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中国金茂: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活得好

观点网

2025-08-28 01:02

  • “目前已经完成了活下来的目标,2025年至2027年则要达成活得好这一目标,实现全面焕新金茂。”

    观点网 当下中国房地产继续处于调整阶段,虽然政策端不断传来积极信号,但信心不足、需求疲软仍是常态,楼市基本面仍旧承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43218万平方米、4359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1%、6.2%。好消息是,降幅不断收窄、库存连续下降,楼市进入筑底阶段。

    在这一轮弱复苏行情当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品质初心的房企展现出了明显优势,中国金茂便是其中之一。

    8月26日,中国金茂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收入251.13亿元,同比增长14%,所有者应占溢利约10.9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10.1亿元,同比增长8%。

    若扣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已扣除递延税项),中国金茂所有者应占溢利为11.23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

    从一连串飘红的数据来看,中国金茂仍旧展现出了韧性的一面。

    至于下半年,在8月27日召开的投资者会上,中国金茂主席陶天海提到,针对2025年下半年,根据目前的经营情况,公司提出来三个加快,一个重视。

    第一,是加快新项目的去化,以现金流回正为核心;第二,加快存量资产的盘活,全年努力实现盘活35%存量资产的目标;第三,加快第二曲线的打造,是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至于一个重视,则是重视风险隐患的控制。陶天海认为,因为整体地产市场还在深度的调整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提及中长期的规划,他则透露,中国金茂将从“活下来、活得好、活出彩”三步走进行规划,目前已经完成了活下来的目标,2025年至2027年则要达成活得好这一目标,实现全面焕新金茂。

    土储信号

    上半年,中国金茂完成管理层平稳更迭后,在组织架构、土地投资、业绩表现等方面,均展现出积极态势。

    首先,在土地投拓端,过去中国金茂持续发力城市运营业务,依托城市运营聚焦大盘开发,但在楼市调整之下,这家企业不断进行策略调整与土地换仓,将视野转换至一二线核心城市。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2025年以来,在限价政策逐步退出背景下,房企将目光聚焦到改善型项目,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土拍市场成为房企角逐的新战场。

    报告期内,中国金茂紧抓市场机会,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一线、新一线城市接连获取16个新项目,计容建筑面积超145万平方米。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金茂新增权益土储达到70.7万平方米,新增货值608.4亿元。

    中国金茂高级副总裁张辉在业绩会上也表示,上半年的土地投资当中,66%新增投资聚焦在北京和上海,实现了这些重点战略性城市的补仓。同时,成功布局广州、合肥等相对缺货的地区。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计划,他表示,高能级城市对好品质,好房子改善型产品的需求比较旺盛,因此公司也会更好地把握下半年在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机会,全年200-300亿元的投资目标不变。

    通过新增投资实现存货结构的优化,同时通过增量带动存量,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是中国金茂的策略。

    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中国金茂便制定了一个“奋进计划”,拟用三年时间解决公司80%存量的问题。

    张辉表示,2025年是完整的“奋进计划”第一年,锚定全年处置35%存量的目标在推进。

    会上,针对一些存量土地、存量项目,中国金茂提出了更具体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与政府沟通,对项目规划条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则进行土地调整,对开发价值不高的土地进行收储,进而再拿新资源等方式,实现存量的盘活。

    今年1月,中国金茂便成功退出湖州南太湖地块,获得7.81亿现金补偿。

    得益于土地端的调整,上半年,中国金茂销售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实现签约销售金额533.47亿元,同比增长19.77%。

    对于下半年的新房市场,陶天海则认为,整体市场仍然在探底和筑底过程中,预计今年总体行业规模还将有5%-10%的下滑,市场企稳还需要时间。

    至于销售策略,他则表示,新项目力争实现稳价提量,老项目坚决去化,争取量价平衡。

    同时,“做好新项目的产品引领,在存量项目实现多措并举加速去化,尤其是加速一些尾盘现房项目的清盘,作为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利润空间

