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观察 | 再亏128亿 融创中国仍在负重

观点网

2025-08-28 01:03

  • 来到2025年,融创的工作重点落在了推进保交付、盘活资产及化解债务风险上。

    观点网 8月26日晚间,融创中国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

    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融创实现收入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收入减少41.7%;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4.4%;,毛亏损扩大至20.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4.9%。

    融创于报告中表示,受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增销售规模收缩及集团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导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物业交付面积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物业销售收入相应降低。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创中国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448.8亿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308.5亿元;借贷总额约为人民币2548.2亿元,较去年底约人民币2596.7亿元减少约人民币48.5亿元。

    中报披露后,融创中国股价于8月27日收盘时报价1.51港元,跌幅5.63%。

    业务进展

    报告显示,融创主要收入来自于销售住宅及商业物业业务,其他收入来自文旅城建设及运营、物业管理及其他业务。

    2025年上半年,融创实现收入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收入减少41.7%,收入减少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收入下降所致。

    其中,物业销售作为主要来源,占总收入的69.9%,期内录得收入约14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0.1%;而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21.7亿元,物业管理收入为34.7亿元,其他业务收入为3.5亿元。

    融创于报告中表示,受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增销售规模收缩及集团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导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物业交付面积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物业销售收入相应降低。

    报告期内,融创物业交付总面积为169.5平方米,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减少109.0万平方米(约39.1%),物业销售收入减少与交付面积减少的趋势基本一致。

    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创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35.5亿元;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总土地储备面积约1.24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8624万平方米,其中未售权益土地储备约6306万平方米,主要分布于核心一二线城市。

    来到2025年,融创的工作重点落在了推进保交付、盘活资产及化解债务风险上。

    报告提到,集团积极利用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申报“白名单”等融资资源,以支持物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及顺利竣工交付。

    2025年上半年,融创在23个城市完成了约1.49万套房屋交付任务;近三年多累计交付达68.3万套。融创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全力以赴,预计交付3.91万套房屋,基本完成保交付工作。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上海壹号院、外滩壹号院及北京融创壹号院项目等,是融创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盘活优质项目或合作解决项目债务问题的典型案例。

    2025年上半年,融创此前引入资金盘活的上海壹号院项目四次开盘全部售罄,累计销售额登顶全国单盘销冠。

    另据观点新媒体获悉,融创预计今年有多个高端改善型项目推新,包括上海壹号院及上海外滩壹号院风貌别墅,以及天津梅江壹号院二期低密洋房,武汉桃花源合院与联排别墅等。

    继续自救

    自出险以来,融创中国持续推进化债、降杠杆,伴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的落地执行,有息负债有所下降。

    根据2025年上半年报告,截至今年6月底,融创有息负债为2548.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26.1亿元,较去年年底减少约48.5亿元。

    据悉,融创中国在2025年1月收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涉及3000万美元贷款及应计利息。

    面对新一轮的债务清算,上半年融创连续推进境内及境外债务重组。

    截至当前,融创已用8亿元购回约40亿元境内债券,同时配发及发行约7.54亿股股份,对应注销或获偿付约55.9亿元境内债券。

    中报披露,上半年境内债重组产生的收益达到40.2亿,并已计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中,并且集团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境内债重组方案下其他选项执行。

    针对95.5亿美元境外债务,融创推出全面债转股方案,截至当前已有75%的持有人加入重组支持协议,该重组方案将于9月15日召集聆讯。

    融创亦同步表示,将力争于2025年底前完成境外债务重组相关的所有法庭程序。

    于2025年8月20日,高等法院已将原定于8月25日举行的呈请聆讯延期2026年1月5日,该举措也为融创提供了更多的“自救”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融创流动资产在偿付流动负债后仍存在巨大缺口。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融创净亏损达约128.8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41亿元。当前流动借贷与长期借贷规模分别约为2171亿元和377.2亿元,而集团所持有的现金余额(涵盖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现金)约为186.3亿元。

    截至该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获批准日期,融创到期未偿付借贷本金合共约1178.6亿元,由此可能导致约853亿元的借贷总额本金被要求提前还款。

    对此,融创表示,正积极与其他贷款人磋商借贷展期事宜,目前已达成贷款展期约365.8亿元。

    根据报告,融创已获得政府保交楼专项借款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228亿元,银行配套融资审批金额合计约人民币110.8亿元,“白名单项目”融资审批金额约人民币46.8亿元。

    此外,通过引入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获得资金审批金额约人民币52亿元。

    融创表示,集团将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类扶持政策,通过各类收储政策盘活资源,并在需要时考虑处置资产,以产生更多现金流入。约1808.7亿元借贷由集团资产做抵押,正积极与其他现有贷款人进行讨论,旨在通过延期、再融资或重组集团的借贷,并且争取在集团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之前,不被要求立即还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林钟纯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港股

    业绩

    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