏冠明敏锐察觉到市场未来的方向。

    科技赋能的生意

    原则上,所有生意都可以归为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两大类。在夏冠明看来,目前持久力最长的是存量市场,而物业与城市服务正好是存量市场中最好的生意。

    “城服市场一定是整体向好的,不是因为还有很多的市场可以开拓,而是可以用一种新的逻辑重新再造一遍。物业也一样,脱离地产影响之后,一定会有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

    新逻辑背后的关键是什么?

    今年7月,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于下一阶段城市工作如何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提出“五个转变”——转变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发展动力,转变城市工作重心,转变城市工作方法。

    大规模增量扩张的老路已一去不复返,而城市治理、城市运营和城市服务快速迭代的新管理方式,就是数字化和智能化。

    机遇平等地面向行业内所有参赛者,侨银股份也已早早进行布局。

    今年年初,侨银股份发布了第二个五年战略规划——“两纵三横”。“两纵”即深耕主营业务和科技属性,“三横”即拓展三个市场延展面,完成全国及海外市场布局,孵化新业务板块。

    改革开放至今将近四十年,夏冠明认为全社会的经济体在当中至少有五次“造福”的机会,如今正是第五个阶段,包含智能制造、AI、大数据、生物医疗、生命工程、等在内的硬科技。

    而侨银股份第二条纵线“加深科技属性”正是对准了硬科技,并将科技赋能调整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目前,侨银股份已经和很多硬科技公司做深度的战略合作和绑定,共同研发城市公共服务的智能综合体模式。

    “真正的城市是智能的城市。”智慧城市与智能化城市理念不同,智慧化城市只是按照既定程序做出动作,而智能化城市可以进行识别、判断、执行、思考、迭代、优化一系列逻辑,侨银股份提出的“新型科学化城市综合智能体”便建立在这一逻辑之上。

    在夏冠明看来,整个科技的大逻辑上,围绕着科技做生意的企业分为制造型和应用型两类,而侨银股份则是应用和场景类的科技型企业中的代表性企业。

    侨银股份的科技赋能考虑到了未来趋势,也考虑到了服务群体。三年左右完成科技与装备迭代后,侨银股份不仅可以服务好自身,还可以服务行业内其他头部企业,甚至能够向物业企业提供服务。

    城服与物业共赢

    参加完2025博鳌物业暨城市服务大会后,夏冠明对其中一位嘉宾的发言深感赞同:“他说物业企业要走出红线外很难,但是城服企业要走进红线内很容易。”

    所谓红线,就是物业行业与城服行业之间的分界线,跨过这一条线,要面对的是不同的服务场景、客户与作业流程标准。

    在夏冠明看来,城市服务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严格来说物业服务其实也包括在内,只是有红线内外的区别。

    “为什么说物业服务突破红线很难,因为物业企业这几十年的作业流程标准以及业务结构知识和在'天女散花'的场景内,就是一个个分割开来的社区。”

    习惯了社区内的小体量作业,物业企业很难具备大体量与大区域的作业基因,而搭建一套完整的体系需要很长的时间。

    夏冠明认为,城服企业要切到物业市场几乎没有障碍,因为业务属性是高度重叠的,也能实现快速无缝衔接。

    这也是为什么侨银股份决定做行业中第一个打破红线的角色,正式将物业服务纳入到新兴业务板块的战略当中,真正实现现代化城市服务综合性服务。

    今年上半年开始,侨银股份正式推进物业服务业务,已中标多个物业管理项目。

    虽然跨过红线走向物管,但夏冠明并不认为侨银股份会给物业企业完全造成负面影响。

    侨银股份始终坚定自己科技赋能企业的定位,并不会拿走物业管理权,也就不会让物业企业感觉受到了威胁。“侨银习惯性服务单一业主,这是刻在侨银基因逻辑里的。所以我们不会替代物业企业的职能,反而能快速帮助企业降低物业的运营成本。”

    在为物业企业提供外包服务的同时,侨银股份还可以根据自身科技赋能的特性快速降低自身成本,同时提高工作效能,这种尝试其实是对行业当下商业模型的颠覆。

    在夏冠明的设想中,未来两三年内,随着侨银股份在物业市场中的拓展,将综合型智慧体模式推向市场之后,可以快速帮助物业企业突破利润瓶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何欣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物业服务

    A股

    城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