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之家、复星康养、中海康养等企业的领衔,呈现了标杆企业在服务颗粒度与资源整合力上的实践成果。
观点指数 当康养行业从“床位数量竞赛”转向“人均价值挖掘”,头部企业正以多元适老消费场景为支点,推动“人效革命”下的产业升级。在长周期、重资产的行业属性制约下,康养企业正通过打破服务边界、重构资源链路,践行可持续的运营新逻辑。
“2025年度影响力康养产业综合运营企业10”,首次将“人均服务产值”、“跨界消费转化率”纳入核心指标,与传统的床位数量、入住率形成互补评估体系。泰康之家、复星康养、中海康养等企业的领衔,呈现了标杆企业在服务颗粒度与资源整合力上的实践成果。
险资机构背景的泰康之家上年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24.3%。企业深化“保险+金融+康养”布局,将保险服务与养老社区场景深度融合。在资产运营方面,其重资产模式下的千人社区旗舰项目规模达5个,同时在北京西北旺镇探索首个“公建民营”轻资产模式项目。
复星康养位列研究成果第二位,其跨界整合能力表现突出。近年该企业实现营收38.1亿元,协同复星保德信人寿、复星联合健康险等关联企业,不断丰富“保险+医疗+康养”的产品矩阵,合作研发新健康险产品,探索医疗保险金与护理险结合。
同时,复星康养与复星旅文合作推出银发旅游产品,将康养服务与亚特兰蒂斯、豫园等大消费场景深度绑定,为银发群体在度假中享受健康管理、文化社交等定制化服务。着力构建“医药+医疗+保险+康养+文旅”的大健康服务闭环,为行业发展开拓全新的商业生态。
中海康养以“锦年康养”为核心,延伸出“锦年甄选”、“锦年会展”等品牌,构建起“康养社区+居家适改+产业生态”的立体布局。通过打造体验馆、银龄友好商圈等线下场景,拟办康养消费节、布局买手店,以品牌创新激活康养消费潜力,让地产场景成为康养产业的“流量入口”。
康养行业正从单一的养老服务向多元价值创造转型。在运营模式上,整合跨界资源、平衡轻重资产、创新场景化服务等成为重要的方向,同时康养行业在价值挖掘的导向下,逐步构建起更具韧性的商业生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样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李永泉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