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不了资本投入,但是做好服务,做好能做的每一步事情就可以了。
本文为王英杰先生在2025博鳌产业科技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王英杰(星河产城研究院执行院长):感谢观点的邀请,也感谢这些好朋友们今天在这里一起聊这个事。其实我的命题放在物流板块有点牵强,但是想谈的事又跟物流比较相关。
其实讲的不是物流,讲的是用物流的这些人,我们可能是为了用物流的这些人怎么提供服务,然后跟大家汇报一下星河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跨境电商这几年是比较热门的行业,我觉得这是民营园区在当下阶段里面为数不多能够抓到的几个能赚钱的产业机会。今天上午访谈时也讲新质生产力,我说讲“新”的事情,民营园区没有这个能力,没有各种各样资金的支持,我们做不了,只能从“质”的角度帮助已经存在的产业去做更好的成长的过程,做好更好的陪伴。正如葛老讲的做好产业合伙人的事情。
今天分享的事情讲跨境电商,也是按照组委会的要求先把我们对于跨境电商行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做自己的理解。
大概会有两个板块,讲一讲我们对跨境电商未来的理解,讲一讲星河在跨境电商园区里的实践。
跨境电商的事特别有意思,它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产业。在中国前十年或前二十年发展中,从2004年到2008年到现在一直是不被政府特别花大力去关注和重视的产业。为什么这两年又特别受到了政府的关注?我觉得是看到了这个产业背后的逻辑对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
它不仅仅是我们简单理解的物流渠道的概念,更多的是新技术、新生产力,它是重塑了供应链,重塑了全球化协同链路优化的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可能不亚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性的产业,它是重新定义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侠侣、成本、边界的事情。
跨境电商会分成这样几个方面,上游是品牌商、生产商,就是做东西的;中游是B2B或B2C行业,像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都是在这样的平台做事情;下游就是具体个人、企业的渠道,这里面有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各类服务商的结构。
整个当下的全球化产业体系,今天上午论坛里大家也在讲,实际上是全球化生产链重塑的概念,而且未来是更加碎片化、数字化的体验。这里面在跨境电商的行业中,又充分体现了通过技术的增长、链路的增长,实现了高效跟风险性的双重变化。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要服务这个产业,我们要知根知底,就要对这个产业有一点基础的认识。大概会分成这个阶段,一开始2008年以前,最早阿里巴巴出来时是学eBay做B2B,都是企业对企业。
到2014年以前,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外贸受阻,这是非常大的契机,这时候B2C模式出现了,阿里巴巴进入速卖通等等垂直的电商平台开始成立了,这个时候国家开始出台了一些具体的产业政策,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强有力推动,但是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整个跨境电商从早期的草根增长进入到了政策体系的健全阶段。
2015年以后到现在,像我们说的最近由于充电宝的问题出现了安克,包括希音,整个差异化的竞争,不再由以前的转手买卖的角色,变成了深耕自己品牌、赛道的角色,在2015年、2018年做了非常好的探索。2019年之后,出现了全托管的模式,这时候降低了门槛,很多中小卖家进入到行业,这两年社交电商的爆发,很多企业实现了整个在这个领域的大规模的增长,这是从原来简单的行业信息对接到多元化产品发展、品牌化出海,到现在成为国家开放经济重要力量的角色。
刚才说不重视,实际作为外贸重要的环节,国家一直在关注。2025年是跨境电商第12次写进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这里面提到重要的点,就是要稳定外贸、稳定外资,要实现跨境物流体系的安排。我觉得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之前是在政策规则上制定,现在涉及到全球化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从原来的试点,到现在的扩容;虫原来国内的发展,到国际化的发展。从原来单纯讲物流、仓储,变成现在的AI一体化;从税收到现在金融化的政策,国家出台了非常多具体的要求,像智慧物流、电子设务协定谈判,包括海外仓,这是2025年最重要的方向。最后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终极目标。
别看跨境电商是非常小的、碎的、上不的台面的,但是背后的功能非常重。就像早期作为世界工厂,我们做的是低端的东西,但是重塑了价值,变成了世界工厂,变成了生产链主导者。跨境电商在当下正在做非常伟大的事情,所以我们非常有幸在这样的阶段去做这个事情。
