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公司自己计提的1.52亿元亏损,4300万元明显小额了许多。
观点网 近年来,佳源服务被关联方埋下的雷爆了一个又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雷鸣”已逐渐平息下来。
最近,佳源服务再次“消化”了一个雷。这次的雷是该公司在未知情的情况下,为集团创始人沈天晴收购合肥弘果提供了担保,最终被申请执行连带责任。
5月16日晚间,佳源服务发布内幕消息指出,在5月15日,上海金辕及上海智金(作为申请人)与巢湖旭彤、佳源创盛、浙江禾源、浙江智想大成(作为被强制执行人),订立了强制执行调解协议。
根据该协议,上海金辕及上海智金各自同意以金额8600万元偿付被强制执行人于股权转让协议及担保协议项下的所有义务。其中的4300万元由佳源创盛及其关联方以转让1034个停车位的方式支付;剩下4300元由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以现金支付。
而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正是佳源服务旗下两家附属公司。也就是说,因为关联方收购事项的“失约”,佳源服务被坑了4300万元。
不过,相比于公司自己计提的1.52亿元亏损,4300万元明显“小额”了许多。
后知后觉
事情始于2023年7月23日,沈天晴间接控股的巢湖市旭彤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巢湖旭彤”)与两名独立第三方上海金辕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上海金辕”)、上海智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智金”)签署了一份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巢湖旭彤将以1.23亿元的价格,向后两者收购合肥弘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弘果”)的100%股权。其中,上海金辕持股99.98%、上海智金持股0.02%。
同时,由沈天晴全资持有的佳源创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佳源创盛”)、佳源服务旗下两家全资附属公司浙江禾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智想大成”),分别与上海金辕、上海智金订立担保协议。
根据担保协议,佳源创盛、浙江禾源、浙江智想大成已同意各自就上述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所有债权及实现债权与担保权利的其他费用承担连带责任,为期三年。
然而,作为担保方的佳源服务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该公司董事会强调,提供担保主要是由于中国佳源绕过集团当时现有的企业管治及内部监控的不当行为,从而导致提供未经股东或董事会批准的担保。
也就是佳源服务在不知不觉间“被担保”了。
直到2023年12月,作为买方的巢湖旭彤未能按照约定支付收购款。于是,作为卖方的上海金辕、上海智金决定向上海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要求巢湖旭彤支付款项以及要求佳源创盛、浙江禾源、浙江智想大成三大担保方共同承担巢湖旭彤在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的责任。
即便是在这一刻,佳源服务仍被蒙在鼓里。
后来于2024年4月,上海仲裁委发出了仲裁调解书;同年10月8日,根据仲裁调解书,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向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发出执行通知书,颁令强制执行仲裁调解书,并冻结了两者的若干银行账户,最高金额约为1.24亿元(实际只有90万元)。
当时,佳源服务相关财务人员在准备向两家子公司转账时发现银行账户被冻结的事项,经过进一步调查才最终了解到仲裁调解书及强制执行令一事。
此时,佳源服务才“大梦终觉醒”。
只不过,醒过来后的佳源服务发现为时已晚,只能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并申请撤回仲裁调解书及不予强制执行仲裁调解书。不过,该申请被法院驳回了。
当时法律顾问向佳源服务给出的意见是:假如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根据调解协议承担所有付款义务,两家公司可向巢湖旭彤追讨及索偿全部款项;以及向佳源创盛追讨及索偿两家公司所承担的超额部分,除非另有决定,否则所有担保人将按相同比例(即担保金额的三分之一)承担连带责任。
利空出尽
有意思的是,巢湖旭彤在2018年2月的时候就收购过合肥弘果,并成为了后者100%持股的股东。后在2022年11月,合肥弘果的股东就变成了现在的上海金辕与上海智金。
收购之后,上海金辕与上海智金第一时间就将合肥弘果全部股权质押给了上海石一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后者大股东为上海仁合投资有限公司(郑磊持股30%)。
而上海金辕与上海智金背后同样有郑磊的身影。其中,上海智金由仁和智本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仁和智本”)全资持有,上海金辕则由仁和智本间接持有62.5%股权。仁和智本的单一最大股东也是郑磊,持股约53%。
如今,当年的卖方化身为买方,想再次将曾经的属于自己的资产“赎”回来,但却因没有钱惹出了一系列的热闹。
若是根据公告中披露的内容,佳源服务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明显就是一个“大冤种”。这也是其在被挪用6.6亿元资金之后的,又一桩揭露公司内部监管、管理独立性存在漏洞的具体案例。
根据佳源服务的调查,浙江禾源、浙江智想大成签订担保协议时所使用公司印章的实际日期为2023年11月1日,并非股权转让协议订立日期的2023年7月27日。
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的印章保管人员表示,中国佳源人事行政部的相关人员曾于2023年11月初前往佳源服务的人事行政中心,并在若干文件加盖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的公章。
而当印章保管人员问及相关用章是否已通过审批、是否携带用印审批单,并要求复印文件时,中国佳源行政人员表示不需要提供用印审批单,并向印章保管人员明确表示没必要复印文件。
就这样,中国佳源轻易地绕过了佳源服务内部程序。
根据公司业绩公告,由于此次未经授权的担保事件,佳源服务于2023年、2024年分别录得1.23亿元、2934万元,亏损合计约为1.52亿元。
而根据最新公告中,涉及收购事项的多方共同签订了一份强制执行调解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佳源服务旗下的两家附属公司仅需支付4300万元,且还是分四批次支付,与上述计提的1.52亿元亏损之间有约1.09亿元的差额,公司将录得该部分差额的亏损拨回。
针对所需支付的4300万元,佳源服务后续可向相关方追讨索偿,但能否成功还是两说。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此次签订强制执行调解协议对佳源服务而言是一个好消息,而且也算是再次消化了一个来自关联方的雷。
去年10月,佳源服务的大股东已经变更为华盛证券,当排完前任大股东埋下的雷之后,相信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脉络会越发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黄金土
审校:武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