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价配股25亿港元 商汤股价反倒涨了?

观点网

2025-07-24 22:38

  • 近年来,商汤一直积极寻求资本支持,此次配股融资也是商汤在香港上市后的第三次再融资。

    观点网 配股消息释出后,商汤的股价反倒涨了。

    7月24日早间,商汤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已于7月23日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据此,认购人已有条件同意认购,且公司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合共约16.67亿股认购股份,每股认购股份的认购价为1.50港元,是次配售股份,占公司经配发及发行认购股份扩大后总股本的约4.31%。

    一般而言,配股会使原股东持股比例被稀释,部分股东会选择抛售股票,进而对股价产生一定压力。

    但在披露配售公告之后当天,商汤股价反倒上涨,7月24日收盘涨8.13%,收报1.73港元每股,总市值640.23亿港元。

    配股25亿港元

    公告显示,商汤此次配售每股认购股份1.50港元的认购价,较B类股份于7月23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1.60港元折让约6.25%,但相比60日均价仍有溢价,较B类股份于紧接最后交易日前最后六十个连续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的平均收市价每股1.48港元溢价约1.35%。

    商汤表示,认购所得款项净额将30%用于支持公司的核心业务发展,包括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持续扩大本公司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的规模与场景覆盖。

    30%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发,以及基于公司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落地,重点推进在智能硬件等垂直场景中的商业化应用。

    20%用于探索人工智能在创新垂直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实践,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或与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稳定币等业务并取得相关资质,并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扩展在数字金融中风控及结算方面的应用;另外20%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产城园区评论从公告获悉,此次配股认购人为无极资本旗下基金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该机构以每股认购价1.50港元认购,商汤募资25亿港元,扣除配售代理费及其他相关开支后,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4.98亿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无极资本近期刚斥资超13亿港元投资第四范式。可见,这家机构正持续加码对中国市场的布局,重点聚焦AI前沿科技等赛道。

    无极资本是一家国际长线基金,其双总部分别设于中国香港及阿布扎比,持有中国香港证监会及阿布扎比全球市场金融服务监管局双牌照。近期赴港二次上市的蓝思科技基石投资者中,亦出现该机构身影。

    押宝生成式AI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近年来,商汤一直积极寻求资本支持,此次配股融资也是商汤在香港上市后的第三次再融资。

    该公司曾于2024年6月和12月进行两次配股。其中于6月,商汤曾配售16.73亿股配售股份,每股配售价为1.20港元,融资20.08港元,净收入19.95亿港元;12月,商汤再次配售18.65亿股配售股份,每股配售价为1.50港元,融资27.98亿港元,净收入27.87亿港元。

    通过这三次融资,商汤合计成功获得总额约为73亿港元。

    据了解,当前,商汤正执行“1+X”战略。近期有消息指,商汤科技“X”生态内6家企业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累计约18亿元融资,且生态企业+被投企业股权价值累计达约100亿元。

    去年12月3日,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发布全员信,宣布组织调整结束,开启新架构“1+X”,其中,“1”代表商汤核心业务,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在CV领域,打造通用视觉模型深耕各个应用场景。“X”代表商汤集团重组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包括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

    按照新战略规划,“X”中的各生态企业将设立独立的CEO,并对业务发展负责。这些生态企业将获得更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融资通道,使其能够更敏捷地把握各自领域的市场机遇。

    徐立在信中曾对新架构的战略意义进行阐述:一是坚定生成式AI为代表的核心业务,加速实现盈利和稳定现金流;二是基于集团基础设施优势的协同效应,更利于生态企业快速抓住垂直行业的市场机会;三是生态企业设立独立CEO机制更适应市场化发展。

    就在今年6月,商汤联合创始人徐冰发起成立了一家GPU芯片公司曦望,不久后的2025年股东大会,徐冰正式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秘书职务,转战AI芯片赛道。

    产城园区评论获悉,在2023年,商汤就开始将业务重心移向生成式AI,实行“大装置-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战略。

    据商汤科技2024年报,公司去年总体收入同比增长10.8%,达到37.72亿元。其中,生成式AI收入突破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这是该公司生成式AI连续两年保持三位数增速,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34.8%提升至63.7%,成为商汤最大业务。

    不过,目前商汤仍未摆脱亏损泥淖,2024年的亏损净额为43.07亿元,同比收窄33.7%,2018年以来,该集团已累计亏损约545亿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陈玲    

    审校:徐耀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科技

    港股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