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冬:新形势下物流地产行业探索与实践 | 2025博鳌产业科技大会

观点网

2025-08-13 15:20

  • 虽然现在市场投资、招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曙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本文为曹冬先生在2025博鳌产业科技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曹冬(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产发首席执行官):大家好,我是京东产发的曹冬。首先,来看一下物流地产行业整体情况:

    从供给侧来看,2020-2023这4年间,全国31个主要城市年均供应超1000万平米,随着项目交付不断放量,市场整体阶段性供过于求。所以从2024年起,物流用地成交逐渐回归理性区间,特别是华南在2023年由于跨境电商的火爆,市场供给大幅增加,随着贸易摩擦的升级,2024年起供给也快速下降。

    从需求侧来看,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换挡和增长模式的转变,客户结构也在进行深层调整:

    一是国家通过拉动内需应对贸易摩擦的冲击,最典型的就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提升了汽车、家电、3C等产品置换需求,直接带动行业龙头企业直租和3PL用仓需求增加。再比如中办、国办最近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也会带来母婴等领域的增量需求;二是新动能开始起量,孕育新一轮的增长。这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理想、赛力斯、零跑、小鹏等累计交付量接近100万辆,并且产能还在快速扩张,具备了支撑起网的基础。再如现在比较火的即时零售,各大平台都在入局,会迭代掉一部分线上电商和线下零售用仓需求,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增量机遇。

    综合以上判断,我们认为,在供给持续降低、需求结构调整的合力下,物流地产行业在下行中开始试探筑底。

    接下来,我用3个关键词来讲述京东产发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1:穿越周期、顺势而为

    经济周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实目前世界各国都处于债务周期调整中。周期就是大环境,每个行业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地产、金融、家居建材,也包括现在比较火的新能源汽车、AI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只不过受影响程度上可能有差异。

    具体到物流地产,我们有三个感受比较深刻:

    第一个是资金端,最近这几年,相信大家普遍感受到流动性压力。

    先看国际资本,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物流地产投资收益的降低,外资投资人更多的选择观望,同时也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调整,出售部分资产包。比如GIC,最新年报显示,截至Q1,亚太地区资产占比从28%降至24%。比如黑石,2023年市场就传闻要出售超100万平米的资产包,最新的市场消息是出售40万平米的资产包。再比如SC capital,2022年出售了华东核心区域南通、太仓、苏州和嘉兴近21万平方米的物流地产项目。

    再看国内,目前基本上主要是险资在投资。平安人寿,2024年收购基汇资本物流资产包,包括江门两个工业园及一个西安的物流园,总价超20亿元。鼎晖不动产,2024年收购了我们京东产发旗下约100万平方米优质仓储物流资产,总规模约50亿。泰康保险,2023年收购了ESR国内6处物流园资产,总建筑面积约合35万平方米,总价超20亿元。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险资对投资收益率等的要求比较高,钱也没那么好拿,所以目前不能填上外资的缺口,物流地产行业的资金压力仍然很重。

    第二个是客户端,物流地产租金持续承压下行。

    CBRE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物流地产租金跌幅约6.5%,预估全年租金跌幅约9.5%。CBRE也对2025年主要城市的租金价格进行了预测,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城市租金跌幅较大,比如昆山、苏州、嘉兴等。第一太平戴维斯对最近10年物流地产租金走势进行了统计,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以来,大部分城市租金在下降,一线城市租金价格相对坚挺一些,一线以下跌幅比较大。所以2025年,我们预计租金价格还会继续回落。

    第三个是投资端,企业的拿地意愿也在降低。

    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的统计,过去两年,物流投资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约50-60%,2024年的市场CR10相较2020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我们从图上也能看出来,物流地产的投资收益率也在一路走低,从10年前的7%以上,跌到了现在的4-5%。

    关键词2:坚持向好

    前面讲穿越周期,不管是资金端、客户端还是投资端,总体看起来压力较大。不过,对物流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我们总体上还是偏乐观的,我们的信心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第一个信心来自客户。

    先看国内,潜在客户多、租赁面积还在增长。根据CBRE的数据,H1净吸纳507万平米,同比增长89%,创历史新高。全年净吸纳量预测约850万平米,较2024年增长15.8%。所以,虽然租金价格在降低,但客户需求在增加,所以这个市场只是在阶段性调整出清,我们相信,这种量变会引起质变,租金在未来2-3年会开始反弹。

    再看出海,出海正在成为不少企业寻找外部增量的选择。就物流地产来行业讲,影响我们的有两个:

    一是产品出海,主要面向欧美等全球消费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跨境电商,当然,现在跨境电商受贸易摩擦影响比较大,但是跨境电商的用仓需求,不是消失了,而是转移了,比如从国内产业带仓、发货仓转向海外中转仓、本地仓等。

    二是产能出海,在“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地区,以制造业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三样”,也就是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像越南、印尼、墨西哥、巴西、匈牙利等都是投资重点。

    第二个信心来自市场。

    从我们的项目招商来看,近些年的仓储出租率比较低的区域,像东北、西北、西南等,开始出现回升迹象。这些区域是领跌的,也会是市场最先出清的。根据CBRE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西部仓储需求同比增长334%,比全国其他区域都要高。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的统计,2024年,华西市场的成都、重庆、西安等主要城市,仓储租金承压下行,但租金刺激下空置率降至新低,我们从表里面也可以看出来,10%左右的空置率,跟目前表现最好的华南市场差不太多。这跟我们的招商感知也是一致的。

