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直指园区增量,生物医药跨越周期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5-08-14 17:25

  • 《意见》是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

    观点指数 8月13日,《观点指数 • 2025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发布,其中在“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篇中,观点指数指出2025年上半年,共录得26起产业相关的政策,主要聚焦在壮大战新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方面。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提及,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当前全球创新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加速未来产业布局已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重塑产业链优势的关键战略选择。园区方面,传统“拼地式”产业园区正向技术垂直型生态圈转型,智能化园区、零碳园区也逐渐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

    6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政策表示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系统推进电力、热力、燃气、氢能、供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推动新建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完善园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加快运输工具低碳零碳替代。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6月11日,山东济南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标准厂房项目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下统称“《意见》”)。

    《意见》提及,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落实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政策,从严控制增量、持续优化存量、全面提升质量。原则上应在合规工业园区内实施。

    此外,《意见》还提及要严控总量,除省市重点项目、有明确产业引入的项目外,原则上各区县(功能区)不再新增工业标准厂房面积指标。各区县(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可申请将已批复但未实施的项目面积指标腾退,用于新的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建设,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2024年1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发布《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其中表示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新上建设项目首先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

    观点指数了解到,《意见》是继自然资源部等机构发布指导目录后,首个明确响应这一方向、从供给端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的地方政策。此前发布的地方政策主要通过低效用地整治、工业控制线划定等间接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但未直接规定“严控工业标准厂房增量”。

    目前,产业园区面临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从供给端解决问题可以较好地遏制低效新增供应,盘活存量空间。

    此外,5月16日北京通州出台《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其表示将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实体化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

    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加之目前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药健康产业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近年来,各省市政府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协调发展,并将其培育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去年两会期间,就已有政协委员表示投资大幅下降是当前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医药行业普遍信心不足,如果现状持续,不少企业会因融不到新的投资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根据GlobalData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生物制药行业的风险投资规模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具体数据为,2024年第一季度该行业的全球风险融资额为81亿美元,而2025年第一季度降至65亿美元。

    去年开始,已有较多的政府引导资金投向生物医药领域、地方政府设立产业专项基金等,并与风险投资基金合作,共同支持生物医药研发。

    2024年7月12日,上海拟设立总规模890亿元的三只产业先导母基金,其中有215亿元将投向生物医药领域,涵盖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端制药装备等领域。

    2024年12月23日,北京亦庄表示将正式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二期,继续聚焦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六大未来产业等符合经开区产业定位和相关产业政策的企业,重点关注产业链提升、强链补链、自主创新等事关经开区经济发展和产业促进的各类项目,为经开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其中,针对生物技术与大健康产业,二期基金将出资设立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2024年12月20日,深圳出台《深圳市龙华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其中,政策提及支持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对通过市级部门评估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给予100万元奖励。对经区产业主管部门评估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按照上年度运营费用的10%,给予园区运营公司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对经区产业主管部门评估的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按照上年度实际支付租金的50%,给予每年最高20万元、最长3年的房租资助。

    本文节选自《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跨越周期》
    阅读报告全文请点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吴丹怡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