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观点机构主办的2025博鳌不动产投资大会,以“重塑的机会”为主题,关注不动产及相关产业链的资本全景,寻找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2025年8月14日 星期四·海南)不动产作为各行各业经济活动的必备载体,一向成为投资者们看重的投资标的,而在科技与创新推动下,不动产投资正呈现多元化趋势。
在我们熟悉的房地产投资方面,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呈现复杂态势。中国依靠市场吸引力与政策调整,吸引资本回流。可以看到,国内与国际资本巨头均对布局中国不动产有所加速,显示对中国市场结构性机会的认可。
其中,保险资金加速从地产股转向物权投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险资新增不动产投资同比增幅达40%,聚焦物流园区、商业地产、长租公寓、产业园等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并从债权投资转向物权持有。险资还将商业地产列为重点配置领域,投资占比从28%升至39%。
此外,外资回流显著,2025年商业地产投资额同比回升62%,尤其关注核心区位和稳定现金流资产。其中,主权基金瞄准一线城市核心写字楼,私募基金则布局新一线城市商圈。
能源类和基础设施建设类资产同样获得广泛资金支持,新基建成为投资方向。
投资模式同样呈现多元化,如债权与股权结合,通过设立债权投资计划、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不动产投资;又比如REITs配置增强,险资加大公募REITs认购力度。
存量资产价值凸显也吸引着更多不动产投资,据了解,基础设施基金和REITs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6月,基础设施基金达1587只,已上市REITs 66只,推动基础设施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其中,商业地产租金收益率提升至4-5%,核心区位物业价格回调20-30%,吸引投资者转向“算租金”而非“赌升值”的评估标准。
很显然,在行业转型的当下,开发已经不是主流,随着不动产投资逐渐成熟,基金、资产管理等服务内容正成为转型趋势。即房企从开发转向持有运营,险资等不动产投资机构成为不动产主要买家,推动行业从“开发销售”向“资产管理”模式转型。
消弭传统产业壁垒,推动资源与要素的全域流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不动产投资的底层逻辑。展望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格局演变持续,不动产作为关键资产类别,其资本运作与投资动向备受瞩目。
8月14日,观点机构主办的“2025 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2025博鳌不动产投资大会,以“重塑的机会”为主题,汇聚投行、基金、券商、银行、评级机构、交易所、审计及会计事务所、险资、投资机构、家办及财富管理等精英,关注不动产及相关产业链的资本全景,围绕大宗交易、耐心资本、REITs生态、互联互通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以期寻找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在现场,有F.O.G.富尚资产集团董事长、香港越秀REITs独立董事陈晓欧,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商伊敦总经理李杰,华润有巢战略投资部总经理李伯乔,IWG集团中国区总裁胡懋,楷林运营副总经理黄君兰,麻省理工学院GlobalSCALENetwork中国中心主任郭杰群,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华能集团软科学评审专家汪毅,毕马威税务合伙人李晨,BOMA中国研究委员会主席、国际金融地产联盟(IFFRE)常务理事张平,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合伙人刘唯翔等嘉宾领衔出席,朝着相同目的地坚定而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刘满桃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