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茂1-4月新增规划建筑面积66.6万方,同比增加了约50万方。基于做优增量的策略,其对于一些地块的溢价率也抱有一定的宽容。
观点指数(GDIRI) 今年1-4月,中国金茂的拿地力度远超以往。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中国金茂的新增货值为559.61亿元,货值超过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控股数十亿。权益货值则为312.87亿元。
从其他指标来看,中国金茂1-4月新增规划建筑面积约为66.6万平方米,成交价为346.72亿元,权益成交价为217.02亿元。
对比去年同期,中国金茂在西安曲江和成都锦江新增了2宗土储地块,合计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拿地金额为28.27亿元。
观点指数观察到,去年上半年中国金茂拿地趋于谨慎,上半年仅入手4宗地块。而一改保守策略的时间点出现在去年12月,仅12月单月就获取10宗地块,建筑面积约164.24万平方米,拿地金额为115.8亿元。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沙、天津、嘉兴、郑州、成都、上海等地。
截止2024年末,中国金茂当年收获了22个项目,新增土储计容总面积为202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99%,府系/璞系项目货值占比65%。中国金茂合计有2800亿元未售货值,一二线未售货值占比为87%,华东、华北区域未售货值占比63%。按照去年的销售额来计算,去化周期在3年左右。
大力补货
可以看到,中国金茂去年补充的土储均以一二线为主,并且延续至今。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今年1-4月,其新增土储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武汉、杭州、广州。其中,北京新增土储建面占比约为57%。
数据来源:公开市场,观点指数整理
北京占比较大的原因是新增了2宗大额地块。2月11日,北京朝阳区三间房地块最终由保利发展联手中国金茂以87.295亿元的代价夺得。据了解,三间房地块的土地总面积达6.9公顷,地上建筑规模为17.29万平方米,起拍价为79亿元,溢价率为10.5%,折合楼面价5.05万元/平方米。
截止发稿前,该地块项目获批,项目名为朝观天珺(备案名:天珺和苑),首批397套房源获得预售许可。取证楼栋为1#、3#、5#、6#、7#楼,拟售单价为8.84万-9.25万元/平方米,首批货值达49.95亿元。该项目主力户型涵盖92平方米三居及122平方米/139平方米/157平方米四居,产权得房率71.4%-84.8%。
值得注意的是,周边板块已售罄的保利和光煦境现房均价7.56万元/平方米。在售价方面或承受一定的压力。
另一宗则是在4月28日,中建智地、金茂、越秀地产和朝阳城发组成的联合体以底价126亿元竞得。该地块计容建筑面积为28.3万平方米,由平房地块和孙河地块两部分组成。
此次竞拍地块共吸引了保利、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发、招商蛇口、中海四家房企及联合体报名。不过,最终只有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发报价。
做优增量
在2024年业绩会上,中国金茂提到,土地投拓坚持双聚焦战略,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会坚持利润优先的战略导向,选择更适合金茂的地块。
观点指数认为,这是中国金茂做优增量的策略,支撑点是核心板块可以为其产品升级提供支持,且客群消费力强,可以提高产品的去化率。
2024年被中国金茂定义为“产品升级”主题年。年内,该公司发布“金玉满堂”全新产品线。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金茂已在12大核心城市落地了18个项目。9座金茂府3.0、3个璞系、两个满系、3个棠系项目开盘销售。
也正是基于此,中国金茂对于一些地块的溢价率抱有宽容。今年公开市场拿到的地块中有5宗是溢价成交,溢价率最高的达58.78%。
根据金茂的业绩报告,2024 年公司实现所有者应占溢利10. 65 亿元,同比增长 115%,成功扭亏为盈。
这与做优增量的推货有关。不过,仍需要关注中国金茂的存量。去年6月,其制定了“奋进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来解决80%的存量问题,加快存量去化。解决存量的方式之一就是被收储。今年1月,中国金茂湖州滨湖东单元4宗土地被收储,获得7.81亿元的补偿。
回到中国金茂近期的拓储上,高溢价地块意味着土地成本高企,开发压力不小。同时,这些地块的区位竞争激烈,不排除周边竞品以价换量挤压市场空间。除此之外,虽然和其他企业联合开发可以分担部分资金,但是开发产品和进度能否匹配当下市场的节奏也有待观察。
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的策略,其实是把大部分的资源投放至前者,通过前者带来的收益去覆盖存量存货的损失。从集团整体来看,似乎是基于全局观下所做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曾宇鹏
审校:陈朗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