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变革背景下,这些行动的出发点似乎并不仅仅在于“绿色”。
编者按:置身百年未有的时代浪潮之下,企业和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企稳和复苏,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此间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深刻的改变已经渗透各行各业。
面对变化的世界,我们应以更高视野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那些始终保持信心、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的企业,他们的体系、模式与策略,成为当下和未来制胜的关键。
历经数十载传承与创新,博鳌房地产论坛系列活动一直紧跟全局形势,不断革新模式与架构。故此,观点新媒体全新策划和推出2023博鳌特别报道系列——“有心者胜”,通过企业研读与报道、深度采访与交流等,传递信心与希望,讲述企业和企业家的故事。
率先发布的“ESG篇”,将从可持续发展层面出发,观察标志性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维度的行动和选择。
观点网 经历了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时代,地产行业现在逐渐进入重视ESG发展的时代。
2021年10月,国务院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
2023年4月21日,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知。
万物新生,保利发展作为央企,也不断为地产行业的ESG发展提供更多样本,2016 至2022年,完成认证绿色建筑项目达到370个,认证面积共6720.2万平方米。
在行业变革背景下,这些行动的出发点似乎并不仅仅在于“绿色”。
以绿建为源
保利发展最早是在发布了201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在2019年报告中,保利提到已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等多个省市的项目规划中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其中,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保利新旧宫项目,围绕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海绵城市、适宜的室内居住环境提升建筑品质,成功打造成为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的示范项目。
2021年,1615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应用了新型建造体系,较2020年的11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其中,1115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使用了装配式建筑,较2020年的63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74.76%。
同年,保利在全国共有27家地产主要子公司的项目已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主要子公司有17家,较2020年均有所增加。
但在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暨ESG报告中,保利并未披露装配式建筑具体数据。
近年来,不仅是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而且绿色建筑被市场广泛认可,渐渐成为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
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从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2021年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84%。2016至2021年期间,保利完成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共354个,认证面积共6455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2021年,保利建筑面积100%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其中,达到绿建一星及以上设计标准的项目113个,面积1646万平方米;完成认证的国家绿色建筑项目41个,认证面积781万平方米。
至2022年,保利建筑面积100%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其中,达到绿建一星及以上设计标准的项目79个,面积882.7万平方米;完成认证的国家绿色建筑项目16个,认证面积265.2万平方米。
从数据来看,保利近两年均实现建筑面积100%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但完成认证的国家绿色建筑项目及认证面积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据不完全统计,建筑面积100%达到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仅保利发展、金茂、龙湖、万科等少数几家房企。
由于各房企披露口径并不一致,无法实现直观对比。因绿色建筑项目及面积并未披露,保利绿色建筑认证数量上优于龙湖,但逊于万科、远洋集团,而累计认证面积处于领先位置。
绿色建筑作为房地产产业升级重要方向,首先可以降低劳务费支出,调整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采用装配式,能减少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及缩短工期;随之招标体系、监管模式会发生变化,调整原来臃肿、繁琐、效率低下的组织机构。
2022年财报显示,保利发展管理费用47.44亿元,同比下降12.69%;开发建设及其他成本992.02亿元,同比减少6.71%,占总成本的45.28%,较上年的46.32%减少1.04个百分点。
其次,经过认证的绿色建筑不仅代表了更低的环境负面影响,亦代表更优的楼宇品质,能够为品牌及项目带来一定程度的溢价。
从消费端来看,经过疫情,健康、绿色等概念更受青睐,绿色建筑的市场认可度较高,客观上,提升了居住品质和质量。
此外,以绿色建筑作为基源,可为房企融资拓宽渠道,且绿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追赶的绿债
2016年,当代置业完成发行3.5亿美元绿色债券,这应算较早的一笔房地产绿色债券。至至于保利,则于2022年5月、8月完成发行30亿元、5亿元的绿色债券。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2022年,保利发展取得397亿元公司债、中票和短融发行额度,完成发行募集263亿元,平均融资成本2.88%。其中,35亿元绿色债券占总发行募集金额的13.31%,略低于该公司平均融资成本。
纵观国内全行业绿色中期票据的发行情况,2021年平均票面利率为3.59%,2022年均值降至3.02%;与此同时,绿色债券主要是中期债券,发行期限以5年期内为主。保利发展的绿色债券契合国内绿债的发行种类和期限,票面利率更低于全行业均值水平。
