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非住物业快速发展帮助保利物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产业链上游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冲击,但不增收的情况仍旧是困扰。
观点网 随着前往肇庆、惠州的指示牌被清晰标注在地铁站内,广惠、广肇城际宣布正式全线贯通,广州地铁线网图迎来了重大更新。
同时迎来“上新”的,还有保利物业的服务版图。
5月27日,保利商业物业官微发布推文宣布,继服务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沿线主要车站后,正式进驻广惠城际、广肇城际线项目。
据公开资料,广惠、广肇城际铁路线由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与佛肇、莞惠城际“四线贯通”而成,共同构筑起一条全长258公里,横跨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5座城市,呈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而保利物业自2023年10月起便已分批进驻项目,提供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包括清洁、绿化、员工公寓与餐厅管理等综合物业管理服务。
再加上2020年10月开始进驻的广东城际铁路运营项目,主要服务广清城际、广州东环城际沿线主要车站,保利物业至今在大湾区内已服务了4条城际铁路。
将时间调拨回2017年,保利物业交通服务市场业态从服务云湛高速以来,从公路延伸到轨道,服务区域也逐渐深入到大湾区核心。
用保利物业董事长吴兰玉的话说,在大湾区交通轨道服务中的耕耘,是“一种软性的环境和软性的基础力量”,以公共服务融入城市的互联共同发展。
2022年,保利物业在公共及其他物业类型中取得的重点拓展项目包括西安市地铁1-6号、14号及16号线一期场段项目等;到了2023年,进一步在上海取得了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等重点项目。
沿着逐渐明朗的布局与发展脉络,保利物业的公共服务业态整合成为了“镇兴中国”计划。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保利物业新签约公共及其他物业项目的单年合同金额约15.6亿元,同比增长36.7%,在新签约第三方项目单年合同额中的占比约54.3%。
2023年,保利物业源自该业务的收入为26.1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27%,占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的比重约25.8%。
随着“镇兴中国”战略计划自2018年推出,保利物业非住物业在管面积从7495.3万平方米增至1.48亿平方米,超越住宅物业成为面积最大物业类型,增量全部来自公共及其他物业。
公共及其他物业的在管面积以1.4亿平方米的体量,占总面积的比重从35.9%上升至48.9%,而这两项数据在2023年达到4亿平方米和55.7%。
尽管非住物业快速发展帮助保利物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产业链上游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冲击,但不增收的情况仍旧是困扰。
2019年,非住物业在管面积翻倍,但9.79亿元收入仅占到保利物业38.44亿元总收入25.5%。4年后的2023年,比住宅物业在管面积超出近一倍的非住物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41.7%。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未超过住宅物业收入。
聚焦到公共及其他物业业态,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改善也显得更缓慢。
财报显示,保利物业的公共及其他物业收入在2019年的收入为4.8亿元,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12.5%。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比重分别为16.2%、21.9%、24.5%,每年增速提升在5个百分点左右。
到了2023年,公共及其他物业的收入占比仅较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至25.8%。
不过,公共服务仍旧是保利物业致力发展的方向。从“镇兴中国”名字可以看出,保利物业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是与国家战略挂钩的。
2021年,保利物业提到,在夯实“大物业战略”基础上,物业管理正从“硬空间”走向以公共服务、公共配套、公共资源、公共环境为代表的“软基建”,认为物业服务应逐步与社会治理接轨。
来到今天,保利物业在宣布进驻广肇、广惠城际时表示,从城市地铁到高速公路,从城际轨道到航空机场,要坚守保障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平稳运行的第一线。
2018年,保利物业总经理吴兰玉升任为董事长,随后在2019年发布了“大物业战略”,即全局物业、全业态物业、全价值物业、全技术物业和全民物业。
吴兰玉此前曾提及,“大物业战略”要站在国家战略和新阶段对行业的要求角度来理解。进化到物业管理的下一阶段时,企业应该打破物业管理对自身的定位,物业应该走向响应国家战略的“行业定位”。
或许公共服务业态不能像其他业态一样带来夸张的增益,但不少市场观点认为,城市公共服务仍旧是一片蓝海。
撰文:何欣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