    第三个信心来自投资人。

    首先,险资的闲置资金在增长,2024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约33.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08%,我们从表里面也可以看出来,最近五年,保险资金增长了大概12万亿。现在市场在喊“资产荒”,目前市场情况下,高标仓储资产依然算得上优质。其次,债券、银行的投资收益率在不断降低。目前险资50%资金投向债券,而债券的投资收益率一直在降,大家从表里面可以看出来,2020年到现在,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96%降到1.71%,从收益率来看,高标仓储资产目前4-5%的收益率还是有吸引力的。

    关键词3:产发举措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京东产发。

    京东产发是京东集团旗下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产管理和综合服务的子集团。2012年京东产发正式成立,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头部物流地产商。

    我们目前园区管理建筑规模超过2600万平米,全球有超270个项目,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100亿元,我们的仓网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90%的项目位于国内一线城市及其卫星城市,同时在亚太、欧美、中东落地了超过50个项目。

    截止到目前,我们全球项目的出租率超过90%,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过50%,2024年我们首发核五基金,募资约50亿元,这也是当年单一物流仓储业态的最大募资之一。

    在现在的市场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很不容易的,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

    前面提到,我们的信心来自客户,所以我们肯定要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近几年比较热点的行业,像新能源汽车、光伏、跨境电商、即时零售等,我们都跟头部客户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们深入行业“入场物流-场内物流-销售物流-售后物流”场景提供针对性服务。入场物流,我们在常州为理想汽车提供工厂仓BTS定制,这是理想汽车对外合作BTS定制的第一个仓库;售后物流,我们为宝马汽车提供售后备件库BTS定制,全国合作面积超20万平米;我们还联合京东物流,在成都天府项目,为小鹏汽车提供“仓配一体”服务。

    第二,联合京东生态赋能。

    京东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京东产发也承担着助力实体企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我们以京东智能产业园为服务区域的实体窗口,以合作伙伴的业务需求为中心,联合京东各板块的生态能力落地下来,围绕“降本增效”为合作客户提供多元服务,帮助合作伙伴全周期成长:

    一、今年4月,京东集团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缓解外贸企业压力。在大湾区,我们帮助了超过50家制造的合作伙伴企业入驻京东“出口转内销”专区。在长三角,我们帮助了苏州超过180家的工业型合作企业打通内销的新通路。

    二是供应链金融服务,我们与京东科技,以客户在产发库内货品为标的进行融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我们成功服务了奥克斯供应商畅宇,巨量等合作客户。

    三是市场服务-优质产品上京东。我们联合京东零售、京东工业,为客户提供市场拓展服务,比如我们常州的园区成功帮助合作伙伴拓展线上销售渠道,2024年线上整体营收超6000万元;另一家企业上线了京东工业,今年总营收目标冲刺1亿元。

    四是提供优惠物流服务。我们联合京东物流、德邦、跨越,为客户提供优惠的物流服务,在天津、常州、苏州等我们的园区成功服务园区企业超150家,

    五是集采服务。我们联合京东零售、京东健康、京东工业,为客户提供低价集采,比如我们的西青园区成功帮助超50家园区客户降低采购成本。

    六是保险服务,我们联合京东保险为客户提供优惠人身险、财产险等各类型保险合作,例如我们西青园区里为30家园区客户提供了服务。

    第三,造船出海。

    2024年我们加速了出海步伐,目前已经在亚太、欧美、中东等地区,落地9个国家,获取超50个项目,总面积超150万平米。2025年,我们将紧跟国家战略,重点拓展英国、德国、墨西哥、沙特等国家/地区,全年计划新获取资产面积超100万平米。7月我们与阿布扎比机场自由区合作签约,将共同开发与运营位于阿布扎比机场自由区(ADAFZ)的高标准物流基础设施。这是京东产发在整个中东区域的首个自建项目,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开放创新,打造服务中企出海首选供应链品牌。

    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我们在海外已经布局了专业的本地团队,我们了解本地市场、政策法规,同时,京东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我们紧紧围绕技术优势,在海外落地的是本地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包括了位于核心位置的高标仓储基础设施网、仓内的智能化硬件设备、与高效的本地配送网络,这些提升了当地的供应链效率,所以我们是受到本地政府与市场欢迎。

    我们在海外项目,会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一是拿地定制,比如阿布扎比机场项目、德国项目、英国项目等,目前都有空地可以谈定制。

    二是仓配一体,现在很多中资企业也是刚出海,国外的业务量不足以支撑单独租仓,国内到国外的供应链打通也存在困难,政府关系也不熟悉,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联合京东物流,为客户提供国内到国际的的“全链路、一站式”出海服务。这里讲一个案例:

    英国考文垂项目,我们联合京东物流,服务TCL全英国2B业务和大件货物配送。我们英国项目的项目位于非常便捷的物流核心区位,4小时可以覆盖英国90%区域,京东物流在当地物流服务完善,所以我们共同为TCL提供了从智能仓储到分拣,再到“本地大件物流配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实现了TCL在全英国的2B业务和大件货物配送,能大幅提升TCL本地供应链效率。

    最后,虽然现在市场投资、招商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但我们还是要看到曙光,两句话与各位共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曹冬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