从行业看,房地产企业绿色债券发行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境内房地产企业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160.88亿元,占境内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的1.5%,并且以央国企为主。
虽然保利发展发行绿债时间较晚,但2022年绿债总额占房企发行总额的21.76%,处于较为突出的地位,追上房企绿债第一梯队,不过发行类型较为单一。
中诚信国际的研究报告指出,2022年国内共发行122单绿色ABS产品,总发行金额达2104.79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70.58%。绿色信贷ABS发行规模为237.40亿元,占比11.28%;绿色ABN发行规模1132.76亿元,占比53.82%;绿色企业ABS发行规模734.63元,占比34.90%。
绿色中期票据作为绿色债券的其中一种,较碳中和债券等有更广泛的募集用途及更为宽松的审核程序,因而,发行绿色债券审核效率更高,有利于实现高效融资。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公告显示,保利发展2022年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募集的30亿元,用于绿色建筑项目开发建设,包括上海杨浦保利天汇、杭州保利天汇、西安保利和光辰悦一期及二期;第五期募集的5亿元用于南京阅云台项目,这是由南京保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开发,项目去化率约为6.61%。
4月27日,保利发展发布关于2022年第五期绿色中期票据募集资金用途使用情况的公告称,募集资金于2022年9月5日划入指定账户,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全部按照约定使用完毕;第二期30亿元暂未披露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投入的4个项目,总投资为21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30亿元,按照拟使用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比例对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折算,可实现年节能量270.11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596.95吨。
第五期绿色中期票据募集资金拟投放的南京保利阅云台,总投资为49.57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约5亿元,按照拟使用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比例对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折算,可实现年节能量36.73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79.24吨。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如上图所示,保利发展绿色债券发行总额和资金使用效率均低于中海、万科,如果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将助推于绿色建筑进一步降低成本及提高ESG评级,有利于加大发行绿色债券额度及降低融资成本。
而且保利发展并未提出具体减碳目标,相较于其他房企大多集中于自身运营层面指向强度减碳而非总量减碳,更为薄弱。
从公开披露内容来看,与其他头部房企相比,保利当前表现落后较多的议题,主要包括“应对气候风险”等,这亦将影响未来在ESG方面的评级。
投资碳中和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保利资本引入绿色建筑领域的新技术,从上游的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到下游的建造环节、装配式建筑,努力寻找合适的技术和企业,进一步提升保利在绿建的表现,以满足投资者和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如保利资本正在积极寻找拥有绿色减排技术的企业,涵盖了产业链条各项低碳排放技术、以秸秆代木的板材制造技术、结构化数据设计引擎、建筑机器人以及全屋智能化系统。
2020年5月,保利资本联合碧桂园创投发起设立“保利碧桂园产业链赋能基金”,主要聚焦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涵盖生产制造、服务、运营及相关产业,包括地产供应链的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建筑新工艺;家居消费;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及建筑信息一体化系统等多个赛道。
同年8月,碧桂园创投与保利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房地产产业链赋能基金”完成首期10亿元人民币募集,最终募集金额超15亿元,超募比例达50%,东方雨虹、欧普照明、康力电梯、皮阿诺、科顺家族基金等认筹。
不难看出,该基金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家装产业链,包含绿色科技、智能科技等。
2021年11月5日,万华禾香板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股权结构变更,新增股东广西柳州保碧赋能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股权占比5.4%,实缴资本1.33亿元。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广西柳州保碧赋能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珠海保资碧投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股69.6%,正是由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联手打造的投资基金。
万华禾香板业的人造板材,是由小麦秸秆制作而成的,中间使用了无甲醛的特殊粘合剂,不仅不需要砍树,而且对室内空气还不会起到污染。
2022年6月,在原有碳中和投资业务的探索与积累下,保碧基金成功孵化了“保碧新能源”;10月成立了保碧新能源公司,布局新能源光伏科技行业,探索业务转型新路径。该公司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为核心,计划分阶段逐步打造成为一家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力争于2026年实现8-10GW的装机量。
持续加注下,反映了保碧双方对新能源应用侧的看好,和在碳中和领域持续发力的投资考量。
2023年2月,保碧新能源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首关。本轮融资是保碧新能源的首次对外融资,投资方均为战略投资人和产业资本。
保碧新能源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的园区和社区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本轮融资的资金将大部分用于前期储备的优质工商业分布式项目的开发建设。
另外,2021年9月,保利资本400万元投资施工与运维4DBIM服务商北京云建信,以增强在绿色建筑上的技术支持;还投资绿色环保涂料固克节能、新风系统呼博士、建筑机器人企业大界、钢结构深化设计果芯数创等建筑科技、新材料项目。
在碳中和项目领域的一系列投资,保利资本亦与保利发展的绿色建筑发展相呼应。
有心者胜 | 面对变化的世界,以更高视野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撰文:彭莹琛
审校:徐耀辉