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慎兴业的业绩与香港经济,特别是零售、旅游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观点网 扎根香港铜锣湾的希慎兴业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一扫往年低迷气氛。
资料显示,希慎兴业2024全年营业总额34.09亿港元,同比增长6.2%,与之对比2023年其全年营业额为32.1亿港元,同比下跌7.2%;投资物业估值也恢复正增长,微升0.6%至965.47亿港元。
同时,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增长6.8%至19.56亿港元,而2023年该数据是同比下降11.2%;相应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扭亏为盈,录得3500万港元,2023年同期是亏损8.72亿港元。
扎根铜锣湾
希慎兴业的业绩与香港经济,特别是零售、旅游行业发展息息相关。
控制该公司的利氏家族在一个世纪前,眼光独到地于香港岛中部沿海地区购入一座山丘,如今发展成香港核心商区铜锣湾内一座“城中之城”——利园区。
这座“城中之城”包括已落成的9座办公零售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382.5万平方呎,占希慎兴业在香港投资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450万平方呎约85%。其中约65%为办公楼,35%为零售商铺。
9栋建筑分别为:铜锣湾地铁站F出口上盖的希慎广场,被认为是希慎兴业的旗舰物业之一,楼高40层,总建筑面积71.6万平方呎,分别为17层涵盖120家商铺的购物中心和15层甲级办公楼。
商业部分体量约46万平方呎,走中高档路线,主要吸引年轻人进场,拥有Apple Store、诚品书店等品牌;
利园一期,楼高53层,总建筑面积90.3万平方呎。其中商场楼高7层,为重奢品牌集中地,拥有Louis Vuitton、Chanel、Hermès、Dior等头部;利园二期,楼高34层,总建筑面积62.1万平方呎。基座商场楼高3层,与利园一期相连,也拥有Bvlgari、Mikimoto、Tasaki、Roger Viver、Tod's及Van Cleef and Arpels等奢侈品牌,商场其中一层为著名儿童专区。
利园三期,楼高32层,总建筑面积46.7万平方呎,项目以办公用途为主,拥有香港第一条造在商业建筑里的空中慢跑步道,零售部分主要进驻餐饮食肆;利园五期,楼高25层,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呎,亦以办公用途为主,项目一楼和夹层唯一的商铺出租予Cartier;利园六期,楼高24层,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呎,以办公用途为主,零售部分进驻高档家饰及家居用品品牌以及餐饮店。
利舞台广场楼高26层均为零售用途,总建筑面积31.4万平方呎,项目走年轻潮流路线,引入多家国际潮流服饰与时尚生活品牌,汇集多家大型旗舰店,例如优衣库的3层高旗舰店;礼顿中心楼高28层,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呎,零售部分租户包括运动品牌如Nike、Asics和Hagl fs等,以及一些美容护理品牌。
希慎道壹号,楼高26层,总建筑面积约16.9万平方呎,以办公用途为主,零售部分引入了一间时装旗舰店。
希慎兴业在香港的其余投资物业,还有竹林苑、Lee Gardens Apartments、Bizhouse3个服务式住宅项目。
在香港之外,希慎兴业于2021年接手总建筑面积约73.6万平方呎的上海利园项目,该项目2024年陆续投入运营,为希慎兴业提供租金收入7300万港元,同比提升超过7倍。
其中上海利园商场部分的优化工程于2024年完成,最新出租率接近60%。另外,希慎兴业拥有与恒隆地产合作的上海港汇广场26%权益。
进入收成期
