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鸿凯:内卷焦虑与长期价值 | 2025博鳌物业暨城市服务大会

观点网

2025-08-14 11:43

  • 实用主义的工具价值理性,只会把你带入到技术的焦虑中,只有坚持长期的价值主张,才能让你突破边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本文为袁鸿凯先生在2025博鳌物业暨城市服务大会发表的演讲。

    袁鸿凯(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各位同行,大家早上好,今天首先要感谢观点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是长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给大家交流和沟通。

    跟观点的往来已经很长时间了,前几年在观点这个论坛上,很多分享是基于基础和工具层面的,从去年开始,因为工作的变换之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自身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做了25年的数字化之后,我们应该给行业提供什么样的动力,或者是改变了哪些东西。

    我记得去年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我们工作的三大法宝: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最近两年我们在分享的时候,更多是从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这两项来看我们所有的技术和数字化工作推进的演变。

    这两年公司的CEO一直会问我们,AI现在能解决哪些业务问题,我们跟同行的差距到底有多少,会不会给我们的业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老板们第一个怕踩坑,怕绕路,最后怕赶不上时代,所以一直在问我们。

    上个月我参加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个论坛的规格很高,包括有诺奖得主辛顿,两位图灵奖的得主,还有好多清北院士,以及很多行业同仁。

    参加完这个会,确实感到很焦虑,满地跑的都是机器狗,到处都是人形机器人,在做各种各样的服务,而且还构建了服务的场景。我们看到一个社区的场景,这个社区的场景是从卖东西到服务,到最后的结转等等,会让你感觉到很焦虑。

    在参观的过程中,你又会发现好像AI已经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唯独没有应用的是服务行业,这时候大家都可能会有焦虑,就是技术对我们变革的影响大体上有多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解决内卷焦虑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长期主义。长期主义这个话题大家谈得比较多,我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我觉得长期主义跟技术迭代有关系,但是也可能没有关系。

    我们看到某云发布了6名AI员工转正的新闻,大家都很焦虑,我浏览了一下下面的吃瓜群众们的评价,我们会发现企业做了这个事情,就像刚才跟两位夏总在底下讨论的,这是不是业主真正关注的?好像业主感觉这些服务好像离我很远,我实际上的服务是没有任何感受的。

    确实也是如此,今年国家发布了针对满意度的国标,当中70%关注的是服务品质。

    我们说物业企业都是追风的企业。想想物业行业追过哪些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我们在行业内也接受过各种各样的技术的支持和支撑。

    但是它对我们行业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是需要我们自我检讨的。

    实用工具的理性和价值理性,到底谁占上风呢?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来了之后,大家说单机游戏的末日已经到了,但是我们看到《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当我们说小屏时代来了之后,没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但是《哪吒2》创造了100多亿的票房。

    当我们说移动互联网电商时代来的时候,线下商场都在亏损。但是我们看到了胖东来,他们2024年对比2023年的收入增长了58.9%,利润增长了417%,胖东来就是特别朴实的。

    为什么说胖东来?因为它跟我们服务行业很基金,他就是特别朴实地坚持了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对客户好。他从来不焦虑,1995年成立的这家企业,它经历了互联网+、大数据等等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迭代和更新,但它从来不焦虑,它就是坚持对员工好。

    刚才大家都在说社保新规、人工成本的增加,胖东来2024年的普通员工平均薪酬9000块钱,管理、技术员工平均年薪70万。他坚持的是什么?他写的是“自由和爱”。

    我们同行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知道全球最大的商超沃尔玛,2026年他们要对北美地区3000个超市上线它的电子价签,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模型,联动它的结算体系进行动态调价,大家说以后买东西得随时拍一张照片,看看当时的价格是多少,避免结算的时候出现问题。

    胖东来坚持的是什么呢?他们坚持的是手写体的黑板的价签,他突出的就是人文和关怀,他坚持长期的服务的理念,坚持长期的动作之后,他不会有任何技术带来的焦虑。

    他不会说大家都已经开始用CRM系统来做客户关系管理,他就感到焦虑了,他有他的客户关系管理最基本、最朴实的处理方式,就是对员工好,我对员工好之后,员工就会对客户好。所有的技术和所有的制度、组织,都是想怎么样对员工好。

    胖东来最近还说要吸纳刑满释放人员到我的员工体系来,做相应的服务和支持,这是他对他的企业文化和影响特别自信。胖东来从1995年开始做零售,它的发展跟它的人文关系很有关系。它跟沃尔玛的竞争,就用爱去竞争,用关怀去竞争。

    第二:面对AI,我们需要的不是又一个神器,而是一个清晰的行动体系。我们做的是服务行业,怎么能够通过人员或者其他的方式,把服务的温度传递过去,刚才长江总说,如果上了更多的AI机器人,可能把我跟业主的距离拉远了,这就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需要什么样的行动体系呢?在说行动体系之前,大家要了解一下AI技术本身的缺陷。