    “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是中国金茂开发业务2025年主线任务,在这一策略之下,上半年土地与开发业务贡献了200.41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7%,毛利率亦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12%。

    针对商业、酒店和物业板块等非开发板块,中国金茂表示,要加速发展第二曲线,提升板块的盈利能力,真正助力企业实现长远的高质量发展。

    财报显示,在商务租赁与零售商业运营业务方面,中国金茂期内实现收入8.14亿元;酒店经营板块实现收入7.76亿元,上市平台金茂服务期内实现收入17.83亿元,上述三项业务分别实现毛利率79%、34%及23%。

    整体来看,中国金茂上半年实现收入251.13亿元,城市运营与物业服务、商务租赁与零售商业运营、酒店经营、金茂服务以及其他,分别贡献78%、3%、3%、7%、9%。

    利润端,中国金茂期内公司所有者应占溢利约10.9亿元,同比增长8%,扣除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的净利润为11.23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整体毛利率为16.2%,与上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

    首席财务官乔晓洁表示,未来还面临一些2023年以前的项目,所以总体短期来看,坐收毛利率可能还会是阶段性承压的状态。

    毛利率改善和提升方面,中国金茂也提出了几个举措,她表示:其一,在投资方面坚持优中选优,聚焦优质资源,精准发力,保持积极而不激进的策略,坚持底线要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储备。

    乔晓洁进一步表示,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集中获取了一批利润率有显著优势的优质地块,随着这批项目逐渐坐收,未来会带动公司毛利率进入修复通道。

    其次,通过提升运营效率、推动成本费用管控、培育高毛利第二曲线等方式,改善毛利率。

    “虽然短期内公司毛利水平还会有所承压,但我相信随着新项目的逐渐坐收,未来整体业绩应该是稳中有升的态势。我们会利用这两三年时间,将报表质量进行根本性修复。”

    负债维稳

    在当前行业生态下,稳健的财务表现仍是评估一家房企安全性的第一优先指标。

    乔晓洁在业绩会上强调:“这几年公司一直坚持比较稳定的债务管理思路,降短期升长期、降境外升境内,这两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财报显示,于2025年6月30日,中国金茂计息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流动及非流动)约为人民币1232.97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4%。

    乔晓洁提到,今年中期跟去年项目负债略微有增长,但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体。金茂的总体策略是保持债务规模相对稳定,可能阶段性会有一点增长,但是总体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

    具体来看,报告期末,中国金茂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银行结余及若干其他金融资产,于报告期末的净债务为847.44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3.64%,净负债于调整后资本比率为53%,较上年同期减少14个百分点。

    在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当中,于一年内到期负债为274.53亿元,占比达到22.27%,第二年到期的有息负债为289.27亿元,第三年至第五年的有息负债为450.62亿元,五年以上负债共计218.54亿元,占比分别为23.46%、36.55%、17.72%。

    报告期末,中国金茂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人民币340.65亿元。

    融资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金茂利息开支总额约为32.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资本化利息开支约为20.42亿元,同比减少10%。因此,报告期末,该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2.1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

    此外,中国金茂银行信贷额度约1608.24亿元,目前已动用额度约为884.14亿元。

    此前股东会上,乔晓洁曾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利率位于历史低位,但为平衡好股东和债权人的考虑,公司倾向债务规模稳中有降,或是稳中微降,让公司未来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同时控制好债务的规模风险。

    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修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是中国金茂上半年的主旋律。

    在业绩会上,陶天海也指出:“中国金茂“活下来-活得好-活出彩”三步走规划,2023年到2024年,全体员工强化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自我革命,完成了活下来的目标。”

    “接下来的2025年到2027年,公司要实现活得好的目标。”陶天海强调,在这个目标过程中,既要实现公司业绩的稳中有升,又要加快消化存量。所以,公司提出要把80%的存量问题在2025-2027规划年度消化掉。

    “再往后三年,公司目标就是活得好,实现全面焕新,使中国金茂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健康的公司,这是公司对于未来的整体规划和展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龚丽欣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房地产

    港股

    业绩

    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