由此可见,希慎兴业是一间典型的香港本土收租企业,以铜锣湾核心商区核心物业为业务基础。长期业绩驱动与香港经济发展挂钩,也来自利氏家族对旗下核心物业的重建与翻新。
2024年业绩恢复强劲,很大部分原因来自该公司对利园区物业组合的提升工程。尤其是在香港商铺市场,去年由于本地消费力流失、旅客人均消费下降,而出现复苏放缓的情况下。
希慎兴业是于2023年年初正式发布利园升级计划“Lee Gardens for the Next Century”。按照计划,利园将进一步区分为3个功能区分别升级。
其中,希慎广场定位为利园区的潮流门户“The Trendsetter”;中部的建筑:利园一期、二期、三期、五期,定位顶级国际奢侈品牌旗舰店聚集地“Home of Luxury Flagships”。据悉,整个街区会重新设计升级,一些核心品牌会相应进行门店扩充。
位于最南侧的绿化核心区“The Green Centric”,包含利园二期的一部分和六期,而最重要组成部分为希慎兴业2021年与华懋集团联合以197.8亿港元投得的加路连山道商业地块。另外,升级计划还包括完善一条联通利园所有建筑的人行天桥。
图片来源:希慎兴业2022年全年业绩简报资料
资料显示,上述升级计划在2024年已有十分明显的成果。例如希慎广场一楼中庭至三楼的翻新工程已经竣工,引进超过30个国际及本地品牌进驻。
利园一期及利园五期多家主要奢侈品品牌旗舰店也在2024年内重新开幕。包括位于利园一期,向上扩容了一层,变为三层高临街巨铺的Hermès旗舰店。同期,完成扩容至3层的品牌门店还有Chanel、Dior、Louis Vuitton等。
升级计划进入收成期,“我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启动了利园区的更新优化策略,如今已见成效……优化计划在年内开始实现财务贡献。”该公司主席利蕴莲透露,利园中区已迎来超过10间全新装修和扩建的奢侈品品牌旗舰店。
按照计划,随着利园区升级计划完成,希慎兴业旗下奢侈品品牌门店面积将翻倍达到5万平方呎。
受惠于此,2024年希慎兴业零售商铺租金收入录得16.78亿港元,同比增长达到9.5%。虽然由于升级工程,整体出租率从97%下滑至92%,但维持在90%以上。
“大湾区来港的人流及消费会继续增长。”利蕴莲指,公司会持续持续调整商户组合,以迎合市场需要,“将继续做好自己,吸引客户。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营运总监吕干威亦补充称,相信利园会在大湾区占有一席,持续吸引游客前往。
与零售商铺部分的持续升级相对,希慎兴业的办公楼部分则显得相对地“被动”。
去年香港核心区办公楼市场持续低沉,来自仲量联行的数据,年内整体市场租金下跌8.6%。其中湾仔/铜锣湾地区租金下滑4.4%。但随着租金水平下降,下半年以来租赁活动略有好转,“五大主要商业区中,四个地区的空置率保持稳定,其中三个更呈现改善迹象。”仲量联行称。
在此背景下,由于去年也有20%面积租约到期,希慎兴业香港办公楼部分租金收入同比下滑1.5%,录得14.4亿港元。
仅因为上海利园出租率达到70%,录得强劲增长,帮助希慎兴业办公楼部门收入回到正增长轨道,全年营业额15.07亿港元,同比增长2.4%。
“办公楼市场确实面临很大的压力。”首席财务总监蔡易霖说,但尽管市况下行,公司香港写字楼组合的一大优势是,出租率仍同比提升1%到90%。
作为利园绿化核心区“The Green Centric”的主要组成部分,最新已被命名为“利园八期”的加路连山道项目,是希慎兴业接下来数年业绩的主要撬动点。
该项目此前已于2022年9月动工,并进展良好,预期与新建的行人通道系统在2026年下半年竣工。
资料显示,利园八期土地面积15.93万平方呎,总建筑面积约109.79万平方呎,将兴建3幢楼高16至25层高混合用途的商业大厦。其中,零售空间约10万平方呎,还有约6万平方呎的开放绿化空间。
利蕴莲对利园八期入市前景看好,她表示:“利园八期本身是一个优质的项目,支撑整个利园区的配套……这会为我们带来良好的口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刘子栋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