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东原仁知选择这条转型之路能否真正实现利润修复,仍有待市场验证。
观点网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成本压力,8月19日,东原仁知服务集团交出了2025上半年的成绩单。
上半年,东原仁知实现营收7.937亿元,同比增长3.1%;利润为2880万元,同比提升14.2%。然而,毛利同比下降12.7%,毛利率降至13.8%,创近五年新低。
分业务来看,物业城市服务板块收益增长8.8%,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6.8%滑落至12.3%。美好生活服务板块录得1.0%的小幅增长,但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板块收益下降9.5%。
回顾过去三年,东原仁知服务营收稳中有升,2022至2024年分别实现13.43亿元、14.84亿元和15.30亿元。
在2025年半年报中,东原仁知服务喊出了"聚势破局"的口号:一边深耕传统物业,一边进军综合非住宅市场,试图以多元化突围。
然而,东原仁知选择这条转型之路能否真正实现利润修复,仍有待市场验证。
扩张独立第三方
上半年,东原仁知服务的支柱业务--物业城市服务,依旧撑起了 "半壁江山"。
该板块实现收益5.033亿元,占总收益的63.4%,同比增长8.8%,毛利率则下降4.5个百分点。
东原仁知服务解释称,毛利率下降主要受经营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高毛利业务减少的影响。
在持续的外拓战略推动下,东原仁知服务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为营收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
上半年,新签项目覆盖住宅、城服、交通枢纽、写字楼、产业园等多元业态:
一季度新增项目53个,新增服务面积351万平方米,包括重庆万州五桥机场、中国工商银行西安分行、杭州空港国际货运站等。
二季度再获59个项目,遍布武汉、重庆、绵阳、成都等地,其中包括武汉中央商务圈"商谷"板块的千万级住宅项目--金珠港湾二期。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原仁知服务在物业领域已布局全国59座城市,总经营及管理物业项目386个,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563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物业占78.3%,非住宅占21.7%。
从来源看,来自迪马集团的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约为183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达340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4%。
布局新赛道
随着行业红利逐渐退潮,各大物企纷纷寻求出路,有的押注非住宅市场,有的加码智慧服务,也有的布局医疗、科技等赛道。
东原仁知服务则选择"多线并行",试图在医疗、养老和国际等业务上寻求突破。不过,上半年,其在新赛道中的表现并不理想。
图片来源:东原仁知服务2025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美好生活服务板块收益占比14.7%,同比微降0.3%;涉外、科技、医疗等综合服务占比21.9%,同比下滑3.1%。其中,涉外、医疗、科技、咨询管理服务收益均下降,仅养老板块实现逆势增长,同比提升8.7%,主要得益于养老院入住率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东原仁知服务在养老领域动作频频。
今年1月22日,东原仁知服务以5950万元正式收购成都东煜宏100%股权,获得成都市一栋楼宇第3至11层的约83.48%所有权。该物业的总面积约为8474平方米,被用作养老院。
早在2024年6月,东原仁知服务便收购了上海常青社康养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常青社")约90.73%股权,切入中高端养老市场。
资料显示,上海常青社作为一家医疗及养老服务提供商,依托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护理康复机构和专科机构四大养老产品,致力于中高端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深耕川渝,共运营1家医院、1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12个医疗康养项目,并通过整合北京、上海等地的优质医疗资源,向慢病与康复领域进军。
东原仁知服务在半年报中提到,未来,其计划依托"常青社"子品牌,重点推出活力型长者康养公寓与护理型长者照护机构,构建完整的医养结合服务链。
与此同时,东原仁知服务也在探索海外市场。
上半年,先后赴日本、越南考察,并与印尼深化合作,推动智慧清洁服务(SCS)迭代升级。实现涉外综合服务营收8985.6万元,占该板块总收入的一半。
从半年报来看,东原仁知服务正在经历典型的成长"阵痛":一方面,物业城市服务的规模持续扩大,但伴随而来的是毛利率的不断压缩;另一方面,新赛道虽有亮点,但整体贡献有限。
如何在保持增长的同时提升盈利质量,如何将新业务转化为可持续现金流,将决定东原仁知服务能否走出利润困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张晶
审校:武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