通过这样的全球化网络、智能化仓储管理、数据驱动,我们是实现了原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今天早上一直讲的需求的问题,现在国际需求还是有非常好的增长空间,这个产业还是有发展的。国内的需求增长,说实话是有点慢,我们也看得到现在CPI、PPI数据非常难看,而且看GDP、PPI先就是大通缩阶段,大通缩就是不买东西,不管怎么刺激都没有用。国外市场是一定要去抓的点,这也是我们说的国家为什么在这个阶段上要把跨境电商做好。国内卷,国外也卷,卷不死自己就卷死别人,反正都是一样的。
这两年尤其是“十四五”阶段国家出台政策非常具体的变化,这个脉络非常清晰。顶层的规划到政策的创新,到现在全球规则的制定,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所有出台的,包括政策的试点的力度,包括整个规则如何适应产业发展,实际上在做一步步的聚焦。目前深化的政策,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点,全球化的规则制定都是由国务院发布了很多政策的文件。
这个图是我们特别开心的图,大家一直讲产业园区、经开区和高新区,但是在全国第三大主流园区就是跨境电商商务综合实验区,到今年已经成立了177个。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也是这个数量级,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跨境电商发展应该还是有持续的区间,分布也非常清晰。
口岸地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都是结合了非常好的沿海枢纽、节点做这个事情,也跟物流体系相关。实际上在很多中部地区,已经实现了中部物流成本低于沿海的物流成本,这个在成都已经遇到过这个问题。通过空铁的联运、基础设施,反而比沿海地区在成本上有更多的降低。
这是我们看到的整个未来、现状的发展状况,官方数据是43万亿,实际上在水下沉着的数字比这个大得多。跨境电商2.6万亿,我觉得官方数据是这个数据,实际数据不太真实,随便哪个卖家都说自己身家10亿、20亿的状态,这个数肯定是不够的。
但是官方统计有它的规律,我觉得这个规律是在的,同比增长是远远超过进出口贸易的增长。现在统计的数据是二十多万个独立站、十万多个卖家,这个数据也是单单深圳就是10万家,在龙岗、坂田1万多家也是有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增长趋势的状态。
国际市场是必须要关注的,可能跟物流不太相关。但是我们做服务的时候就要服务好,这些企业到底在干什么?国内市场电子商务已经很成熟了,现在主要看国外市场。国外市场的电商渗透率是有增长空间的,早期的快速增长到现在会看到增长率8.8%,而且电商的渗透率和跨境电商的渗透率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去做的。目前以中国的社交电商为主的新的赛道,带动了整个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
现在全球看到的跨境电商,就是我们要服务的客户要干什么?要去哪些地方?比较传统的像欧美、日韩都是比较存量的市场,现在比较新兴的就是东南亚、拉美、中东,这些渗透率还比较低,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也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跨境电商领域里面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美国比较明显的是增长率最高,还是占到了中国或全球跨境电商的核心地位,需求是最多的,美国人还是喜欢消费。主流的平台也非常健全,从亚马逊、沃尔玛、eBay等非常多,更多关注的是传统行业。我们讲新质生产力说要看新的东西,但是中国在境外有竞争力的产业还是包括了传统制造业的部分,像服饰、食品、电子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欧洲,欧洲是非常典型的松散的联邦状态,每个国家自成体系,大的区域里面实际上在一些基本制度是融合的,但是消费习惯是分散的。进入欧洲比较累,每一个小片区有自己独特的平台,这也是我们在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时需要关注的,他所针对的东欧、南欧和西欧市场是不一样的,也可以看到跟美国一样是关注生活类的服装、电子产品的区域。目前增长最快的是俄罗斯,东欧和南欧目前也是新的增长重要引擎。
东南亚是现在看到比较贴合中国消费产品习惯的地方,增长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互联网的普及率和人口红利也是中国目前最有活力突出的区域,而且是以社交关系来吸引消费最重要的扩张区间。
最后是拉美,拉美其实是新蓝海,中国进拉美还比较少,包括海外仓布局。美刻多,这是我们看到最后的全球化的蓝海。
以上这些是我们看到的市场表现情况,其实前面讲的都没啥用,大家都比我清楚。我们最想看的是这一页讲的事情,这一页讲什么呢?大家都说今天是地产大会,为什么讲产业、讲物流?实际上星河不是用产业带动地产的发展,而是换一种思维,我们是用地产的服务,
在座很多是从传统地产商转型过来的,我们用地产思维服务客户。我们在做地产服务商,大家做的非常极致化的营销手段围绕着一个最重要的动作是客户画像,我们服务的人有什么需求?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这些分析比前面的行业分析更加重要,虽然没有展开,因为涉及到数据问题就不展开了。
总结一下有八个趋势:
第一,产业化。做跨境电商一定要明白它和产业带之间的联系,垂直整合的力度是需要做的。
第二,在全托管、半托管模式下,企业偏小。在我们园区里面,50人以上的跨境电商企业算大企业了。
第三,流量,这是要保证企业在流量阶段里面,基础设施、服务阶段要支持的。
第四,成本。大家都觉得跨境电商企业赚钱很厉害,都是以汇率的价格创造利润。实际上在整个跨境电商企业里面,老板能够挣到的利润也就是10到15个点最多了,目前8个点也不错了。其实大部分的成本,都是集中在物流领域、平台领域、营销成本。现在整个利润空间是大规模缩减的状态。
