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直击 | 中国平安:资本市场信心不断回暖

观点网

2025-08-28 00:51

  • “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观点网 香港报道 “在目前低利率环境下,寿险已经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国中产阶级以上的财富配置的压舱石。”

    8月27日日,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业绩会上表示,集团对于今年全年的业务发展非常有信心,在行业趋势以及在三重改革红利释放的推动下,相信今年全年寿险业务可以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他续指,寿险提供三重价值:第一重是财富的保值增值;第二重是对客户及其家人的保障;第三重是医疗健康养老的增值服务,银发经济将会成为未来一个非常有增长潜力的赛道,达到超过20万亿元。

    郭晓涛续指,平安集团寿险业务正是通过这三重优势持续推动整体的发展以及顺应行业,另外集团的寿险在过去数年经过改革,目前已经开始释放改革红利,驱动业务增长。

    中国平安2025年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股东应占盈利680.47亿元,按年下跌8.81%;每股盈利3.87元;派中期息0.95元,增长2.2%。

    期内,收入5464.69亿元,按年减少1.38%;保险服务收入2778.2亿元,按年增长1.17%;银行业务利息收入878.1亿元,按年跌15.49%;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按年升0.3个百分点。

    郭晓涛表示:“管理层对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是满意的。”

    第一是集团的整体业绩相对稳定,第二营运增长强劲,第三个就是集团持续推动创新。

    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按年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上升9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7%,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上升1.7倍。

    尽管平保上半年纯利按年跌8.81%至680.47亿元,但营运利润升3.7%至777.3亿元。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解释,两个利润口径差异,主要由于平安好医生并表带来负34亿元的一次性影响,加上过去一年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估值波动影响,以及平安配置了很多股票,当中资本所得大概有600亿元不计入利润表。

    不过她认为,投资者对保险企业不该过度关注投资造成业绩短期波动,建议市场更多关注营运利润指标,相信公司未来“光芒还可以更耀眼”。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则表示,去年起内地推出一系列支持资本市场政策,市场信心不断回暖,认为目前股市估值水平仍处合理水平,平安作为耐心、长期资本,会适度加大权益资产的配置,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板块和高派息的价值股。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于业绩报表上表示,2025年是AI技术加速突破、生态应用纵深发展的一年。当前金融保险业正面临产品同质化、存量竞争加剧的挑战,金融、医疗和养老三大行业普遍面临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与供给不足、标准缺失、服务参差不齐等结构性矛盾。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冯慧欣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资本金融

    保险

    业绩

    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