    首先是幻觉,这上面写的这段话是我参加论坛的时候,中科院院士讲的,所谓的幻觉是在缺乏事实支撑和或逻辑校验的情况下,生成语义连贯但事实错误的虚构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感觉很有逻辑的情况下在胡说八道,所以它有幻觉,它的幻觉是需要我们通过垂直领域的各种数据,去对它进行修正和纠偏。

    我们参加会议的时候,好多专家说,现在的中文语料,包括各个垂直体系的中文语料,它用完的时间是在2027年,之后它就没有东西可以学了,它再怎么成长就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另外是参数数量庞大、训练数据量大,计算资源需求大。专家也说了,限制人的智能发展的问题是时间,也就是里的寿命是限制你的智能发展的关键。限制人工智能发展的问题是能源,就是有没有电。

    另外一方面,人工智能跟人脑最大的区别是,它可以对知识进行继承,我们每重生一次,可能要从幼儿开始学习,一直学到一定程度,但是人工智能不需要,它可以连续学习,这是它的长处。

    但是因为它要用到大模型、大量的计算,所以它又贵。那天在人工智能大会的展台上,我看到现在的技术只是用来解决一些贵的行业,它在金融行业应用,在工业行业提升效率,在教育行业降低成本,提升教育的普世率,包括在医疗方面,怎么能够看片子。

    现在人工智能涉及到的这些行业,它本身有一个基础的行业特点,就是它们的数据量很大,原本的数字化程度很高。

    反思物业行业,我们的数据到底有多少?整个行业内每家公司到底有多少数据,可以让人工智能提升?它后面的特点和特性支撑你怎么去应用它,是不是一个行业普世的可以用的技术?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这是埃森哲的一组统计数据,亚太地区目前有86%的企业计划使用AI,29%的企业开始进行规模化的使用,只有13%的企业认为人工智能对它的企业是有价值的。

    为了保证落地技术标准的范式,我们要看它的趋势,现在各种各样的模型层出不穷,专家有8点预测,其中有一点就是未来的模型会急剧下降,大模型可能缩减到10个左右。

    对我们有价值或者是有相应挑战的部分,就是具身智能将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市场,它可以用多个传感器跟人工智能进行相应的结合,形成具体的工作实现。

    另外是从大语言模型向多模态转变,这是对物业的场景,包括线下视频采集之后的场景处理会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它的帮助不能是单点,我后面会讲到一个新的观点,它是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提升可能会发生的数字化的转变。

    人工智能在落地的过程中,从单点到应用,最后到系统,这部分我们有一些尝试,形成我们自身的落地和使用。

    第三,人工智能将加快“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进程,物业行业将迎来数字化转型的窗口。人工智能不可能是单体的,比如物业服务里面有保洁机器人,它属于硬件,它应该和系统的软件,加上我们的服务,形成常态化服务之外一个新的增长点。

    刚才在台下和两位夏总沟通的时候谈到,现在大家对增值业务都比较谨慎了,投资也比较谨慎了,但是物业还是需要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的第二增长曲线应该从哪里找?我觉得现在是有机会的。

    现在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国家是有政策支持的,同时Top30的物企已经有6成企业,对自己下游的行业进行了布局。包括有58%的企业布局了工程类的公司,35%布局了保安类的公司,10%布局了保洁,还有6%布局了绿化。

    有了人工智能,加快了软件和硬件的结合之后,会形成新的增长范式,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比如设备设施运维,加上人工智能和服务,形成新的增长点。再一个是停车场管理,如果把停车场的硬件,加上相应的软件,再加上服务,变成一个真正独立于物业公司下属的停车场公司,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在各个物业公司可能都在想自己的成本如何降低,我前面跟长江总也说过这样一个想法,你的停车场有硬件、软件,再加上服务,把你的保安门岗服务,可以放在停车场的收入中去进行消化。

    门口的秩序岗、保安巡逻岗,包括停车场的保洁,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它的单独经营状态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当你还去要求你的秩序岗要百分之百识别业主的时候,如果他的收入就来源于停车场,可能他的动机就不一样了。

    人工智能的长期价值是要为你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应的支撑,让他更好地服务业主。只有他的收入跟你的这项服务相关联,它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类似的,保洁科技公司也是一样的,你有了机器人,这不算科技公司,你得有机器人+软件+保洁服务,成为一个新的保洁服务公司之后,你跟传统的保洁公司PK,才能形成新的赛道。

    在这个赛道里,为什么我说物业公司是第二曲线的选择呢?就是因为你本身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也是你服务的范围,这样的情况下,你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领域,去拓展整个市场和相关的业务。

    习主席说“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增长发展的机遇,谁就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实用主义的工具价值理性,只会把你带入到技术的焦虑中,只有坚持长期的价值主张,才能让你突破边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就像前面讲的《黑神话悟空》、胖东来、《哪吒2》的例子,你只有坚持你的长期价值,才能创造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袁鸿凯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