第五,品牌化。前面也讲了已经进入到了品牌化阶段,现在主流的上市公司的年报里面可以看到,基本上做泛品的大卖,基本上都在缩减,基本上做品牌的活动。
第六,而且阳光化、合规化非常重要。
第七,今年最关键的就是要支持到海外仓的建设,一会也有其他的专家讲这个事情,我就不多说了。
第八,数字化是很关键的。这八个点是对跨境电商企业目前痛点的分析。
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实践中做的实践,我们在深圳龙岗、坂田片区有星河WORLD,160万放,75万方产业面积,总投资280亿。目前在这个园区里有七大产业集群,之前说怎么做产业规划,实际上我们不是说不做产业规划,而是要顺应产业规划的脉络。
到了民营园区的小园区,实际上我们能做产业规划的能力是非常弱的。当然不是说我们做不了,只是我们没有那个必要去做主导性规划类的安排。在这个园区里面非常幸福的是,我们有一个产业生态在里面,不是单一性的主题园区,有非常完备的2000多家企业。这里面跨境电商企业有500多家,在全国应该说都是密度最高的园区。
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做了分析,这里面供应商和大卖有70%,服务商30%,形成了产业链的集群。这个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当别人都不欢迎这些企业的时候,跨境电商企业在民营园区里既不受政府监管,也不需要背负税收的责任就好了,慢慢形成了2000多家的现状。
我们这个园区里面的特点更加明显,我们没有头部卖家,阿里、亚马逊都不在这儿,我在南山,没有头部企业平台是特点。
第二是腰部企业、品牌大卖很多,他们的特点都是当年草根出身,或者有背景,但是不喜欢或不乐于做更多的出露性的安排。
第三是尾部创新型企业特别多,尤其是今年出租的产品上,中小面积、小面积甚至于卡位形式是非常热租,只要推出来,基本上今天装修完,明天能够全部租出去。而且我们这里面有很多的服务商,所以在服务跨境电商里面主要是做腰部企业稳定的工作,助推中小企业,然后带动专业的发展商。我们按照这样平台的体系。
星河也是全国布局,跟跨境电商产业带有重合,结合着各个产业带不同的特点来复制整个跨境电商的体系。我们搭建了完整的跨境电商的服务平台,在这里面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所做的事情去做了很多的专业化安排。从硬件和软件等等角度,有一系列的构建。
在平台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产业带,在华东地区、成都地区都有安排,形成了很好的效果。
这个平台非常重要,前面领导也讲了很多园区都有平台,我们这个平台一个是基于自己成熟的产业园区平台,同时在这里面针对于跨境电商更加精准做了赋能,产品选品、通关、营销推广、仓储物流、合规、人才、综合服务、金融等做了非常多细致的安排。在这里面,主要是我们帮助腰部卖家对接头部平台,虽然头部卖家总部不在这儿,但是二级、三级机构在我们区域里,这是服务中小、服务腰部企业的针对性内容。
第二个是对接货源。我们和西之月设立了选品中心,对接园区进入走入到货源工厂。包括我们看到的对接服务商,把所有跟跨境电商的服务商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逐条梳理。当企业有需求的时候,能够快速精准对接需求,帮他找到他的人、仓、财税、物流等等一系列平台的作用。
我们做了四个硬件:
第一,联合办公载体,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第二做了直播拍摄基地,有公共空间、场景打开,所以有很多企业带货的背景在我们园区里,可以有山、湖、双子塔、无人机等等。
第三是联合了物流企业设置服务平台,甚至对一些选品的需要设置了专门的物流仓储中心。
最重要的是做了很多的跨境交流活动平台,因为这个园区非常大,160万方,里面有非常多的酒店、空间,大大小小会场非常完善。像今天这样的会场在园区有四五个,最大容纳1800人开会。大规模行业交流基本上是每周有三到四场。
根据葛老说的超级合伙人,我们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比如天天做拉业务的事。我们卷不动零租金的,我们天天被零租金的人卷,我们就卷自己,天天找企业问他要什么,你能提供什么,我们做了千企交流大会、专业性行业分会,千企大会效果也非常好我们自己园区里可以开高新区的会,我们要求中层参加就是把产品展示出来,开着会就能谈业务,这是实实在在做的事情。
我们帮助企业做圈层,跨境电商是小圈层的团体,不开放,但是进入到圈层里面特别开放,所以我们要帮助企业建好圈层、服务好圈层。在服务圈层的时候,这个钱不是我们出,我们是攒局的。在座都是老板,都是10亿、20亿身家,这个钱不需要地产商出。我们小服务员就跟站着的小服务员就是攒局的,就是请大哥们喝茶。你把场子搭起来了,自然有人做。
攒局是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没有那么多制度的障碍,可以做很多贴近市场、贴近需求的安排。我们有人才专业的团队,做了非常多的社交活动。前两天刚办完家宴,老板黄先生也亲自出席,跨境电商也非常开心,很多潮汕老板见到了自己的带头大哥,纷纷合影
。社交合同的感染力是非常多的,有很多企业为了参加大会提前把租金交了,这是非常好玩的事情。包括我们说的一些政策的问题、合规化的问题也是来做的。
我们想说的是在当下的环境里面,民营园区是特别难的。这个事情没有办法,既然卷不动别人只能卷自己。在座有不少央国企的同志们,最难的是民营园区,什么都没有,只能卷自己、拼服务。我们做不了资本投入,但是做好服务,做好能做的每一步事情就可以了,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王英杰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